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东南大学2024“印象梅庵·花间课堂”开讲

日期: 来源:东南大学收集编辑:东南大学

 

春寒料峭,梅花吐蕊。近日,东南大学2024“印象梅庵·花间课堂”在九龙湖校区新建成的梅园内开讲。众多东大学子在“印象梅庵”草庐前现场学习“金陵绒花非遗技艺”,品味“花间课堂”,触摸传统文化之美。这是该项活动连续开展的第二年,也是东南大学以开放式课堂为平台,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美育教育深度融合,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不断探索文化传承发展的深度实践。

本次“花间课堂”邀请了绒花制作技艺市级代表传承人、江苏省民间艺术家协会程颖老师现场讲授列入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金陵绒花的制作技艺。“朱颜辞镜花辞树,绒花不谢妩媚留”,绒花是绽放在中国女子发间的不谢之花,它谐音“荣华”,寓意吉祥,造型唯美,传达了人们对美满生活的憧憬。同学们端坐于梅树之下,在程颖的指导传授下亲手制作梅花。朵朵绒花在指尖跳跃,与树梢上刚刚吐蕊的梅花相映成趣。

活动现场,东南大学民乐团的同学们怀抱琵琶、拨动琴弦;东南大学艺术指导中心教师、中国昆剧古琴协会会员周天姮更是以一曲《梅花三弄》,重现了昔日梅庵琴派的风采。美妙的旋律从古琴与琵琶上传出,给观众带来梅的气息与韵味。

更多的师生漫游于梅园之中,有的促膝畅谈新年愿景,有的踮起脚尖吮吸疏影清香,有的举起手机向家人展示校园之美……每个人都尽情享受着梅的缤纷。

梅庵之于东大,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精神符号。四牌楼校区的梅庵原系茅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时期,时任校长江谦为了纪念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校长)、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李瑞清(号梅庵)将其命名为“梅”,它还是“梅庵派”古琴艺术的发祥地。梅庵还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两年前,学校党委宣传部策划组织了“印象梅庵”活动,建筑学院师生根据四牌楼校区梅庵初建时期的历史照片和相关历史资料,在九龙湖校区临摹建造了这座在东南大学众多历史建筑中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建筑。

为了继承和发扬东大百廿育人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职能,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自2023年开始,学校连续两年举行“印象梅庵”系列文化活动,“印象梅庵·花间课堂”是学校打造的文化品牌活动,是继“2023文化雅集”之后又一新的呈现形式。本次“花间课堂”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共青团东南大学委员会协办。

据悉,未来“花间课堂”将向全校开放,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遴选优质文化类课程选题,突出文化实践特色,以更加丰富生动的形式呈现,着力打造师生深度了解、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

来源 | 东南大学新闻网

责编 | 周子琪

相关阅读

  • “法学这个学科一定要跟社会接触。”

  • 理论与实践并重教书与育人同行守望“校园桥畔”,沟通校园内外精进“华政魔法”,拓展课堂维度他是课堂上严谨风趣的良师也是课堂外幽默知心的益友他是华东政法大学第五届杰出教
  • 潍坊寿光:多彩课堂 有“知”有味

  • 为提高青少年儿童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近年来,寿光不断整合优质资源,用有趣又有意义的活动让课堂内容丰富多彩,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等协同育人机制,为青少年儿童提供了良好的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东南大学2024“印象梅庵·花间课堂”开讲

  • 春寒料峭,梅花吐蕊。近日,东南大学2024“印象梅庵·花间课堂”在九龙湖校区新建成的梅园内开讲。众多东大学子在“印象梅庵”草庐前现场学习“金陵绒花非遗技艺”,品味“花间
  • 央视《科幻地带》专题聚焦:让雪山变通途!

  • 一条铁路,连接起海拔2000多米的丽江和海拔3000多米的香格里拉;一座隧道,动车通过仅需要3分钟,而打通它却需要9年时间。中国铁建建设者在串联“最美云岭天路”时,究竟经历了怎样惊
  • 兴庆刑侦银古中队战果丰硕!

  • 为充分履行公安机关打击犯罪职能,全力维护辖区治安持续平安稳定,银川市公安局兴庆区分局刑侦大队银古中队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姿态,充分发扬拼搏奉献、攻坚克难的兴
  • 地铁13号线正线区间盾构全线贯通

  • 地铁13号线站点示意图。3月13日,随着盾构机的刀盘缓缓驶出隧道,深圳地铁13号线高新中站(科兴站)-高新北站(松坪站)区间左线盾构顺利贯通。至此,深圳地铁13号线正线区间盾构全线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