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打造“大塘特色”法治文化品牌:“法治塘水铺”揭牌成立

日期: 来源:小康杂志社收集编辑:小康杂志社

揭牌活动现场

  走进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只见村内保留完好的书社、宗祠、旗杆石、古井、镬耳屋等建筑。而历代的功名录则体现出莘田村崇德尚学、传承书香百年的文化历史和文化底蕴。

  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莘田村近年来抢抓佛山北向战略机遇,以“产业兴村、惠民富村、生态美村、平安护村”四大行动为抓手,全面落实“百千万工程”,造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生动实践。

  传承、进取、追梦,一直是莘田村的行动方向。该村一方面始终以党建引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曾获评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另一方面传承“崇法尚学”村风,不仅建有法治主题公园,实现景中有法、法中有景,群众闲庭信步间即可享受法治熏陶;更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充分挖掘党员、人大代表、乡贤、“法律明白人”力量,成立“乡贤调解工作室”,结合“法治公园”内聚贤亭,供党员、乡贤集会、议事、调解,通过“知贤”“颂贤”,传承乡贤崇法重教、崇德向善的理念,助推“无讼乡村”建设。

  如今,修葺一新的松庵、本庵书舍,在新旧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下,传统约定俗成的文化认同、定纷止争的传承逐渐走向法治舞台的中心,化身为法德讲堂和村民议事调解阵地及少年儿童普法阵地,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百年古村书舍新使命 “法治塘水铺”挂牌

  近日,在各级领导的见证下,莘田松庵书舍揭牌“法治塘水铺”并挂牌华南农业大学法律实践教学中心“乡村普法实践基地”,同时还揭牌成立三水首个依托书舍文化设立的人民调解阵地——莘田村村民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乡贤调解工作室。

  就此,百年书舍成为了乡村法治宣传及矛盾化解主要战场和前沿阵地,能进一步弘扬莘田崇法尚学村风,有效促进传统道德约束与法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三水区副区长、大塘镇党委书记钱静瑜,华南农业大学法律实践教学中心主任钟继军,佛山市司法局普法依法治理科科长何敬,三水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何仕谦,大塘镇人大主席关健文,三水区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若春,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审判长侯进,三水区人民法院大塘法庭庭长麦景桃,大塘镇副镇长梁润明等领导参加揭牌仪式,更就基层治理工作与莘田村委干部展开深入探讨。

  钱静瑜指出,未来莘田村不仅要活化历史资源、更要完善相关配套,发挥“乡村CEO”优势,积极打造一条具有大塘特色的文旅路线,司法所等相关部门可借助“法治塘水铺”等阵地定期组织法治夏令营体验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让莘田村“百千万示范村”的作用发挥更好,“1+6+N”社会治理体系覆盖更广更全面。

  “法治塘水铺”的设立成为全镇少年儿童的六一儿童节礼物。来自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审判长侯进法官化身“老夫子”,为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们送去“法治文化开笔礼”仪式:启蒙描红,书写“法”字;诵读法治典训,立身为范,教育孩子们守法做人,为孩子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法治纽扣”。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三水区人民法院大塘法庭庭长麦景桃法官则化身“普法姐姐”,为小朋友送去“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法治启蒙课,将法治精神寓于小故事和小游戏中,给孩子们播种法治的种子。

法治文化开笔礼及儿童法治课

  据了解,“法治塘水铺”中既有法治图书角、亲子阅读区和文创展示区提供“沉浸式学习”平台,能让少年儿童学习各类法律常识;又为部分年龄较小,识字不多、理解能力相对较弱的儿童设置“场景式策划”游戏互动区寓教于乐,使其远离校园暴力、性侵和毒品,在实践中学习法律知识,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更有法治讲座等“课堂式普法”润物无声。

  “法治塘水铺”扩大了法治服务的覆盖面,延伸了普法触角,拓展了普法阵地,让孩童在阅读中与法相遇、在游戏中与法相识、在课堂中与法相知,让法治宣传更自然地融入少年儿童的生活,让法治力量更加深入人心。

