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凡星灿烂丨刘喆:在历史的长河中探寻

日期: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收集编辑:北京师范大学

       刘喆,历史学院2019级本科生,北京师范大学第23届十佳大学生。在校期间多次获国家奖学金、京师一等奖学金、大成国学基金本科生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目前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2023级直博生。就读北京师范大学期间担任春秋学社第38届社长,获评北京师范大学“十佳社长”;担任2019级本科班团支书,获评优秀团支部书记。担任历史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毕业生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顺利结项并获评校级优秀。曾获2021年度白寿彝史学论著奖·本科生一等奖、第四届“五四杯”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生学术论文竞赛三等奖、2022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青创团史”专项赛银奖、北京师范大学竞赛一等奖学金。2021年,参加北京师范大学服务保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项活动。

       四年前,刘喆怀揣着对大学的憧憬与迷茫进入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开启了充满未知和可能的大学生活。在这四年中,她探寻着历史的脉络,也探寻着自我。从国家奖学金到十佳大学生,从国家级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主持人到春秋学社社长,在朋友眼中,她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小仓鼠”,永远在奔跑,永远在前进,不断扩展自己的边界,尝试攀上一座座高峰,瞭望山海,奔赴心之所向的旷野。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好难啊”

       这是刘喆第一次接触历史学时的感受。

       高二的刘喆参加了历史学的夏令营,猛然发现历史学专业与高中历史的学习完全不同,依靠背记的方法并不适用。尽管畏难情绪滋长,对历史学“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印象还是让她在志愿填报时选择了历史。群山环绕,罅隙里流出微光,吸引着有心人细探。

       刘喆走进历史学的过程,是一个在实践中拨云见日的过程。

       在2019级的培养方案里,大一的专业课并不多。但在课堂之外,刘喆加入了历史学院的春秋学社,通过参与和组织一系列讲座、读书会、学术论坛等活动,慢慢体会作为一名历史学子的应有之义,在朋辈交流中感受到历史的兴味。

       大二的一年被刘喆称为历史学的“集训”——大量的专业课和主持科研项目,让她汲取了丰富的历史学养分,决心扎根于这片学术研究的土地。

       大二学年的几门专业课帮助刘喆迈开了学术训练的第一步,至今仍让她受益良多。曲柄睿老师在“秦汉史”课上教会了她从如何阅读一本学术著作,到如何撰写一篇学术书评并梳理学术史,鼓励她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而在“中国近代史学思潮”课上,张越老师的论文讲评让刘喆学习到应如何撰写一份规范的学术论文。“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课上,孙会修老师带领同学们共同阅读《赤都心史》与《多余的话》,培养了她对政治思想史的兴趣。课上同学们的汇报,无论是选题来由、行文思路还是表达特点,她都会记下来学习可取之处。

       春季学期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经历大大激发出刘喆对历史研究的热情。她说,带领项目组成员第一次跟指导老师张皓老师见面的情景,至今仍记忆犹新。

       “你们要能吃苦。”

       带着张皓老师的嘱咐,项目组为写出一份好的申报书“摩拳擦掌”,在繁杂的工作量面前,刘喆兴奋而紧张。三人翻阅了1959-1964年每一天的《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整理了中、印、英、美四国的相关史料,见证过凌晨四点半的主楼。一步步搭建出能力范围内最好的申报书让她收获了巨大的成就感。去往项目评选答辩会的路上,充分的信心让她渴望抽到1号,最终她果然自信地第一个上场,申请到了国家级项目。

立项答辩抽签

刘喆主持的大创项目结项报告

       与此同时,在“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课上,张皓老师带着学生逐字逐句地读史料、找问题、分析问题,鼓励和激发学生去思考。这让讲台下的刘喆慢慢能跟着老师的思路学会阅读史料,逐渐发掘自己对历史的志趣,主持的国创项目也在结项时成功获评优秀。体会到做学术“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魅力,刘喆坚定选择深入历史研究这条道路,奔向更广阔的天地。

