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三站式”解锁“青年之家” 实用性发展“瓶颈”

日期: 来源:直播黄冈LIVE收集编辑:直播黄冈LIVE

为使县域青年就近就地找到团组织,让“青年之家”成为青年真正意义的“家”,沧源团县委以勐董镇“云岭先锋党建带群建示范点”为依托,立足青年发展视角和多元化需求,通过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工作站”、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加油站”和凝聚青年志愿服务的“集结站”“三站式”模式解锁“青年之家”实用性发展“瓶颈”。

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工作站”

青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和突击队,大力支持青年创业就业是关键。沧源团县委聚焦本土青年培育,以“全链条”服务及“三子”清单精准高效服务青年就业创业。

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建立一码知晓咨询平台。通过常态化收集中央、省、市、县关于就业创业的最新政策文件及就业岗位信息分类制成“二维码”,“一码知晓”系列从青年创业者视角出发,附带政策原文,诙谐的语言、趣味的插图方便青年根据自身需要点击查阅,让青年“码”上了解、“码”上解决。改革以来,青年之家共收集、发布各类就业、创业政策及岗位推介40余条,阅读点击量300余人次。

提供一站式办理服务。及时回应青年“诉求”,提前做好与就业创业相关职能部门联系沟通,将其相关业务办理流程及事项进行公布,让青年明晰具体流程和要求,最大限度减少青年跑动次数、缩短业务办理时间。改革以来,共有16名创业青年通过社区青年之家平台咨询创业项目、办理创业担保贷款、了解惠农政策。

派送三子服务清单。为创业青年结对子成立“佤山青鸟”就业创业孵化平台,致力于为县域内创业青年搭建学习、交流、合作、协同创新的平台,通过排查、摸底、动员,建立信息库,让青年找到“伙伴”,目前平台内共42名自主创业青年“团聚”在一起。同时,依托永和园区国门青年之家平台,不定期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加强与境外园区青年的连线、联谊活动,加强青年间的交流互动。

为创业青年搭台子以青年之家阵地为依托,建立“导师帮带+实践锻炼+集中培训”培养机制,结合青年发展需求,邀请对口专家、技术人员进行庭院经济、餐饮、交通运输、电子商务等方面培训,着力培养一批边境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生力军”。

为创业青年引路子构建“党组织+团组织+园区青年+村庄青年”的利益联合体,有效推动园区与村寨发展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破解新村青年“无产业、无资源、无资金”的“三无”发展难题。充分利用园区资源,引导青年到园区务工投身基础设施建设、开展跨境运输,促进农村青年变“工人”,有效解决了园区用工需求,16名青年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加油站”

打造青年交流会客厅以“团聚、共享”为导向,围绕新形势下青年聚集特点和成长需求,以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开展各类学习培训、创业大讲堂、创业沙龙、交流活动,为辖区青年搭建学习交流提升平台,积极营造健康向上、崇尚学习、学以致用的成长氛围;年内,“佤山青鸟”就业创业协会在“青年之家”开展沙龙活动4次32人次。

 

搭建青年成长大舞台紧密结合园区未来发展空间,鼓励中缅青年到境内、境外园区就业创业,通过提供投资建厂政策、企业用工需求、境内外劳务培训等服务,以富有边境特色的旅游业、养殖业、种植业服务青年创业就业,在国门上搭建最大的就业创业孵化平台,全面辐射境内外青年。利用寒、暑假“返家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聚焦服务党政所需和青年所求“双向服务”搭建实践平台,提供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双向选择”的机会,回引百余名沧源籍青年学子在社区、基层一线经风雨、壮筋骨。

构建青年服务功能圈围绕青年的伙伴圈、职业圈、同学圈、兴趣圈,开展技能培训、创业分享、婚恋交友和文化体育等各类活动,把团的活动、阵地优势转化为对青年人才的贴心服务。把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作为培养青年的重要举措,利用好社区“最美农家书屋”,开展“青春蓄能”行动2期56人次。积极发挥社区宣传动员作用,号召县域内自主创业青年在节庆活动开办“青创小摊”等。

凝聚青年发挥作用的“集结站”

