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姑姑带着她出嫁,视如己出,16岁女孩圆梦东南大学:我从不缺少爱

日期: 来源:扬子晚报收集编辑:扬子晚报

 
甘肃女娃张可暄1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离家,此后跟着姑姑和奶奶一起生活。姑姑30岁时带着她出嫁,姑父自幼失去双亲,跟可暄有着相似的经历,视她如己出。

如今,这个女娃考上东南大学了。8月22日,一家人从甘肃送可暄到南京报到。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张可暄表示,“我们和普通家庭没有任何区别,我从来没觉得自己缺过什么,也没有任何需要悲伤的地方。我只想好好学习,将来让姑姑姑父和奶奶过上好生活。”

4岁上小学

16岁圆梦东南大学

张可暄出生于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的一个乡村,据她说,在当地人的观念里,女孩普遍要早一点上学。而她,可能是这些“早起的鸟儿”中最早的那一批。“姑姑觉得,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情况,早一点上学可以让我更早长大、更早独立。”

可暄1岁时,父亲去世,母亲离家。3岁时,爷爷也去世了,姑姑和奶奶成了她最后的依靠。

可暄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她记事起,她就不缺少爱,姑姑非常重视对她的教育。姑姑会提前准备好一年级的课本,教她认字和拼音,让她在田字格里一遍一遍地写。4岁半,姑姑认为可暄有了一些知识积累,便送她到当地乡村小学就读一年级。二年级时,姑姑尽全力帮她转入县城的一家小学。

可暄

可暄虽然年纪小,却很懂事努力,小学六年一直是班上的第一名。初中考入了会宁县最好的初中——会宁县会师中学,在重点班保持着前五名。中考更是以全县第56名考入重点中学——会宁县第一中学的重点班。高中时,张可暄的“学霸体质”更加凸显,遇到难题她会坚持钻研,不服输。这次高考,16岁的她更是以583分的好成绩,被东南大学工科试验班(土木交通材料类)顺利录取。

可暄的学习成长之路,姑姑功不可没。“姑姑在学习上要求很严格,她经常说‘不考第一就打’,这句话对我来说是压力,也是动力。”可暄说,无论自己学习到多晚,姑姑都会一直陪着她,参加家长会等学校的大小事务也都是姑姑在操持。除了关注学习,姑姑也教会她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从不缺席她成长的每一个阶段。

15年不离不弃

姑姑为了抚养侄女晚婚

可暄1岁时,姑姑已经28岁。在当地女生普遍结婚早的情况下,姑姑带着可暄直到30岁才出嫁。

8月22日,东南大学新生报到现场,记者见到了可暄和姑姑,第一感觉是两人长得真像,看上去就是一对母女。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问姑姑,28岁未婚带着1岁的侄女,会不会有压力?善良的姑姑看着身旁的可暄,红了眼圈,“孩子很乖很听话”,她说不会去关注外界的评价,抚养可暄她认为是自己的责任。

可暄和姑姑接受记者采访

后来,可暄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细节,“姑姑是大专文凭,还到大学旁听过。旁听时认识了一位男同学,两人有意要在一起,但是姑姑因为自己的家庭情况,主动放弃了。”

可暄3岁时,姑姑带着她嫁给了现在的姑父。姑姑在33岁时生下了自己的女儿,后来又有了一个儿子。可暄告诉记者,他们姐弟仨从小一起长大,就跟亲兄妹一样,打打闹闹的,和普通家庭没有任何区别。“妹妹会好奇为什么我会叫‘姑姑’而不是‘妈妈’,姑姑也如实告诉她了,但这并不会影响我们的感情。”

“乐天派”姑父视她如己出

给了她生活的底气

“我从来没觉得自己缺过什么,也没有需要悲伤的地方。我只想好好学习,将来让姑姑姑父和奶奶过上好生活。”在与记者交流时,可暄始终带着微笑,谈吐大方。她坦言,自己的乐观很大程度上受到姑父的影响,她眼中的姑父是一个“乐天派”。“他经常说‘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但只要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就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解决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可暄的姑父跟她有着相似的经历,所以他视可暄如己出。姑姑在自己的两个孩子出生后,便辞掉工作在家照顾三个孩子和生病的奶奶。姑父外出打工,到兰州及青海、新疆,甚至是国外,养活一家人。“我记得姑父之前在兰州工作的时候,每到周五,他下了班就会往家赶,经常深夜才到家。周末就在家里,跟我们讲一些他在外面的经历,拉拉家常。”

这次开学,姑父特地请了假,全家人一起送可暄到南京报到。可暄说,“来南京前,姑姑和姑父专门给我买了新衣服和旅行箱。一家人一起来送我,对我是一种激励和关怀,我会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家人送可暄到南京报到

