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世界地球日: 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共生的家园

日期: 来源:社会与公益收集编辑:社会与公益

 世界地球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共生的家园

马明月

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是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今年全球的主题是“众生的地球”,中国的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但人类的活动却对地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让我们面临多重环境威胁:生物多样性急剧丧失;气候变化或将导致更多的自然灾害;空气污染;水资源紧缺;海洋生态系统失衡;全球垃圾问题愈发严重。世界地球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认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森森”不息,保护地球之肺

在中国的五大环境问题中,就有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以及水土流失问题,保护地球、植树造林,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中国,就有这样一批默默守护着山林、守护者环境的护林人。

青海松多林区海拔最高4265米、最低2500米,道路崎岖,条件十分艰苦。青海省互助县松多乡松多村贾尼玛从事生态护林员工作只有4年时间,他却选择了这片面积最大、交通最不便、地形最复杂的山区。他把每一片山林都当成心肝宝贝,每天巡护走15公里山路是常有的事,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和艰苦。最终,他确保了山林无火灾。

黑龙江省青冈县民政镇有利村的曾玉梅每天徒步40多公里,穿行于820亩林地之间。3年来,她的责任区内未发生乱砍滥伐野生植物、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案件。她坚持每天巡林,跑遍了管护区的角角落落,很快就成为护林的行家里手。近年来,随着封山育林项目的实施,山上林草茂密,可燃物载量大,火险等级高。每到森林防火期,她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和防范措施,确保辖区林木安全。她还协助县局稽查队、森林公安对责任区内的非法开采行为进行打击,使责任区的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海洋,地球的保护者

在这颗蓝色的星球上,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约占地球全部水资源的97%,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众多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为一名海洋地质科学家,印萍几乎走遍了我国沿海的每个角落。

自2018年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她深入调查研究,将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成果,服务应用于海洋生态环境法制建设、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等方面。

“在内河水域禁限采砂的背景下,砂石价格暴涨,非法采砂现象越发严重,尤其是非法盗采海砂问题突出,并形成跨区跨省、陆海联动的‘采运收售’违法犯罪链,严打非法开采海砂行为迫在眉睫。”2020年5月,她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加快海砂资源勘查,打击非法开采海砂,强化监管和严格追责的建议》,建议开展全国海砂资源普查以及重点砂源地资源勘查,编制海砂资源开发规划,有序启动海砂资源开发。同时,完善海洋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损害司法追责范围,建立起诉赔偿标准,加大对盗采海砂行为的监管打击和责任追究力度。2020年9月,印萍收到自然资源部的答复,这些工作部署使海砂资源保护利用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垃圾,人类的影子

我们吃的零食袋子、喝的饮料瓶子、装外卖的塑料袋,还有拆掉的快递包装……生活越便捷,就会制造更多的垃圾。随着我们国家城镇化的进程,城市人口积聚,生活垃圾也在成倍增加。垃圾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缩影,我们做的所有事,都能在垃圾里留下蛛丝马迹。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楼紫阳老师认为,垃圾处理是系统工程,可以用“收、运、处、回”四个字来概括,即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和回收。“前端的垃圾分类做得好,后端的回收和处理效率也会提高。”楼紫阳说,在源头对垃圾进行粗略的分类,后期的处理过程就不至于太麻烦。

中国主动提出“双碳”目标,楼老师认为这是一个撬动我们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支点,中国的垃圾分类将会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无论社会的发展程度如何,垃圾分类绝不会是一件一步到位的事情,需要整个社会的耐心,在法律制度、社会动员、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长周期的布局。

空气,地球生命呼吸之本

赵亮是一位有着环保专业学习经历的八零后。2014年,他集结一群关心空气质量的“八零后”“九零后”,成立了大气污染监督组织“好空气保卫侠”(后更名为“空气侠”),致力于推动重点排放源达标排放,促进企业绿色升级。短短5年时间,他们的足迹遍及上百个城市,对近千家烟尘排放企业进行调查,参与推动了600多个环境整改案例,涉及企业环保投入15多亿元。

赵亮认为,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是一个转折点,加强了大众对环境治理的理解,因此,许多在环保治理方面尚存在问题的企业开始主动迎接社会环保组织的监督。

从2017年开始至今,赵亮带领团队密切关注着汾渭平原的空气污染治理,借助环境影像调研,绿色工厂共创,发布行业观察报告和政策等方式,正在不断探索着一个让公众参与区域大气治理的长效机制。