       那个曾言“我学不了历史”的稚嫩学生,已在历史学的汪洋中扬帆起航。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刘喆形容自己是一个“非常喜欢尝试和探索新事物的人”,在她看来,本科生正处于积累和探索的阶段,乐于尝试和挑战自我,对找到自己的能力所在,逐渐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大有裨益。

       然而,走出舒适圈也意味着与自己的弱点作战。无所不能的神话没有在刘喆身上应验,刘喆坦言拖延和焦虑也不时困扰着她。没有精确到分钟的高度自律,她就将计划作为提醒自己的方式,把每个学期需要完成的学业、学生工作、个人事务等要做的事情都列出来,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给自己抉择轻重缓急的机会。面对拖延,她给自己设定了“再不开始做就完蛋了”的最后期限,给完成任务留出充分的时间。严格执行作息的紧绷状态不一定是最完美的,刘喆更倾向于张弛有度之道,这也让她在面临困境时能像不倒翁一样及时调整。

       刘喆笑称自己热衷新事物的个性可能是典型的ENFP型人格,而历史学在她看来正是一个“非常有新鲜感”的学科——历史学不是一头钻入故纸堆里,恰恰相反,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发现和研究新问题的学科,不仅思考过去,还要思考当下与未来。

       新鲜感之外,在研究中触碰到历史的温度,亦是刘喆更坚定选择历史的原因之一。

       在探究北师大校史中的学生活动时,一份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子周蘧在平民学校开学之际的演讲稿吸引了刘喆,前人对社会平等、教育平等的呼号掷地有声。随着研究的深入,她对这些百余年前同龄人奋不顾身投入教育救国事业的精神深有感触——是什么样的时代,让他们产生出了这样一种强烈的救国救民的愿望,是什么让他们能够发出这样振聋发聩的话语——这激励着刘喆在中国近现代史方向上不断探索。

       在波澜壮阔的时代里,中国近代史学大家选择走上马克思主义史学道路的心路历程同样“戳中”了刘喆。她曾在实践活动中有幸采访了郭沫若先生的女儿郭平英老师。郭老师回忆建国后的郭沫若,相比于“先生”这个称呼,他更喜欢“同志”这个称谓。刘喆感动于一声“同志”背后,郭沫若毕生的信念和追求。

       历史里的每一个鲜活的人,他们的人生轨迹、所思所想,蕴含了跨越时空的力量,在某个时刻直击心灵,似长空中一声惊啼。

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文科之用”在当代常常成为热议话题,相比于学到具体的技能,人文社科专业难以显现出直观的“效用”。作为一个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出路在何方,意义在何处,抽象的所学如何能落脚于现实,很难有人能给出答案。

       刘喆也曾有相似的迷茫,不知道自己每天看书写论文有什么用。她向身边的朋友找寻答案,这其中就有人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冷门艰深问题的学习和研究。这种醉心其中的投入让刘喆非常羡慕,转念一想,当形而上的困惑一时难解,不如选择投入到当下具体的学习当中,在每一次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之中提升自我。

       刘喆常想起《中庸》“对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一句。迩是近处,改造世界要从切身之地着手。个人的有限性使我们不能从世界的整体层面来把握世界,只能以自身微小的存在面对庞大的世界。大多数人的命运都是平凡而具体的,面对世界的庞大和无可奈何,不如从切实可行的近处做起。

       如今再思考这个问题,刘喆认为强烈希望“要将所学用于现实”这个想法,本身即是人文学科带来的价值。人文学科的力量,在于它让我们不再做一个冷冰冰的人,而是做一个风声雨声读书声皆入耳的人。

       刘喆相信,怀揣着这种人文关怀与信念,经过不断地学习研究,发展人生更多的可能性,探索个人生命如何在当下发挥更大的力量,终有一天,我们都能得到自己的答案。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学海无涯,难免有彷徨无措之时,刘喆的经验是“不要孤军奋战”。师长的教导和朋辈的力量不断滋养着她。

