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苏轼与清风徐来

日期: 来源:徐州报道收集编辑:徐州报道

苏轼一生从政四十年,执政二十八年,经历了五朝皇帝,先后在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任知州,在吏部、兵部、礼部任过尚书,曾奉诏荣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也先后被贬到黄州、汝州、惠州、儋州等地,颠沛流离,仕途坎坷,历尽千辛万苦。然而,无论是为官一方,还是贬谪流放,苏轼都保持着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勤政为民的本色,甚至提出了“功废于贪,行成于廉”的廉政思想,形成了“非我所有,一毫莫取”的人格品行。这些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深刻而又长远,千百年来,犹如一股清风,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自强不息,砥砺前行。

言传身教,系好人生第一颗纽扣

良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最珍贵的资产,是一个人最厚重的底色,是一个人安生立命的根本。“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三词客说的是苏洵、苏轼和苏辙。所有耀眼光环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性,因为一个家庭里,她们会用自己的温暖和爱心去关心照顾家人。在苏轼成长的道路上,母亲程氏夫人对其心智的提升起过重要作用,当幼年苏轼读《范滂传》,说要做一个范滂那样一心为公、刚直不阿的人,程氏夫人没有因范滂的悲惨结局担心孩子,反而说只要苏轼做范滂,自己就能做范滂的母亲,鼓励儿子去为真理和信念奋不顾身。苏轼一生因“不合时宜”屡遭贬谪,可是其“为国为民”的本心始终未曾动摇,这与他受过良好的家风教育是分不开的。现在有人把苏轼母亲程夫人和孟子的母亲、岳飞的母亲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三大贤母,确实不无道理。

、初仕凤翔,吾不好此道

苏轼的仕途开启的第一站在陕西凤翔,嘉祐六年(1061年)十一月,苏轼考中进士之后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判官,主要掌管机关日常公文,也分管一部分案件、税务等工作,从地位而言,大概相当于地级市市政府秘书长。苏轼初次踏入仕途,就马不停蹄地深入基层调研,开始实践其惠民之政。据《龙川略志》记载,他改革衙前之役,以官府专卖让利于民,坚决免除积欠,兴修水利等。凤翔开元寺的一个僧人为了取悦苏轼,便私下献给苏轼一个炼金秘方,并说此方可使朱砂化为金子,苏轼厉声说“我不好此道”。初入仕途,便决然拒绝金钱物质的诱惑,这是他的廉政思想的初步体现。苏轼在凤翔的刚直敢为性格和勤政爱民情怀,被当地百姓誉为“苏贤良”,成为后世为官者学习的榜样。

三、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公元1077年7月,苏轼刚到徐州上任知州不到三个月,黄河在潭州曹村决口,肆虐的洪水直冲徐州而来。徐州古城岌岌可危,若是城墙一倒,则整个徐州城就泡在汪洋之中。爱民如子的苏轼,积极率领徐州城的官兵,亲自指挥在抗洪第一线,吃住城墙上,三过家门而不入,喊出了“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的豪言壮语,临危不惧,以身帅之,与城存亡,不仅稳定住了民心,也彰显了他作为这座城“父母官”的责任与担当。经过45天的奋战,大水退去,徐州城转危为安。徐州百姓感念其功,纷纷杀猪送到官府。苏轼作风廉洁,却又盛情难却,只好先收下这些肉,亲自指点厨师烹熟后又回赠给当地民众,百姓吃后都觉得此肉味醇汁浓、香糯而不腻口,一时赞不绝口,自此就有了“回赠肉”的说法。可以说,“回赠肉”是 “东坡肉”的前身,“东坡肉”最早在徐州的创制,在黄州时得到进一步提高,然后在杭州得到发扬光大。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中国儒家思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乌台诗案后,苏轼责受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到达黄州。因奉银减半,生活极其困苦,日子到了精打细算,甚至抠门的地步,但他如此解释说“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不但不觉得丢人,而且认为贫穷不是苦,它能带来诸多好处。好友马正卿向太守请求将城东废地拨给苏轼耕种。苏轼率领全家开垦耕地,自食其力,因耕地在东边的山坡上,所以他自号东坡居士。苏轼为了维持生计,把每月开支分为三十份,用麻绳挂在房梁上,每天画叉取用一份。尽管生活如此艰苦,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道: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慨叹。贬谪黄州期间,苏轼结识了一位王姓卖酒掌柜,王掌柜心生怜悯,便自作主张把苏轼赠与他的一幅墨竹图卖与他人,并将卖得的300两银子交与苏轼,让他安顿家庭生活。苏轼知道后,迅速找到买家把钱款退与人家,随后又把这幅画投进了火炉。并告诉王掌柜说:苏某虽穷,但画艺无价!

