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王军:中华民族的生命在于对祖国文化的认同

日期: 来源:晶报收集编辑:晶报

6月8日上午,在首届 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文化遗产保护”分论坛上,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军以《文化认同: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为题作主旨演讲,深入分析了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问题,以及现行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路径。

只有认识到问题,才能进步

王军表示,一万年前,中国所在地区独立产生了种植农业,驯化了黍、粟、稻这几种重要的农作物,农业文化与文明不间断发展至今;中国文化高度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一直在积累,并且越来越有生命力,到清朝末年,中国人口达到4亿,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价值,“难道我们对这个文化不要珍惜吗?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命在哪?”对此,王军给出答案,“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命就是大家对我们祖国文化的认同,我觉得这个太重要了。”

从新华社高级记者、《瞭望》新闻周刊副总编辑到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军30多年都在进行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相关研究。谈及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王军提出,“只有认识到我们还有很多问题,才能进步。”

结合多年研究与考察经验,王军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与问题。他指出,当前未被列入不可移动文物的古老建筑普遍存在被任意损毁的情况,传统村落普遍存在人口和产业空心化问题,导致严重衰败,基层文物保护力量严重不足。同时,当前对风貌保护区、风貌建筑的保护力度不够,王军感慨地说,“中国古代建筑是以天地环境为整体进行的,但当前有的山水格局被破坏、被切割。我们的保护不能是碎片的,我们的文化是一个整体。”

法律法规方面,王军指出,当前对破坏文物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对文物保护单位之外的不可移动文物、古老建筑的保护力度不够。比如,对于文物保护单位之外的不可移动文物,《文物保护法》未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原址保护、必须划定保护范围等,面对大量的古老建筑,由于法律身份未明确,往往难以精准识别、施以保护。

王军还指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不能做到对城市、村镇文化遗产保护的全覆盖。其一,存在分片保护与整体保护的矛盾,未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的边界,使得一些地方在划定两片历史文化街区之后,对其余历史地段予以大规模拆除,使整体保护的要求落空;其二,该条例只是对在册的名城、名镇、名村(即“三名”)的保护作出规定,不能覆盖“三名”之外的城市、村镇文化遗产的保护。此外,该条例对保护机制也缺乏规定,必须要规定以居民为主体,政府统规自建,“北京做得很好,搞社区的文化中心,成立风貌保护协会,”王军举例说道。

完善法律法规,实现应保尽保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全面加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如何进一步让文化遗产保护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源头活水?王军认为,应该完善法律法规,实现应保尽保,并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鉴于古老建筑严峻的保护状况,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不能覆盖“三名”之内的古老建筑及“三名”之外的古老建筑,王军表示,应考虑编制《古老建筑保护条例》,形成文物保护单位、普及登记在册文物,以及包括历史建筑在内的古老建筑的保护体系。同时,编制《历史街区与传统村镇保护条例》,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加以修订,改变分片保护的模式,切实落实整体保护的要求,以适应传统城市、村镇统一规划建设的营造传统;改变只重物不重人的保护观念,明确规定产权人及当地居民是保护规划实施的主体;将传统村落的保护纳入《历史街区与传统村镇保护条例》,他指出,“传统村落的保护,关键是要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

此外,对《文物保护法》加以修订,尤其是对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保护具有一定年限的古老建筑,加大对破坏文物的处罚力度,对文物保护机构的设置与人员编制作出规定。王军强调,必须全面加强对各级文物的保护,特别是要加强对未被划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新发现文物、普查登记在册文物的保护,因为这是当前文物保护工作最脆弱最需要加强力度的环节。

在王军看来,“文化景观是体现中国古代人文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极具代表性的遗产类型,中国古代的建筑规划,与天地自然环境整体生成,是中国古代时空观、宇宙观的生动表现,”应该考虑编制《文化景观法》,将文化景观列为一个重点保护项目,在空间规划及相关立法工作中予以明确。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集中统一领导,形成保护合力。

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白念平/文 高雷/图


相关阅读

  • 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 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 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文化遗产保护”分论坛现场。6月8日,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文化遗产保护”分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
  •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举行

  • 6月8日下午,在河庄街道新围村的省级乡村博物馆前,以“非遗同行迎亚运,文艺赋美共富裕”为主题的钱塘区202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暨河庄街道“非遗好声音”群众文化展演
  • “2023昌平榜样”发布五月月榜!

  • 平凡力量,德润昌平。每一份伟大的成就,无不立足于平凡的岗位和工作;每一段不凡的人生,无不依托于平凡的日积月累。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她)们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助人为乐、
  • 高新区开展建筑工地起重机械安全专项检查

  • 为确保辖区建筑工地起重机械安全运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6月起,高新区规划国土建设部联合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成立检查组,对在建项目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规范使用、维修保养、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王军:中华民族的生命在于对祖国文化的认同

  • 6月8日上午,在首届 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文化遗产保护”分论坛上,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军以《文化认同: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为题作主旨演讲,深入分析了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
  • 2023“车谷造”汽车品牌推介巡展驶进西安

  •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6月8日,2023“车谷造”汽车品牌推介暨武汉经开区招商引资推介大会在西安举行。作为曾经一起在武汉疫情期间并肩“抗疫”的“战友”——武汉市委常委、
  • 漫评丨50,科创苏州已出发!

  • 今天(6月9日)上午,随着一声洪亮的锣声响起。苏州光伏组件企业阿特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办成功挂牌上市。这也标志着,苏州迎来了第50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位列全国前3。回想201
  • “零距离”接访 解决群众烦心事

  •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切实解决群众诉求,近日,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张王镇纪委组织开展了集中接访活动,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