       刘喆在学生工作中收获的乐趣,来源于与同伴的齐心合作。对于刘喆而言,学生工作更多是和朋友一起完成一项有成就感的事情。从中建立的真挚友谊也让她在社团活动中调动起积极的状态,亦是一种学业之余的放松。

       探索的路上,老师的指点迷津是莫大的助益。大一刚入学不久,刘喆就尝试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指导老师湛晓白老师真切的鼓励和指导让刘喆受益匪浅,尽管没有申请成功,她也并不气馁。毕业论文是刘喆第一次撰写史学史方向的论文。起初她非常担心自己理论基础不够好,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个题目,也常常感到问题太多,不知从何下手。但在写作过程中,指导老师张越老师一直鼓励刘喆去大胆尝试,肯定她的能力,引导她逐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到论文选题、整体架构,小到一个连词的使用、一个脚注的学术规范,张老师都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给了她满满的动力,这个旁人看来可能非常痛苦的任务,也因此变得快乐起来。成功并非是生活的常态,有时需要师友破除“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迷局,确认自己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春秋代序,人文化成。”一路师友相伴,同心奋进,有所学、有所思、有所为、有所爱。师大的旅程告一段落,幸运与感激在刘喆心中汇聚,回想起大学四年的历程,“不虚此行”也许是最好的总结。


相关阅读

  • 今天,青岛发布重磅规划,涉七区三市!

  • 10月9日,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批后公示内容如下↓↓↓一、总则(一)规划目的青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北方重
  • 亚运冠军殷梦蝶载誉回母校

  •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超 通讯员 姜宝俊   10月9日上午,国际级运动健将、世界杯冠军、亚运会冠军殷梦蝶载誉回归母校胶州市北关中学。青岛市体育局领导副巡视员段茂洋、
  • 武汉青山区红卫路街道:童心系国防共筑强军梦

  • 极目新闻记者 林楚晗通讯员 肖灵实习生 邱美依 马懿睿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建设者,更是祖国坚定的保卫者。为提高青少年的国家安全意识及维护国
  • 心系杏坛育桃李 矢志教育铸师魂

  • 自1993年参加工作至今,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教书”为媒介,以“育人”为目标,始终把教育工作当作一项伟大的事业来做。她认为:“教书绝不只是教给学生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
  • 原配小三联手撕渣男,这剧情只是为了爽吗?

  • 《好事成双》中反套路的叙事,不仅是为了爽,更具有一种当下性。其中所讲述的女性互助,并不止于“女性”身份本身而互助,而是身为女性经历相似的困境,产生共情之后的人生重启。作者
  • 二代接班:质疑、自我证明和第二曲线

  • 经过几十年的商业化进程,一批80后、90后的企业二代们,逐渐登上商业舞台。“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比创造财富更具挑战性的是如何传承财富。要想在新的经营环境下取得可持续的增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凡星灿烂丨刘喆:在历史的长河中探寻

  • 刘喆,历史学院2019级本科生,北京师范大学第23届十佳大学生。在校期间多次获国家奖学金、京师一等奖学金、大成国学基金本科生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
  • 开业仪式上的感动

  • 开业仪式现场。10月6日上午,高新区凯旋路西侧人头攒动、热闹非常,焦作现代版“中医大宅门”——杜氏中医特色门诊部乔迁开业仪式正在举行。仪式现场,许多患者及家属闻讯赶来,送
  • 临潼石榴搭上“邮政快车”

  •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金秋十月是临潼石榴集中上市的时间。10月9日,记者从邮政集团临潼分公司了解到,为助力石榴销售,临潼邮政在全区设立了78个石榴邮寄代收点,并
  • 大抓经济 勇争一流 | 全国典型!威海3案例上榜

  • 日前,国家发改委向社会公开发布评选出的80个“信易+”应用典型案例名单。其中,来自我市的“信用文旅 近悦远来”、“信用赋能医保惠企便民”、“信易+数字化应用场景,开启环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