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南大莫砺锋教授迎来教学生涯最后一课:“感谢南大同学,至今没有把我轰下讲坛”

日期: 来源:扬子晚报收集编辑:扬子晚报

5月23日上午,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上完了他教学生涯的最后一课,正式宣布告别讲坛。课上,他感谢学生,感慨人生,并给自己38年的教学生涯做了个总结:“感谢南大的同学至今没有把我轰下讲坛,使我完整地走完了教书生涯。我还是兢兢业业做这个老师的。”

莫砺锋教授

最后一课“感谢学生”

“感谢南大同学至今没有把我轰下讲坛”

莫砺锋先生今年74岁,他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是新中国第一位古代文学博士,旋即留校任教。从1985年开始算起,至今已经38年。前年,莫先生办理了退休手续,去年招收了最后一届博士。“最后一课就像演员告别演出一样,难免心中有些感想。”

在最后一课的尾声,莫先生发表了两点感想。首先是感谢学生:“感谢南大的同学至今没有把我轰下讲坛,使我完整地走完了教书生涯。”莫先生幽默地说道。第二是感慨人生。莫砺锋回忆,1966年高考前夕,和同学相约“不学文科,不考师范”,没想到几十年后,大家都做了老师,而自己还做了一辈子的文科老师,心中十分感慨。

他提到恩师程千帆先生:“我遇到程先生以后,我才决心做好这个老师。”原来程先生当年高考时,本来想考的是化学系,因为家境贫寒,交不起学费,而中文系学费最低,这才改报了中文系,最后竟成一代大家。“程先生既然能够转向,我当然也可以转向。”

莫砺锋说:“做什么事情,既然做了,就得想办法把它做好。我自己觉得也还是兢兢业业做这个老师的,一直做到现在。”

讲到这里,教室里响起经久的掌声。这掌声既是对莫老师教学生涯的肯定,也是对莫老师课程的不舍。“最后一课”在同学们的掌声中结束。

教学生涯最后一课结束后,莫砺锋教授与部分博士生合影

人品学品深刻影响了后辈

形象“望之俨然”,实则“即之也温”

“老师教学生涯的最后一堂课,上课的同学、旁听的同学,一百多号人坐满了教室。”蒲柏林是莫砺锋先生的博士生,恰好在5月23日同一天,通过了自己的博士论文答辩。“莫老师的这堂课是‘唐宋文学研究’博士课程的最后一讲,讲的是后人对唐诗名篇的删改,是关于接受美学的问题。”

跟着莫砺锋老师读了六年,老师在蒲柏林心中的形象渐由“望之俨然”变得“即之也温”。“刚入门时,我每次读书会提问都紧张得牙齿打架,也总是担心自己的问题因太过幼稚而被批评。”蒲柏林告诉记者,“其后,不管是老师细致批改论文、耐心回答问题,乃至指导面试表达,或是我帮助老师解决手机、电脑使用问题,交流愈多,心中的不安也渐渐被和蔼的语气化解。”

莫砺锋先生治学也深刻影响了蒲柏林。“还记得有一次帮助老师设置电脑账户,需要他频频录入信息。即便在如此短暂的间隙中,老师竟能坐在窗台边迅速入定,紧皱眉头认真翻起《续资治通鉴长编》。这令我极为佩服。”此后,蒲柏林也开始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利用零碎时间读书。“老师素以人品、学品俱佳为人称道,而我离此境界差得太远,他将始终是我的榜样。”

自己带的学生已是90后甚至是95后,莫砺锋这样形容师生关系:除了上大课及指导论文以外,我们交流最主要的方式是每两周一次的讨论课。答疑解惑,互相讨论。教学相长,我也经常觉得受益匪浅。

人生新阶段“读书”仍是主旋律

“不用写论文了,读书会更轻松”

莫砺锋通读存世的所有唐诗,他常说,唐诗是一座气象万千的大山,而他对唐诗这座大山的进山路径和景点方位比较熟悉,很想做那个站在山口向游客指点进山路径和解说沿途风景的导游。“导游”即将开启人生新阶段,会如何规划?莫砺锋依然选择了读书:“还是在家读书吧,不用写论文了,读书会更轻松,随意,不求甚解,那是我当知青的时候年少轻狂的状态,也是我最喜欢的读书方式。当然,我可以读更多非专业的书,那真是太愉快了!”

莫老师眼中的“非专业书籍”都有哪些?他给记者列了列,“正放在书架上等着我读的有:《地外文明探秘》《水的密码》《可怕的气候》《西方思想发展中的行星天文学》,以及超过20本的《牛津通识读本》。”杜甫的“铁粉”,退休后竟不再读“李杜”?不现实的,莫砺锋先生补充道:“当然,我也会继续读李、杜、苏、辛,但不会再想从中寻找论文题目了。”

对于莫砺锋先生来说,人生新阶段的另一个开启方式,大约是与数码产品的“接轨”。先是在学生的“指导”下适应了苹果电脑,此后开始使用手机。“老师的电脑还是MAC系统,用得很溜!”博士生蒲柏林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小花絮。对此,莫砺锋保持谦虚,“手机会用了,但说不上熟练。我的终极目标是手机达人,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实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摄影  蒲柏林

编辑:秦小奕


相关阅读

  • 李超:小班化分层教学 报志愿谨记这三招

  • 市属公办高中招生计划规模第一、小班分层教学、一本上线率稳居全市前列、全员导师制……5月23日下午,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副校长李超做客大河网“中招面对面”系列访谈栏目,就
  • 家乡戏迷自发接机欢迎郝士超载誉归来

  •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喜气洋洋。“热烈祝贺郝士超老师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昨天中午,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接机口,一条红色横幅格外醒目。当天,刚荣获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河北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延期!广州继续实施“开四停四” 有效期延长1年

  • 广州中心区对外地车实行“开四停四”管理,调节道路交通流量(资料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巍 摄羊城晚报讯 记者郭思琦报道:5月23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广州市公安局交通
  • 赵世鹏:培育廉洁家风 涵养清风正气

  • 天祝县税务局干部赵世鹏始终坚持以廉护家,带头传承良好家风。一家人在生活中经常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坚守纪律底线,不碰规矩红线,努力让家庭成为“温馨的港湾”“廉洁的港湾”
  • 天祝县松山镇:小蘑菇开出“致富花”

  • 天祝县松山镇把发展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举措,充分发挥当地水源足、土壤好、光照强、气候凉、温差大、污染少的水土光热气组合优势,大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