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邯郸:开足马力,打造低碳发展新引擎

日期: 来源:邯郸V视收集编辑:邯郸V视

 邯郸经开区前5个月新能源、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投资超时序推进

开足马力,打造低碳发展新引擎

计划投资超百亿元的新能源用电工钢项目快速推进、每小时产氢量3000标准立方米的国内最大单体水电解制氢装备下线、邯郸首座“风光储充放检”一体微网充电站投运……近日,邯郸经开区新能源、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项目建设不断有好消息传来。前5个月,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新开工项目4个,完成投资6.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72%,超时序进度30个百分点,为打造我国北方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提供支撑。

5月29日拍摄的中普(邯郸)电磁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用电工钢(一期)项目建设现场。河北日报记者陈正摄

超百亿元项目审批一天5证同发

极速审批有多快?邯郸经开区的答案是:一个工作日,项目备案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不动产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预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地基处理部分)等5个证件完成审批,审批时限比承诺的11个工作日压缩10天。

计划投资130亿元的中普(邯郸)新能源用电工钢项目是邯郸经开区今年开工的首个超百亿元重大产业项目。从规划图到项目落地,再到第一台设备即将入场安装,中普(邯郸)电磁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用电工钢(一期)项目经理部负责人马广军的感觉就是一个字——快。

快从何来?“针对电工钢项目工期紧、申报资料多等实际情况,区里成立电工钢项目推进专班,安排专人全程帮代办。”邯郸经开区经济发展局项目科的曹冀栋说。

项目不等人,工期不等人,机遇不等人。今年3月8日,推进专班协调区行政审批局、区自规局信息共享、协调推进、并联审批,仅用一个工作日就完成项目备案、用地、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审批,5证同发提升了项目开工时效。

“目前正抢抓施工黄金期,一期工程近5.9万平方米的钢结构厂房主体已完工,近期设备进场安装调试,预计9月底进入试生产阶段。”5月29日,马广军在一期工程现场介绍,项目一期年产50万吨电工钢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领域,预计年销售收入50亿元,项目二期增加取向电工钢、高磁感取向电工钢等产品生产线,将填补全省电工钢相关产品空白。

5月17日,国内最大单体水电解制氢装备在邯郸经开区下线,每小时产氢量3000标准立方米。河北日报记者陈正摄

国内最大单体水电解制氢装备下线

5月17日,由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最大单体水电解制氢装备在邯郸经开区下线。

“每小时产氢量3000标准立方米,超越了原单体每小时产氢量2000标准立方米的纪录。”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所长李俊华介绍,该装备具有大功率、高电密、宽负载、低电耗等特点,提升运行电流密度17%,降低槽体重量13%,制氢系统具备30%至110%的动态调节能力,对推动国家绿氢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邯郸经开区围绕氢能制取、储运、加注、应用等全产业链,加强与氢能优势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的氢能装备制造生产基地。截至今年5月29日,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的氢能装备产业园先后引进中船制氢装备制造、新兴储氢装备、氢蓝时代氢能装备区域总部等氢能产业类项目10个,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

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水电解制氢装备科研生产基地,形成以制氢为核心,以加氢、供氢为两翼的技术产品体系,具有年生产碱性制氢设备700台(套)、纯水制氢设备240台(套)的生产能力,正在建设年产1000台(套)氢能装备产业园。

5月29日拍摄的邯郸首座利用风能、光能发电,集储能、充电、放电、检测等功能于一体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示范站。河北日报记者陈正摄

邯郸首座“风光储充放检”充电站投运

5月29日,随着最后一台大功率充放电终端充电、放电测试完毕,位于邯郸经开区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北方生产基地内的“风光储充放检”一体微网充电站进入试运营阶段。

“充电站设有36个车位,配备4台直流快充终端、4台大功率充放电终端、24台小功率直流充放电终端和4台交流慢充终端。站不大,但处处都是高科技。”邯郸世纪特来电充电网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吕金立介绍,这是邯郸首座利用风能、光能发电,集储能、充电、放电、检测等功能于一体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示范站,为电动汽车充电的同时,还可实现清洁能源就地储存消纳,助力电网削峰填谷。

为达到零碳运行目标,站内设置6台微风级小型风力发电机,年可发电4.3万千瓦时,还能通过磷酸铁锂储能电池进行储电。

确保电力供应稳定,该站配置发电玻璃、光伏等光能发电设施,360块碲化镉发电玻璃组成的光伏雨棚顶,对微弱光源有极高敏感度,无论清晨还是傍晚,都能完成发电。“3排雨棚顶的发电玻璃装机功率104.4千瓦,年发电量超10万千瓦时。”吕金立说,仅此一项年可节约标准煤31.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4.4吨。

据了解,邯郸经开区正在加密充电网络,完善城市智能充电基础支撑体系,推进能源供应可持续性和绿色化,为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河北日报记者 陈 正 通讯员 吴明杰)

相关阅读

  • 交口经济技术开发区 “靶向”出击 精准招商

  • 本报讯 (记者 梁英杰)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交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把招商引资工作摆到突出位置,创新工作方法,优化工作机制,先后与
  • 十三部门联合推动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

  • 证券时报记者 郭博昊  6月7日,交通运输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8年,新能源公交车辆推广应用持续推进,重点区域老旧机车基本淘汰,实
  • 编剧最关心的6个问题,两位资深编剧一一作答

  • 当编剧,只要会写剧本,专心搞创作就行了?不,做独立编剧,深耕创作、拿出绝顶好的创意和想法只是基础,想要顺利写完剧本,看着自己的作品播出并获得署名和应得的报酬,要经历很多弯弯绕绕
  • 厦门储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 海辰储能参加境外新能源展会。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厦门在储能领域迎来新突破。近日,央企中能瑞新成功竞得地块,计划建设年产30GWh(兆瓦时)的磷酸铁锂
  • 若羌河资源路项目有序推进

  •   中宏网新疆6月6日电 今年以来,为加快若羌县新能源、新材料加工基地建设,实现优势资源转换,若羌县围绕南部山区优势矿产资源区规划实施了若羌河资源路建设项目,全力以赴加快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邯郸:开足马力,打造低碳发展新引擎

  • 邯郸经开区前5个月新能源、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投资超时序推进开足马力,打造低碳发展新引擎计划投资超百亿元的新能源用电工钢项目快速推进、每小时产氢量3000标准立方米的国
  • 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左家庄街道举办端午主题活动

  • 万水千山“粽”是情,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辖区居民、亲子家庭文化生活,促进地区交流融合,近日,左家庄街道举办“南‘咸’北‘甜’,同‘粽’同源——走进鼎泰丰,南粽北粽
  • 西北油田从废渣废液里一年“榨”出1.2万吨油

  •   记者 于江艳  油田钻井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岩屑、混油泥浆等固废和液废,可用来做什么?西北油田的做法是将它们再榨一榨,一年“榨”出1.2万吨油,处理后的废水再回注到地下驱动
  • 在离海最远的城市感受海洋氛围

  •   记者 王亚芸  “世界上有几大洋?”“中国海域面积是多少?”“今年‘世界海洋日’的宣传主题是什么?”今年6月8日是第16个“世界海洋日”和第17个“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