  引导乡贤参与基层治理 为群众调纠纷、解难事

  除了“法治塘水铺”,莘田村不断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更成立三水首个依托书舍文化设立的人民调解阵地——莘田村村民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乡贤调解工作室。当地鼓励和引导乡贤广泛参与乡村治理,特别是集聚“乡贤能人”资源,培育“贤调”队伍,激发调解新活力。

  莘田村的乡贤凭借“地熟、人熟、事熟”和群众信任的优势,加强疏导、劝慰、协调促成纠纷解决。该村亦从村“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五老”人员、“法律明白人”等人员家庭中遴选“学法用法示范户”,以示范带动村民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及法治实践的参与度,推进村居自治、矛盾共治的局面。

  目前,莘田村积极开展“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由村(居)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共同为群众普法律、调纠纷、解难事、护权益。

“法律明白人”、乡贤调解员莫葵珍普法及家事调解

  村民植奶奶的故事正是“乡贤+调解”治理模式行之有效的生动体现。据悉,植奶奶共育有三子两女,子女成年后自己单独生活,后因三个儿子相互不和,对赡养母亲分配不满而产生矛盾。2023年11月,植奶奶找到妇女主任莫葵珍哭诉其三个儿子相互推诿,希望她出面协调解决。作为“法律明白人”,也是乡贤调解员的莫葵珍了解情况后将其子女带至松庵书舍,一边闲话家常回忆其年少旧事一边叙说赡养老人不仅是法定义务,更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馈,不仅生活上赡养,也需要精神上慰藉。百年书舍中她的明德释法、耐心劝解,终于促成多方和解,达成三个儿子轮流照料、两个女儿偶尔探望并搞卫生的解决方式。

  循循善诱、耐心劝解使家庭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实现了“红脸进来、笑脸出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由此可见,书舍承载的德善文化记忆在人民调解平台上焕发新生,乡贤逐渐成为社会和谐的“稳压器”,“有事到聚贤亭谈,有理到崇法堂讲,有纠纷到书舍调”的基层治理模式,有望进一步推进基层矛盾纠纷的预防治理,促进村居自治、德治、法治“三治”的有机融合。

  下一步,大塘镇将继续发掘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民调解和法治宣传,引导乡贤与新市民参与基层治理,丰富“1+6+N”社会治理元素,通过乡贤调解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向法治化迈进,积极打造“无讼乡村”;更将进一步与华南农业大学法律实践教学中心联动,积极发挥“乡村普法实践基地”作用,以“小手拉大手”形式在“法治塘水铺”开展儿童法治宣传,切实提升少年儿童的法治教育效果,以法治力量护航“百千万工程”。(刘钊文)

编辑:王慧

作者:刘钊文

相关阅读

  • 公路改造提升拓宽乡村富民路

  • 编者按: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年来,日照交通能源发展集团充分发挥国企担当作用,聚焦农村道路建设、道路养护、市民出行等领域,进一步联通城乡,壮大乡村富民产业,积极探索国有企
  • 省政府办公厅调研组来菏泽调研

  • 5月31日,省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副主任郑耀武带领调研组来我市调研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工作。在鲁西新区陈集镇七一社区,郑耀武一行走访村办企业香园食品,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
  • 衣媛媛:以法之名,赋予新生的希望

  • 衣媛媛,现任枣庄市山亭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华全国妇联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个人、全国少年法庭工作先进个人
  • 东营法院2024年度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重点项目

  • 五月,是花开的季节。每一朵花,都是大自然的诗篇,轻吟着生命的赞歌。黄河,是母亲的怀抱。每一朵浪,都是梦想在飞扬,勇敢迎向未来的光芒。去年以来,在“营向未来”少审品牌引领下,东营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黑龙江省“爱心助考 圆梦青春”志愿服务倡议书

  • 全省广大居民朋友们,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们:2024年度高考即将到来,全省20余万名考生将怀揣梦想和希望奔赴考场。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龙江
  • 8848.86米!登顶!

  • 2024年5月21日,西藏日喀则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西藏圣山高山救援队,成功将中国消防救援队队旗展示在海拔8848.86米的珠穆朗玛峰上,这是中国消防救援队队旗首次登顶世界之巅。“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