气候变化,地球健康的威胁

“人类正在大规模使用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若不进行能源转型,我们的子孙后代都会面临一个资源匮乏、能源短缺的社会。那时我对环境问题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可能发生的能源短缺。”程浩生说道。直到2017年暑假,一场强台风过境他的家乡澳门,造成10人遇难,83.1亿元澳门币的经济损失,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对生活带来的影响,也了解到原来在能源短缺之前,气候变化便有可能先直接影响某些脆弱群体、甚至某些地区的安危。

程浩生开始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随后他来到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全球环境国际班学习。2021年10月,他参与《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COP15),起草了《碳中和目标下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生物多样性青年宣言》,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期间,他作为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GAUC)志愿者参与组织全球青年零碳未来峰会,为来自全球15所世界大学的青年学子搭建了30场活动的平台,向各国气候领袖发出了中国青年的声音。

“我愿意从身边小事做起,为应对气候变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怀着这样的信念,程浩生在追求梦想、服务社会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生物多样性,地球生存的福祉

林海伦,本职为宁波市药品检验所主任中药师,也是植物、昆虫专家。自1989年以来,他利用一切业余时间,自费对宁波的植物和蝴蝶等昆虫资源进行长期野外调研。截至目前,林海伦已在宁波的野外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省级和市级新记录植物种类100多种,为宁波植物资源调查作出巨大贡献。

林海伦白天观察拍摄植物与昆虫,晚上他就在灯下鉴定植物与昆虫的种类、作好相应的文字记录并形成媒体稿件或论文,他开创的“自然笔记”专栏,至今已发表了450多篇精彩稿件,广受读者热捧,让更多人爱上自然、保护自然。

生物多样性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还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更完整。粮食安全、气候变化、人类健康、外来物种入侵、灾害风险等人类面临的很多问题,根本就在于“生物多样性”。

环境保护是一种文明、一种时尚、一种流行,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我们的责任:节约粮食,光盘行动;绿色出行,低碳生活;随手关电,节约能源;节约用水,杜绝浪费;合理用纸,保护森林;拒绝塑料,保护土壤;垃圾分类,循环利用;保护动物,和谐共生。

刊发于《社会与公益》杂志2023年第4期。

责编:史策

相关阅读

  • ​日照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启动

  •   日照日报/日照新闻网讯 为“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理念深入人心,5月25日,由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市文明办、市城市管理局、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共青团日照市委举办的日照
  • 垃圾要回家 我来帮助它

  • 记者昨日从任城区阜桥街道获悉,为更好地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从小培养孩子垃圾分类理念,解放路社区网格中心联合计生协会、妇联与辖区鸿顺幼儿园,开展了趣味十足的垃圾分类主题活动
  • 首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正式启动

  • 人民网青岛5月24日电(记者王仁宏)5月2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总结交流各地工作成效,部署持续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会上同步启
  • 北麂乡开展垃圾分类推进会

  • 为深入贯彻关于垃圾分类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北麂乡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的工作部署,不断推动海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全面提升海岛环境,5月21日上午,北麂乡政
  • 巧抓节日节点,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 近日,浙江省瑞安市仙降街道借助首届“5·20”新居民节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宣传活动从上午十点开始,设置了垃圾分类知识宣讲、垃圾分类有奖问答等环节。在宣讲环节,垃圾分类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世界地球日: 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共生的家园

  • 世界地球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共生的家园马明月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是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今年全球的主题是“众生的地球”,中国的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
  • 临沂市外办助力企业“请进来”“走出去”

  • 贯彻“放管服”改革、优化审批流程、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临沂市外办助力企业“请进来”“走出去”  琅琊新闻网讯 5月25日下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我为群众办
  • 匠心独“运”传雕魂

  • 大型木雕组雕《京杭大运河》在央视《非遗里的中国》亮相,再书莆田木雕工艺传奇——匠心独“运”传雕魂郑春辉将《京杭大运河》图稿彩绘到香樟木上。 全媒体记者 林罗晓 摄 
  • 祁韶直流输电工程输送电量突破1300亿千瓦时

  • 新甘肃客户端兰州5月25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占东)记者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获悉,今天上午,我国首条大规模输送新能源电力的能源通道——±800千伏祁韶特高压直流输电工
  • 他用双手“走”上舞台,自信的样子令人动容

  • 近日,山东临沂一名失去双腿的男子在高校演讲前认真整理着装上台时昂首挺胸、笑容灿烂他自信的模样感染了很多人他叫陈州意外失去双腿后他用双手下的木头盒子“站”了起来他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