8月23日,记者电话联系上可暄的姑父,此时姑父正在去市场的路上。他说,想再为可暄买一点生活用品,第二天他们就要启程回家了。

“我3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自己过得也很辛苦。当时,认识孩子姑姑时,就知道了孩子的情况,我很心疼她。就想着跟她姑姑好好把可暄拉扯大,考上大学。咱们虽然是农村的,但也要给孩子们创造好条件,让他们好好学习。”姑父朴实的语言饱含真情,而特别有缘分的是,可暄和姑父还是同一天生日。

学校:孩子安心读书

每年资助不低于7000元

“我见到张可暄,第一眼就感觉她非常阳光开朗,她的眼里有光,有那种倔强和坚强,让我感受到她的心里一定住着一个‘巨人’。”张可暄的辅导员、东南大学土木学院的宋渊老师对这个班级中最小的女生印象深刻,他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班里21名学生,虽然可暄比大家小2岁,但没有给人稚嫩的感觉。现在正在进行新生军训,可暄跟同学相处也很融洽。“学院对可暄的情况非常关注,会在学习生活、职业规划等方面给出指导和帮助。”

“我们暑假期间通过实地家访,发现这个孩子家庭经济有些困难,所以,第一时间就让她享受了各类资助帮扶。”东南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张思老师告诉记者,按照张可暄是事实孤儿的情况,学校通过瑞华春雨评审会,已给予她2500元的瑞华春雨助学金。

东大志愿者到可暄家家访

张思介绍,新生报到的时候,学校帮助张可暄办理了学费和住宿费缓交,发放了生活、学习物资,后面等困难等级确认工作结束,还会帮助她申请各类资助政策,包括学费减免、国家助学金、教育基金会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路费补助、原建档立卡学生生活补助等。而且,张可暄在课余时间还可以参加免费的金钥匙能力培训课、资助类社团育人实践活动和勤工助学等资助育人类项目。

“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后,按照学校一级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目标的达标金额,她每年可享受不低于7000元的资助。”张思说,孩子到了东南大学,就只管安心读书,其他的事情都交给学校。

紫牛新闻记者|王赟

紫牛新闻见习记者|刘梦琦

通讯员|唐瑭

编辑、剪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图片和视频素材:高一鑫拍摄

编辑:秦小奕


相关阅读

  • 会宁县着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

  • 近年来,会宁县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着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制定保护规划,建立保护机制,扎实
  • 会宁县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见闻

  • “万企兴万村”,共走振兴路。近年来,会宁县把扎实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作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发挥资源优势,寻找村企、企企合作切合点,通过以企带村、村企共
  • 会宁县打好生态环保攻坚战

  • 近年来,会宁县深入打好生态环保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大突破、实现根本性好转,为推动会宁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屏障。会宁县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 会宁县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 会宁讯 今年以来,会宁县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放在和美乡村建设的起始点上,推出新措施、搭好新平台,积极发动党员、群众自觉参与和美乡村建设,推动实现和美乡村“面子”美、“
  • 会宁县汉家岔镇推进民生保障提升群众幸福感

  • 今年以来,会宁县汉家岔镇坚持把为民办实事作为主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汉家岔镇深入开展大兴调查研究暨2023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返贫监测
  • 会宁县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保障

  • 今年以来,会宁县以持续拓宽务工渠道、增加工资性收入为目标,紧紧围绕稳就业、促就业工作主线,突出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这一重点,全力推进劳务输转,全面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
  • ​会宁县“四好农村路”铺就致富快车道

  • 会宁讯 近年来,会宁县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构建普惠均等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网络的同时,加大对县乡村道路路网、自然村组道路、产业路建设力度,有序推进乡镇通三级公路建
  • 严重破坏任职地方政治生态,贾汝昌被“双开”

  • 日前,经甘肃省委批准,甘肃省纪委监委对白银市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贾汝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贾汝昌身为党员领导干部,丧失理想信念,背离初心使命,毫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提醒!这些小区请家中留人

  • 18日,从长春燃气股份有限公司获悉,新一轮安检即将开始,具体安检时间及区域如下:安检时间:2023年8月21日至8月27日安检区域:朝阳区域范围内的大禹城邦、理工大学东校区、大禹南湖首
  • 激智科技:上半年净利增30.69%至4997.68万元

  • 2023年8月22日晚间,激智科技(300566.SZ)公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营业收入9.77亿元,同比下降5.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97.68万元,同比增长30.69%;基本每股收益0.19元
  • 长春高新营收上涨,上半年收入61.68亿!

  • 2023年8月23日,长春高新(000661)晚间发布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1.68亿元,同比增长5.77%;净利润达21.6亿元,同比增长1.91%;基本每股收益为5.37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