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青年编辑记者驻村体会︱脚沾泥土,才晓民之所盼

日期: 来源:虞城县融媒体中心收集编辑:虞城县融媒体中心

柴逸扉在农户家中采访

今年5月,我参加了报社组织的青年采编人员驻村实践锻炼活动,在河南省虞城县沙集乡郑海村,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半个月。以前到一个村庄采访,通常停留半天甚至只有一两个小时,而这次的驻村让自己实打实地走近村民和基层干部,了解一个村庄全方位的变化发展,并思考未来可以怎样做得更好。

半个月的驻村,让我有机会看到脱贫攻坚的成果。在郑海村,我每天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在村里骑行,感受道路两旁风吹麦浪的惬意。但来之前我并不知道,这样的骑行环境来之不易。因为就在几年前,村里都还是泥土路,平时就崎岖不平,一下雨更是寸步难行——孩子上学要大人背,老人基本无法出门。正是在对口帮扶部门、村两委和村民的努力下,大家齐心协力,修建了近10公里长的水泥路。以往村民会因为家门口的小地块被占非常不乐意,甚至丝毫不让,但在修路这件事上大家却能做到不计较利益、不求政府补偿。不只是道路的修整,这些年来,村子里产业变得丰富了,扶贫车间建起来了,许多村民可以实现家门口就业了,看病就医的保障更多更全了,孩子们上学的硬软件设施也更好了,大家对党对政府的政策充满了感激之情。如果没有这么长时间的驻村,我很难了解到这么全这么细的情况。

半个月的驻村,让我有机会感受基层干部工作的艰辛。这期间,我写了一篇微镜头特写《村支书王姐的一天》,王姐看到后开玩笑地说:“你要不写,我都不知道自己一天干了这么多工作。”确实,基层工作琐碎而繁杂,吃饭、回家时间都不固定。有时候为了及时入户走访,村干部要特意挑村民吃午饭的时候去;而自己要午休或下班时,村民有的来办事、有的要求解决争端、有的来诉苦谈心……这些工作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闲聊中,村干部们说之前疫情防控比较严峻的时期,他们在卡点执勤时要在岗亭里和衣而睡,经常一周都回不了家;面对村民的不解和怨气,他们得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并尽可能为他们的合理诉求提供服务。最近麦收时节,他们也要学着驾驶收割机,参与抢收工作。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半个月的驻村,让我有机会尽己所能服务乡村发展。我所在的村子已经脱贫,但距离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我在驻村期间通过走访观察并结合自己过去在其他地区调研采访的经历,向他们提出了自己对于村居环境、生态建设、产业提升、乡村旅游发展等方面的思考和建议,希望能让这座村子变得更好。这期间,我去了当地乡镇的初中两次,给家长和学生做生涯规划咨询。我反复和他们说,不管孩子的成绩如何,一定要找到一条力争上游的路、一条让自己拥有一技之长的路。千万不能因考不上大学就随意去打工,拥有专业技术了,将来在市场竞争中才会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才能让自己和家庭过得更好。

脚沾泥土,才晓民之所盼;深入基层,才懂民之所想。感谢报社给予年轻同志这样一次锻炼的机会,让大家能够更快更好地成长。


相关阅读

  • 毛豆变“金豆”,​潜江丰收又增收

  • 小暑前后,正值毛豆采收的季节。7月10日,天空刚露出鱼肚白,在竹根滩镇朱湖村市方云种养殖合作社的毛豆种植基地内,来自镇劳务队的100多名工人就已经在田间忙着采收毛豆了。 田垄
  • 点赞!乡邮员28年“走”出百万公里投递路

  •   28年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在左云县大山深处总有一位身穿绿色邮政工服、满载一车邮件的乡邮投递员穿梭在各村庄、煤矿之间,及时将报刊、信件送达到收件人手中,传递大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青年编辑记者驻村体会︱脚沾泥土,才晓民之所盼

  • 柴逸扉在农户家中采访今年5月,我参加了报社组织的青年采编人员驻村实践锻炼活动,在河南省虞城县沙集乡郑海村,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半个月。以前到一个村庄采访,通常停留半
  • 智能汽车不智能 上路抖动还死火?

  • 近日,有市民称自己购买的一款智能小汽车经常出现抖动现象,质保期内曾多次向商家反馈无果;而在质保期后,却被告知车辆涉水导致波箱损坏,更换维修需要好几万元。到底怎么回事?2019
  • 嘉兴庄氏父子,豪掷271亿炼油

  • 题图来源:新凤鸣官网记者丨江一苇 马小雨 编辑丨谭璐嘉兴桐乡双雄,联手出击印尼。7月12日,新凤鸣董事长庄耀中主持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在印尼北加的炼化项目。该项目总
  • 一场绿道健康跑里的“多维”成都

  • “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在环城生态区享受快乐、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成都人的日常。今日,迎大运·环城生态区健康跑在桂溪生态公园、青龙湖、蜀道通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