五、清廉之人,目中无钱

中国三年的抗疫行动,让我们见证了科学防治的力量。疫情从来都不是“稀客”,那么在宋朝,疫病流行期间苏轼又是如何防治瘟疫的呢?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以龙图阁学士身份再次任杭州知州。没想到刚一上任,就碰到疫病大流行,苏轼一边积极上奏朝庭汇报疫情,一边开仓赈灾救荒。与此同时,他又筹集钱款,准备开设病坊,病坊相当于现代的医院住院部。为此,苏轼自掏腰包50两银子,保证了病坊快速建成。由于专门向广大贫苦农民开放,病坊常常是超员运行。为了让大家安心疗养,他还派人制作了稀粥药剂,免费发给大家。他为官3年时间,共医好了一千多人,而且无一例医疗事故,以致当地的百姓称赞这种病坊为“安乐坊”,这是中国历史上建的第一个方舱医院。元祐初年,苏轼在京城为官,一位朋友派人送来黄金五两、白银一百五十两,他辞谢不受,在征得友人同意后,以友人的名义捐赠给杭州的安乐坊。

六、停开“八丈沟”,不做面子工程

元祐六年(1091年)八月,苏轼任颍州(今安徽阜阳)知州。为解决陈州和颍州水患,朝廷决定开挖“八丈沟”。苏轼上任后,亲自带人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开挖八丈沟不能解决陈州颍州水患,于是连上三道奏状,请求停开这一重点工程。当地官员特别反感苏轼这一做法,因为断了捞取油水的财路。在苏轼到任之前,有的地段已开始施工。请求停开“八丈沟”,不仅会让他自己失去难得的捞取钱财的机会,还会得罪周边知府,更有冒犯朝廷之嫌,轻则乌纱难保,重则打入大牢。如果要当太平官,他本不必过问。但工程浩大,攸关颍州百姓的生存大计。一到任,苏轼便严格履职,深入基层走访群众,了解真实情况,经过细致地勘察研究,发现开挖八丈沟于解决水患无益,就立即上报朝廷停止这种树立政绩工程的不实之举。朝廷最终采信,及时止损,使颖州至少免除了十八万夫役和三十七万贯石钱米。请知颍州,对抗面子工程,也成为颖州百姓流传至今的佳话美谈。

七、寓意于物,不可以留意于物

苏轼《宝绘堂记》提出了“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的观点。“寓意于物”指以物来寄寓自己的感情,从中获得审美的愉悦;“留意于物”,指以物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从而实现占有的目的。君子可以欣赏美好的事物,而不可以沉溺美好的事物。此文还以苏轼的亲身经历来论证。他年轻时酷爱书画到什么程度呢?家中收藏的,唯恐失去;别人拥有的,唯恐得不到。后来幡然醒悟:“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从此之后就不再沉溺其中。就像看到美丽的烟云、听到悦耳的鸟鸣,自会感到身心愉悦,然而看过听过之后不再过分思恋。如此一来,优美的书法和绘画,仍然会使我快乐,却不再使我沉溺。

