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紫牛头条】90后厨师走遍西藏万水千山,只为寻找最美丽的高原植物

日期: 来源:扬子晚报收集编辑:扬子晚报

 

今年31岁的郑传家,贵州遵义人,几年前来到西藏成为一名川菜厨师。因为喜爱户外运动,经常爬山,他留意到山间的花朵很漂亮,就随手拍下来发到了短视频平台,没想到这些“原生态”视频,竟意外收获一批粉丝,这给了他信心,于是他慢慢地坚持了下来,成为了B站上一名“野生”UP主,还因此收获了爱情。

90后厨师“无心插柳”成UP主

第一个视频拍到了塔黄开花

今年31岁的郑先生,贵州遵义人,目前在林芝工作,是一名川菜厨师,工作间隙他接受了紫牛新闻记者的采访,他笑着说,其实成为UP主,是“无心插柳”之举。2019年,郑先生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西藏工作,因为觉得西藏景色宜人,便在闲暇之余,独自爬山拍风景,“拍风景的过程中偶然留意到一些从来没见过的植物,我随手拍了下来,回去再询问当地人。”后来才了解到这些植物特别稀有,拍到一次就是运气,“我便慢慢地对这些稀有的高原植物产生了兴趣。”

郑先生拍摄的花朵

郑先生说:“我有一位西藏朋友,她从小在高原长大,看到她经常在社交平台发一些高原花朵,受到她的启发,我开始把自己手机里拍花朵的存货发到短视频平台上。”2020年7月,他发布了一条拍摄塔黄的视频。塔黄为蓼科植物高山大黄的根茎,产于西藏米林、朗县,“塔黄是西藏高原上很特别的植物,青绿色的,几十年才开一次花。不开花的时候,塔黄就像一棵大白菜,而开花的时候它会层层叠叠长得老高,有的能达到2米左右。那次我去林芝和拉萨中间的米拉山游玩,看到有一棵塔黄开花了,很兴奋,便拍下发到了网上。”

郑先生拍到的塔黄开花

“很多没有来过西藏的朋友对这些高原植物充满好奇。”随后几天他去山上接连拍摄了好几个关于塔黄的视频,加入了更多的细节展示,让网友“一饱眼福”。那以后,郑先生开启了自己的拍花之路,高山杜鹃花、西藏雪莲花、龙胆花等花朵都陆续成了他镜头中的“主角”。

最难拍的是雪兔子

曾与女友骑摩托车跋涉千里

这几年令郑先生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在山南洛扎县拍摄雪兔子,“当时是7月份,我和女友原本在林芝。为了去山南,我们连续骑了一周摩托车,跋涉约千里才来到那边的山上,在海拔5300米的地方拍到了雪兔子。”

郑先生拍到的雪兔子

在郑先生拍摄的高原花朵中,绿绒蒿也是他十分钟爱的。绿绒蒿属植物一共49种,我国境内有38种,主要分布在西藏。郑先生介绍道:“绿绒蒿只在高海拔地区才有,它的叶子是绿的,花是蓝的。一般来说,蓝色的花很少见,高原独特的气候才造就了绿绒蒿这种澄澈的蓝色。我自己看到绿绒蒿的第一眼,就被这神奇的花朵惊艳到了。”

郑先生拍到的绿绒蒿

因拍花与女友结缘

“西藏的桃花给我带来了桃花运”

郑先生说,拍摄高原花朵是自己工作之余的兴趣,最令他感到幸福的是,他还因为拍花找到了爱情。郑先生的女友侯雨涵是黑龙江人,以前在北京工作。偶然的机会,她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了郑先生拍花的视频,便私信他询问了关于西藏旅行的一些事情。闲聊间,两人渐渐相熟。2021年3月,侯雨涵带着对西藏的期待,来到了林芝旅行。“我带着小涵在桃花沟转了三天,我俩十分投缘,感觉我们的相识好像是命中注定一样。”

郑先生告诉记者,他拍摄的西藏桃花系列,也成了他视频中的热门款,“这些桃花对我来说真的算是有特殊的意义,也真的给我带来了桃花运!”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冰晶 姜天圣

编辑|张冰晶

剪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图片和视频:受访者提供

编辑:景洁

相关阅读

  • 指尖上的国宝78丨西周虢国凤形玉佩

  •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尊荣、吉祥的象征,西周时期人们对凤鸟有着特殊的喜爱和崇拜。最早的玉凤雏形始见于红山文化,成形于石家河文化晚期,到西周时期,
  • 西藏国土绿化成效显著 高原绘就生态画卷

  •   新华社拉萨2月24日电 题:西藏国土绿化成效显著 高原绘就生态画卷  新华社记者田金文  南山公园位于拉萨河南岸,是俯瞰拉萨城区的绝佳观景点。正值藏历新年期间,拉萨城
  • “迎春送喜”军属乐开颜

  • 2023年春节刚过,喜讯就到了,滨海路街道费宏茂、孙伟盛、冷雪、孙玉洁、徐时业、戴琪、林凯南、刘元浩8名同志荣获了“四有军人”喜报,王雪峰、岳俊辉、田邦作、刘元浩4名同志荣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阿克塞县优化营商环境 便民利企促发展

  • 阿克塞县紧紧围绕便民利企,立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抓好“放”字改革,全面提升政务效能。制定出台《阿克塞县“深化放管服”改
  • 铺集镇打造“胶河澄月、印象铺集”主题景观

  •   □记者 白晓 通讯员 唐晓辉 报道  本报胶州讯 胶州市铺集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河长制为抓手,结合文化历史资源,延续古代胶州八景之一,打造“胶河澄月、印象铺
  • 胶南街道举办党员干部集中教育培训班

  •   □记者 肖芳 通讯员 李薇 万昊 报道  本报青岛讯 2月17日,青岛西海岸新区胶南街道党员干部培训班圆满结课。此次培训为期3天,通过理论培训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