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汉字寻根之国庆特辑④丨“民”:立国兴邦的坚实底座

日期: 来源:红网收集编辑:红网

与山相遇, 成“岷”,是绵延的山川。与金相遇,成“鈱”,是坚韧的钢铁。遇见王,又是“珉”,洁白如玉的石头,仔细雕琢则能成器。

这就是“民”,大好河山的主宰,历史的创造者,时代的雕刻家。

“民”字初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像用一锐物刺目之形。对这个字形的解释,各种说法不一。

从炎帝神农氏尝百草,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从孔子的“为政以德”、孟子的“民贵君轻”,到荀子的“君舟民水”,中华上下五千年,民本思想源远流长。

“民”为何意

回顾“民”字早期的使用,《诗经·大雅·生民》中说:“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意为,当初有先民能生下来,是姜嫄生的。为何能出生,是诚信祷告的结果,并祈求生子免无嗣。这里的先民应指周人始祖后稷,姜嫄是后稷之母。

被称为“三千年来之至宝”大盂鼎上的铭文有言“匍有四方,畯正厥民”,意味用先王的制度造福万民。

可见早期文献中提到民都是一片祥和。

▲“民”字溯源。

而在文字中,凡是民,或与民相关的字,都不再有损伤眼睛之意。“民”加“目”为“眠”,本义为闭上眼睛,引申为睡觉。“民”加“手”是“抿”,本义是略微合拢。“民”加“草”又是“苠”,表示草多没有间隙,也有合拢的意思。

由文字早期的使用,文字的组合,再看组词。

孟子说“民为贵,君为轻”。唐高祖李渊给儿子取名李世民,寓意济世安民。

对“民”字内涵的理解与实践,在发展与演化中不断丰富,不断深入,最终成形得以一以贯之。而汉字的起源、发展与演化,记录了中华文化民本思远的最早萌芽与源远流长。

重民思想的生动演绎

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朱汉民曾说,民本思想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政治理念,它既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作用,也对中国传统政治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历史影响。

周王自称“天子”,是受了“天命”取代商来统治天下的。但另一方面,周人又从商的覆灭中认识到“天命靡常”,看到了人民的武装倒戈,才使西周打败了商王朝。继而提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敬德”才可以“保民”,这开启了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的先河。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败,现实动摇了人们对于神圣天道的崇拜。加之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加强,从君主、大臣到学者,于“民”的认识都有了新的高度。

从孔子提的“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思想,到孟子讲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仁政思想,标志着民本思想至此真正形成了。

在接下来的历史长河中,现实一次次验证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如汉唐盛世。

基于秦朝快速亡国的教训,汉代统治者很早就接受了民本思想。西汉初贾谊建言:“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董仲舒进一步为汉武帝建言以民为本,提出“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这些思想对汉朝帝王强化民本意识、重视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初统治者也是如此。唐太宗以史为鉴,不仅常向臣下强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还明智地认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股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他把国治、民存和君贤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才有了著名的“贞观之治”。

到了北宋,理学家程颐指出:“民可明也,不可愚也;民可教也,不可威也;民可顺也,不可强也;民可使也,不可欺也。”南宋理学家朱熹亦告诫统治者:“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当封建社会走向晚期,古代民本思想又有了一次新的飞跃。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独裁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批判,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君的责任在于“以天下万民为事”。或可看成是早期民主思想的启蒙。

以民为本和以人为本

伴随五四运动,“民主”一词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其快速深入人心,或许与其跟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有很多共通之处相关。

西方政治家曾经将民主思想和制度概括为“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

孙中山先生曾经主张将这一段话译作民有、民治、民享。

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也是民本思想中,一切权力必须以人民利益与福祉为目标意义的另一种表述。

由古至今,从民贵君轻,到为人民服务,再到人民至上,民本思想不仅贯穿始终,还随着时代不断蝶变升华。

讲到以民为本,不能不提以人为本。这两个理念,在中国历史上的渊源都很长。

“以人为本”是在2800年前,最早由管仲提出。《管子》一书“霸言”篇中,有这样的表述:“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

在古代,“民”是相对于“君”与“官”而产生的概念,是指集体。而以人为本的“人”,既指群体,也指个人,即要考虑到每一个个体的利益、需求和发展。因而,“以人为本”是站在更高的立足点,把“官”与“民”都视作“本”的对象。

以民为本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也就是说,要实现真正的以民为本,必须是“以人为本”的以民为本。

我们正在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将实现以民为本和以人为本的有机统一。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从简单的指代一类人,到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思想,一个只有五笔的“民”字,道出的不仅是人民中蕴含的巨大能量,更是国之为民的伟大梦想。不论其字体源起是否有争议,但其作为立国安邦的底座则无可争议。

你,我,皆是其中一员。


相关阅读

  • 节后练兵 聚力收心

  • 转眼间中秋假期已经结束,为确保假期过后中队全体人员能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下步秋防备战工作中,进一步正规工作秩序,抓好节后人员思想。近日,通辽市森林消防支队扎鲁特旗大
  • 【国庆特辑】请把红色思想的旗帜高高擎起‖张和平

  • 请把红色思想的旗帜高高擎起张和平红色如霞,照亮了悠远的天涯;红色如金,飘飘扬扬在地平线上。树高千丈必有根,江流万里必有源。红色思想脉延九域,根植华夏,正谓:巍巍山岳披彩霞,茫茫
  • 韩城检察:加强警示教育 守牢廉洁底线

  • 为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廉洁自律意识,筑牢反腐思想防线,9月25日,韩城市人民检察院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对推进全院党风廉政建设进行了部署。会上对六起中央八项规定典型问题进行
  • 推动明清之际思想转型研究

  • 9月9日,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君子文化研究中心、文脉研究院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明清思想转型暨纪念顾炎武诞辰41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  明清之际,阳明学的兴起、传
  • 始终坚持从思想上建党

  • 9月1日,陈希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2023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表示,今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用“十三个坚持”深刻阐明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科学布局、价值追求及重点任务。同
  • 第三届张载思想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宝鸡召开

  • (宝鸡新闻网 黄河)9月16日,由宝鸡市社科联、宝鸡市张载文化研究会举办的“弘张载思想、享万世太平”——第三届张载思想文化学术研讨会举行。来自中央党校、西北政法大学、陕西
  • 【传统文化】我们为什么读孔子‖范希春

  • 我们为什么读孔子?范希春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是中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朱熹赞扬孔子的话,它形象地说明了孔子在中华文明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十堰张湾区营商办:服务高效 “五证同发”

  • 通讯员 杨光颜 夏洪 喻硕9月20日,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和缴清相关税金后,张湾区一家云智能钢结构有限公司提交审批资料,一次性取得《建筑设计方案批复》《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 湖北又添3家国家工业旅游基地

  • 武钢文化旅游区“一号高炉”809文化小镇 通讯员供图极目新闻记者 刘微通讯员 鄂文旅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示新一批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武汉市武钢文化旅游区、宜昌市809文化
  • 曹县砖庙镇:村庄片区化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今年以来,曹县砖庙镇按照“支部联建、片区联动、示范引领、产村融合”的原则,持续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推动村庄片区化融合化发展,全力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