八、至今不贪宝,凛然照尘寰

元符三年(1100年)朝廷大赦,苏轼移廉州(今广东合浦)。五月渡海,九月改舒州(今安徽安庆)团练副使,永州(今湖南零陵)安置。行至英州,复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1101)五月至真州(今江苏仪征),他带着一丝欣慰的心情游览了真州名胜金山寺。在金山寺的墙壁上,他意外看到了自己的画像,感慨万千。经过多年的贬谪岁月与艰苦生活,他已看淡荣辱得失,即是自嘲,更是释然,在金山寺的画像下追忆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一诗: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六月,苏轼经润州拟到常州居住。靖国元年(1101年)7月28日,苏轼在常州去世,终年64岁,一代文豪就此为他的风雨人生画上了句号。他在弥留之际作绝笔诗《梦中作寄朱行中》,劝诫朱行中要学习郑国子产“至今不贪宝,凛然照尘寰”的故事。以玉喻人是其表,借人写己是事实。苏轼一生在人格气节上孜孜以求的,正是成为一方纤尘不染的无暇之玉。

长期的宦海生涯使苏轼认识到“廉”是官场立足之根本,他曾上书《六事廉为本赋》,强调“事有六者,本归一焉,各以廉而为首,盖尚德以求全。”强调官员应具备“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六项素能,告诫同僚也告诫自己“功废于贪,行成于廉”。苏轼一生忧国忧民,廉政无私,无论穷达显隐,始终坚守初心、不改其志,这份乐观豁达、豪迈磊落,值得我们当代人反思、学习和效仿。

目前徐州打造的“清风徐来”廉洁文化品牌,正是发端于苏轼《前赤壁赋》所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通过近一年推动,“清”的思想根基不断夯实;“风”的传导效应正在形成;“徐”的地域特色愈发彰显;“来”的工作成果持续涌现。“清风徐来”清正廉洁价值理念正在不断深入人心,带动徐州全社会形成勠力同心的干群关系、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更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提供强力廉政文化建设支撑。(李六如   民盟徐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

相关阅读

  • 重赴西天-后西游记之二【1】

  • 1 话说唐僧取经东归,真经流布中国二百余年,至唐宪宗年间已失真传,世俗僧众遂借佛门愚弄百姓,骗取香火施舍。佛师唐三藏心甚不安,即由斗战胜佛孙悟空陪同下凡,探明真经传世实情。2
  • 王水照 | 我和宋代文学研究

  • 王水照先生(章静 绘)记得我十三岁从浙江余姚西部一座偏僻小镇去县立中学求学时,县城外竖有一方石碑,上镌“文献名邦”四个颜体大字,深深地烙入少时的脑际。后来才知道严子陵、王
  • 建馆60年话馆藏|潇湘竹石图卷

  • 请横屏观看《潇湘竹石图卷》 苏轼中国画 29×932cm 宋代 1964年邓拓捐赠文| 薛帅杰《潇湘竹石图卷》落款为苏轼创作,是邓拓捐赠古代绘画中最珍贵的,是中国美术馆的重要藏
  • 致公情暖 “芙蓉”花开

  • “有热水啦!”跑在最前面的孩子高喊着,一个个目光瞬间投到了学校洗漱池,他们兴奋不已,排起了长队,都等着感受一下这初春的温暖。2023年初,原本安静的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螺蛳小学
  • 徐州:重点打造100家标杆示范企业

  • 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今年我市将继续把“智改数转”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重点打造100家标杆示范企业(省级以上5G全连接工厂、智能工厂车间、标杆工厂等),开展免费诊断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苏轼与清风徐来

  • 苏轼一生从政四十年,执政二十八年,经历了五朝皇帝,先后在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任知州,在吏部、兵部、礼部任过尚书,曾奉诏荣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也先
  • 今天这里全是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 今天太阳岛公园出现了很多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放眼望去全是人……是的!太阳岛公园今天正式开园啦太阳岛笨熊乐园、观光车、美食街等观光、游乐、服务设
  • 不得有这些行为|哈市市场监管局发出提醒告诫 →

  • “五一”临近,为落实市场价格相关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规范我市旅游市场价格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14日,哈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全市旅游经营者召开了规范经营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会,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