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在南平看见美丽中国

日期: 来源:闽北日报收集编辑:闽北日报

群山环抱的水源地——建阳黄坑雷公口水库 (陈琦辉 摄)

游客在邵武天成奇峡体验漂流 (本报通讯员 摄)

网络主播在带领网友体验武夷山水 (伊凡 摄)

万木林位于建瓯市房道境内,占地面积1600亩,始建于元朝末年,至今已有600多年保护繁衍历史,是我国第一批公布的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享有“中亚热带森林博物馆”美誉。万木林是人类营造保护森林和森林自然演替相结合的范例,也是罕见的人工起源的古森林自然保护区,是中华民族优秀生态文化的典范。 (黄海 摄)

南平生态优越,是世界乌龙茶和红茶发源地,是万里茶道起点,在中国乃至世界茶叶发展史上都占据着重要地位,茶文化源远流长,当前南平正积极建设全国“三茶”统筹发展先行区。 图为武夷山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 (罗光耀 摄)

武夷新区景观花海漫道 (罗光耀 摄)

蝉声远,天渐秋。沿着绘有彩虹标线的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251”环线一路前行,彩带般的风景道蜿蜒,道旁的紫薇花簇灿如艳霞,微风轻拂,花摇枝动。闽北缤纷山水间,处处散发着浪漫的诗意……

南平地处闽江上游,是福建的生态屏障,是全国唯一的“双世遗”和国家公园叠加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78.89%、森林蓄积量2.02亿立方米,均居全省前列;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空气质量连续8年居全省第一;2023年1—7月全市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Ⅰ类~Ⅱ类优质水质比例为96.1%,同比上升13.7个百分点……一项项亮眼的成绩,是南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生动证明。

——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南平高位谋划布局,科学编制实施《南平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21-2035年)》《南平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方案》《南平市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机制创新集成改革实施方案》等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时间表”“路线图”。

——心怀“国之大者”,南平谋划建设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在1001平方公里的国家公园外,划定了4252平方公里的环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以更好地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重点打造总长达251公里的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联通大金湖、三清山、龙虎山、江郎山等世遗地,串联起30余处优质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形成以武夷山“双世遗”为中心的大武夷旅游圈,聚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福建会客厅。

——筑牢发展之基,南平全力做好创新转化的文章,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突出绿色特色,培优做大“一座山、一片叶、一只鸡、一根竹、一瓶水”等“五个一”生态优势产业,加快培育“3+4+5”产业集群,持续打造绿色产业发展高地,努力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

山川添秀、河湖向美。在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地的前行路上,南平信念坚定、步履铿锵…… (汤文娟)


相关阅读

  • 这就是生态五莲!

  • 今年的8月15日是 首个全国生态日 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五莲县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谱写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唯美画卷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留恋青山绿水中
  • 一路向“绿”踏歌行

  • 武夷山九曲溪两岸的丹霞景观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绿色,是南平持续发展最靓丽的底色;生态,是南平乡村振兴最美丽的名片。青山为底,逐绿而行……在闽北,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生态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在南平看见美丽中国

  • 群山环抱的水源地——建阳黄坑雷公口水库 (陈琦辉 摄)游客在邵武天成奇峡体验漂流 (本报通讯员 摄)网络主播在带领网友体验武夷山水 (伊凡 摄)万木林位于建瓯市房道境内,占地面积16
  • 甘肃庆阳赵丽珺:巧手“绣”出新生活

  • 走进赵丽珺的工作室,柜台上香包、绣花枕头、绣花鞋等刺绣产品堆得满满当当,各种形状和造型的香包悬挂在各处,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赵丽珺全神贯注地穿针引线,赶制参加
  • 78年前的这一天,日本投降了!

  • 78年前的8月15日重庆一家照相馆里一位父亲正抱着儿子拍照他特地让8岁的儿子将一份《大公报》号外叠好拿在胸前并叮嘱儿子要特意将大标题对着镜头那张《大公报》号外大标题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