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文理财经(91)|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深圳发力点

日期: 来源:晶报收集编辑:晶报

2023年深圳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8%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新增就业18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这是在2月14日开幕的深圳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深圳市市长覃伟中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23年,深圳将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提信心、稳增长、防风险,确保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万亿元,力争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1万亿元。

【一】

先看总体目标,深圳要实现6%的增长,无论是跟自己比,还是在一线城市中,都是较高的。

深圳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24万亿元,增长3.3%。今年增速6%,接近于要实现倍速。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先行示范”的定位,决定了深圳必须冲上去。

从已公布预期目标的城市来看,北京、上海和广州分别为4.5%、5.5%和6%以上。深圳与广州均在第一档次。这意味着今年GDP深圳要净增1944亿元,这已经接近了2022年清远的经济体量(2032亿元),超过了韶关的经济体量(1564亿元)。应当说,这是一个需要全力冲刺的目标。

【二】

从发力方向来看,投资和消费拉动以及突出制造业当家的策略十分鲜明。投资方面,深圳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力争迈上1万亿元新台阶。“力争”就是要奋力争取。

报告提出,将适度超前推进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极速先锋城市建设”行动。加快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北站国际商务区、空港新城、海洋新城、大梧桐生态融合区、清水河总部新城、光明中心区、坪山燕子湖、盐田海洋产业集聚区、坝光国际生物谷等重点片区规划建设。

加快建设盐田港东作业区和平盐铁路电气化改造等项目。加快建设深圳机场三跑道和龙华樟坑径直升机场。推进深江铁路、深汕铁路、深大城际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西丽高铁、机场东、罗湖北等枢纽。建成开通地铁8号线二期,推动轨道交通五期获批并尽快开工建设。建成盐港东立交等项目,推进深中通道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龙大高速市政化改造、罗沙路复合通道改造、107国道市政化改造先行段等项目。

要健全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今年计划供应居住用地3.3平方公里,新开工住房面积1300万平方米。完成保障性住房投资400亿元以上。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力度,新开工建设60个项目,建设筹集16万套(间)。完成100个以上老旧小区改造。

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加快推进“山海连城绿美深圳”和“公园城市”建设,贯通“一脊一带二十廊”,打造“鹏城万里”多层次户外步道体系,打造100条特色步道,新建改造公园30个、绿道330公里。实施莲花山公园等“五园连通”工程,建成西湾-前海湾等慢行连通工程,建成环西丽湖等碧道。启动首批40个城中村统筹规划和整治提升试点。

比亚迪全球研发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三期、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这些项目都将在今年推进建设。据深圳市发改委编制的深圳2023年重大项目计划及政府投资项目计划,今年深圳计划安排重大项目841个,总投资约3.6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13.5亿元,同比增长25.5%。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深圳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559公里,净增128公里,线网密度居全国首位。这一成果,预示着深圳轨道交通五期将会提速。而西丽高铁、机场东、罗湖北等枢纽的开工建设,将显著提升所属区域能级预期。

【三】

消费的拉动作用今年将更加凸显。“确保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万亿元”的“确保”一词,说明了信心和力度。尤其在深港全面通关的背景下,激活消费动能正当其时。

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建设罗湖全域、福田中心、后海-深圳湾、前海湾、大空港等世界级商圈,新增首店、旗舰店、新概念店1000家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0%。高水平举办粤港澳国际汽车博览会、消费电子展、国际高性能医疗器械展、全球数字能源展会。高标准规划建设大鹏环龙岐湾片区等重大项目。

可以看到,世界级商圈布局中,福田中心、后海-深圳湾、前海湾、大空港与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区域——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空港新城、海洋新城都有重叠或呼应,这些区域将是资金投向和汇集的高地。仅以深超总为例,16家企业总部正在加快建设中,其高度、密度和浓度令人瞩目。以投资形成增长极,引领带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已然成型。

“罗湖全域”建设世界级商圈的提法值得关注。因为紧邻香港,罗湖是深圳商业发展的原点。罗湖最早提出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的目标,从而成为深圳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消费中心的重要支撑。

报告提出,主动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澳门“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携手建设世界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在全面深化深港合作方面,深圳将全力推进“三大平台”建设全面提速:推动出台新一轮前海总体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前海全球现代服务商计划,建成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厂北区二期,推进前海深港广场等项目建设。加快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推动出台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引进重点企业研发中心20家、港澳科研机构10家以上。规划建设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推动沙头角口岸重建等项目,打造跨境旅游消费目的地。

报告提出,要提升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能级,打造天然气贸易枢纽城市,新能源汽车出口30万辆,联动工业生产端促进外贸稳增长,做大做强跨境电商。

这些措施都将增进内外交往,有利于扩大内需。

【四】

深圳2022年在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实现全国城市“双第一”之后,更加突出制造业当家。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

报告提出,瞄准高端前端顶端,实施产业质量提升行动。全年完成工业投资超2000亿元、增长20%以上。做大做强“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巩固提升网络与通信、智能终端、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集群领先优势,推动生物医药、工业母机、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取得更大进展,抢抓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风口,积极培育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新增长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1.4万亿元。建设全球时尚之都。积极发展金融、研发、设计等现代服务业。

突出集聚集群集约,实施产业平台提效行动。高水平打造宝安燕罗、龙岗宝龙、龙华九龙山、坪山高新南、光明凤凰、深汕智造城等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高标准规划建设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建设数字经济核心区。积极推进工业软件园、高端电子化学品园区等特色园区建设。

2022年,深圳新增市场主体52万户,累计达到394万户,位居全国城市第一。这反映出无论在商业、工业乃至科创方面,深圳都充分体现了活力。为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今年将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2万户以上,新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2000亿元、制造业贷款1500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2000亿元,推出营商环境6.0版改革措施。

相信随着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以及加快建设与经济中心城市相匹配的金融中心,深圳实体经济的发展可望迎来又一个春天。

来源|晶报APP

记者:胡文

制图:徐庆东

编辑:陈章伟


相关阅读

  • 景芝镇聚力攻坚双招双引加快工业高质量发展

  • 安丘融媒2月17日讯(通讯员 刘卓林)安丘市景芝镇坚决贯彻落实市委部署开展的“双招双引攻坚年”“干部能力作风提升年”主题活动要求,树牢“拼经济拼发展、争一等争第一”这一基
  • 涉房贷违规 5家银行被银保监会罚款3.88亿元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 北京报道2月17日,银保监会公布了严肃查处的一批违法违规案件。中国银行、民生银行、渤海银行、建设银行、渣打中国等5家金融机构合计被罚没3.88亿
  • 燕之屋:困于“燕窝第一股”

  • “燕窝第一股”这个称号,燕之屋已经为之奋斗了多年。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早在2011年,燕之屋就曾计划赴港上市,后因“毒血燕”事件折戟IPO。2021年,燕之屋再次冲刺港股上市无果,随后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文理财经(91)|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深圳发力点

  • 2023年深圳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8%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新增
  • 女子患上肥胖症,医生建议这样减肥

  • 极目新闻记者 曹洋通讯员 胡洁琳 吴萍近日,市民胡女士到处打听快速减肥方法。原来疏于管理身材的她,好几个月都没有运动,身高163cm的她体重已达70公斤。为此,爱美的胡女士很烦躁
  • 武当山:绿色低碳引领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 极目新闻记者 关前裕通讯员 徐刚一座山,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凝聚着中国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一库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丹江口水库,肩负着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送的重要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