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不需借条没有利息,济南这家“银行”借钱很任性

日期: 来源:济南时报收集编辑:济南时报

“大哥,我想借点钱,家里有急用。”平阴县东阿镇北市村村民胡军拄着拐杖,来到村内一处磨坊内。磨坊虽小,却大有玄机,除了磨面,还能借钱为村民救急。久而久之,这处普通的磨坊,被赋予了“磨坊银行”的称号。

2012年,村党支部书记史兴顺将1万块钱交到磨坊主苏道勇手里,用于帮助有不时之需的村民。11年过去了,来借钱的村民不计其数,但钱却一分都没有少过。

急需用钱拿了就走 不需欠条没有利息

2022年4月的一天,天刚蒙蒙亮,苏道勇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来了,来了。”他披好衣服,一溜小跑着赶紧开门。门外站着的,正是街坊胡军。“咋回事,怎么这么着急?”他立马把胡军让进屋内。原来,胡军的父亲去世,急需8000块钱,但钱不凑手,只好跑来寻求帮助。得知这一情况,苏道勇二话不说,立刻拿出8000块钱塞到胡军手中。

三四天后,胡军便怀揣8000块钱,来到苏道勇的磨坊内,归还了之前的借款。今年37岁的胡军,平日和父母一起居住,前些年打工时摔伤了腿,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我的钱都存在银行,需要跑10多里地到镇上的银行取,家里的钱不多,像这种急用钱的情况,不可能随时去取。”提起当时的情况,胡军仍心存感激,多亏了咱们书记和苏大哥,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苏道勇拿出一个小本子,里面稀疏记录着部分村民的借款时间和金额。从不同的笔记可以看出,这些记录并不是同一人所书写。“在这里借钱是不用打欠条的,也没有利息,但有些村民都会自愿写个欠条。”在他看来,很多人借钱都是应急,几天之内就能还上,因为大家都知道,还会有其他人需要这笔钱,尽快还钱就不会耽误别人使用。

借钱人不计其数 11年从未少过一分钱

11年前,当苏道勇拿着1万块钱回家时,他的对象曹广芬目瞪口呆。“哪来的钱?干什么用?”一连串的疑问浮上她的心头。“这是史书记给我的钱,让把钱放在咱这,有村民急用的时候,来这儿拿。”看到媳妇满脸疑惑,苏道勇赶紧解释道,咱家不是24小时有人嘛,大家能随时来拿,所以才放这儿的。一番解释后,曹广芬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万一有人借钱不还怎么办?钱少了怎么办?”曹广芬刚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这么多年过去了,钱一分没少。现在想想,一开始的顾虑真是多余的。”她摆手说道,2018年,生活消费水平比前几年提高了,史书记又在这放了1万块钱,现在一共是2万块钱,平时救急基本够用了。

苏道勇夫妇的磨坊,已经有30多个年头了,这里既是磨坊,又是他们的家。11年来,他们极少出门,就算短暂外出,也会把这些钱带在身上,村民来借钱就会打电话,他俩就立即赶回来,从来没有误过事。“前些年来借钱的人多,因为那时候我们村里用手机支付的人还不多,这几年基本都有智能手机了,来借钱的人少了,大部分都是些老年人。”苏道勇感叹,11年了,多少人来借过钱,借过多少钱,他已经记不清了。

培养村民诚信意识 提升村风和民风

借钱不用打欠条,不用给利息,24小时随取随用,越来越多的村民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当初把1万块钱放在这里,是因为有位村民出车祸急需用钱,银行离村远,取钱不方便,就想了这么一个办法。”史兴顺说出了建立“磨坊银行”的初衷,而且磨坊老板夫妻俩都是热心肠,平时就爱帮助左邻右舍,交给他们也很放心。

“谁家还没个着急用钱的时候,如果临时找人借钱可麻烦了,就算找亲戚也得三五家,因为平时家里的钱都不多,而且还有个愿借不愿借的问题。”史兴顺说道, 如果有村民借钱比较多,这些不够用了,还可以给他打电话,再想其他办法解决。

诚实守信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磨坊银行不仅解决了村民急需用钱的难题,而且培养了村民的诚信意识。“每名来借钱的村民都能及时归还,分毫不差,说明村民和民风都有了很大提升,村民的素质高了,村庄也能更加和谐的发展。”史兴顺称,下一步,他打算利用慈心一日捐的机会,再放3万块钱进去,惠及更多需要用钱的村民。

新黄河记者:王铮

编辑:赵珊珊

相关阅读

  • 城南街道:法治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 今年以来,城南街道积极探索法治乡村建设新路径,把法治融入乡村治理各环节,以法治护航乡村产业发展、以法治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以法治促进基层民主有效治理,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的奋
  • 轮台县:搭建蔬菜小棚 助农减支增收

  • 2月8日,哈尔巴克乡巴格吉格代村组织村干部和党员在困难家庭茹则罕·苏来曼家院子外面的地里忙着搭建蔬菜小拱棚,平整土地、搭架子、固定工棚……半天时间,一个60平方米的蔬菜拱
  • 企业漫山遍野晒猪毛 村民“臭得睡不着”

  • 游仙区松垭镇水磨村一家企业在村里山脊上、田地里晾晒猪毛连绵数百米有的猪毛上甚至还混杂着猪血铺满猪毛的小路上最深处能没过小腿臭气熏天影响了环境卫生和村民日常生活、
  • 岳阳这家医院名副其实:送医进乡村 帮扶助振兴

  • 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宁平 特约记者 章枝柳)2月8日,岳阳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许文杰,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学明带领30多名医护人员,冒雨来到平江县伍市镇童家塅村,开展“老乡返乡
  • 湖北利川:真帮实扶践初心 乡村旧貌换新颜

  • “以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硬化公路通到家;从前‘一年苦到头,三十吃顿肉’,现在一餐不能少了肉……”日前,在利川市南坪乡南坪村举办的“共话二十大·走进书屋看变化”
  • 安丘市柘山镇:大棚茄子喜丰收 农民致富干劲足

  •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9日讯 眼下,正是大棚茄子丰收的季节,走进安丘市柘山镇兴旺沟村的茄子大棚里,种植大户高升夫妇正在忙碌着采摘、分拣、装箱、搬运茄子。“今年一共有18个茄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不需借条没有利息,济南这家“银行”借钱很任性

  • “大哥,我想借点钱,家里有急用。”平阴县东阿镇北市村村民胡军拄着拐杖,来到村内一处磨坊内。磨坊虽小,却大有玄机,除了磨面,还能借钱为村民救急。久而久之,这处普通的磨坊,被赋予了
  • 北塔区校车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开展校车整治行动

  • 邵阳新闻网2月9日讯(通讯员 刘鹏 李斌 邓振高)开学季,为进一步加强校车交通安全管理,确保中小学生出行安全,北塔区校车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分组开展校车整治行动,加大校车隐患排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