品牌项目化。围绕一老一小充分发挥团组织优势,定期组织青年志愿者深入群众(居民)、留守儿童群体中开展公益演出、手工创作等活动,协同工会、妇联为双职工家庭子女、留守儿童等青少年提供课后服务,累计开展“七彩假期”4场次74人次,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联动相关部门、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等资源开展各类爱心活动30余场,服务近1000余人,切实解决广大居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服务主体由“单打独斗”向“多元参与”转变。围绕禁毒防艾、防校园欺凌、普法宣传、心理健康和防溺水等主题开展青少年安全自护教育活动18场次,服务品牌由“普通服务”向“特色品牌”转变。

围绕网格治理。以社区党员、青年、大学生志愿者、社工为对象,组建4支54人的志愿服务队伍,结合两网融合、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制定季度工作计划和主题,常态化组织青年提供社区“定制式”服务,推动“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走深走实,实现便民服务“零距离”。改革以来,通过实施“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县域内共计1100余名青年参与到“两网融合”治理工作中。

围绕创文创卫。坚持凝聚青年、服务青年,面向社会公开招募青年志愿者30名,组织开展文明知识宣传、文明交通志愿服务、不文明行为劝导及卫生整治等活动30余场次850余人次,为全县创文工作添砖加瓦,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专职化、可持续性发展,服务方式由“碎片化”向“常态化”转变。

服务全域化。结合实际,制定活动宣传、绿美建设、基层治理、河道治理、创文创卫、文化旅游等志愿服务“菜单”,通过“社区问单、单位下单、团委配单、青年接单、组织评单”的“五单制”运营模式,实现青年力量“供”与单位“需”的精准对接有效凝聚青年志愿服务力量,提高“青年之家”影响力。改革以来,3D彩绘、河小青、文旅红马甲、大型会议、赛事……县域内目前共成立志愿服务队伍12支,志愿者人员达到200余人,打造了一支“全域化”的志愿服务队伍,擦亮了“佤山团青”品牌。

发展多元化。聚焦青年多元化需求,设置读书角、“网红直播带货点”,着力打造服务新兴领域青年群体的阵地,强化对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青年网红等青年聚集行业和新兴领域青年的组织引领。依托“糖、茶、牛、烟、蜜、竹、旅游”等重点产业,通过“青年+电商”模式,不定期邀请具有一定流量的青年到此进行本地农特产品免费直播带货,让青年实现从“借力”到“助力”。

下一步,沧源团县委将继续争取党政支持,多方筹措资源,以“工作站”“加油站”“集结站”的“三站”模式,抓实“建、管、兴”三项举措,做到“门店”有人管、活动有开展,将县域内的青年之家打造为青年身边的服务之家、成长之家。(沧源团县委)


相关阅读

  • 首次!四川出台近零碳排放园区碳排放核算方法

  • 为深入推进省级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完善园区碳排放核算机制,加强园区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日前,生态环境厅、经济和信息化厅、省统计局联合出台《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碳排放
  • 万荣县高素质青年人才读书分享会成功举办

  • 为激励拓宽全县青年人才婚恋交友渠道,有效服务其婚恋交友的现实需求,进一步促进高素质青年扎根万荣、建设万荣,12月28日,共青团万荣县委举办了“我和读书有个约会”高素质青年人
  • 昆明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勉励青年职工

  • 2023年12月27日,是昆明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成立十一周年纪念日,当天,昆明市所组织召开了成立十一周年座谈会暨部分90后青年职工座谈交流会。会上,青年职工代表围绕“青年强所、科技
  • 全景亮相!海淀又一座产业园竣工!

  • 玲珑路南,昆玉河畔矗立着一座崭新的科技创新产业园中电建科技创新产业园产业园涵盖科创、办公及商业等功能是一座绿色、低碳与生态共融的高效能科创园区园区什么样?亮点有哪些
  • 聚焦青年人才培养 共话未来教育发展

  • 淄川融媒信息近日,第十四届新华网教育论坛在北京举办,本届论坛以“汇聚强大动能 建设教育强国”为主题。高等教育分论坛的圆桌对话环节,由新华网教育事业中心内容总监商亮主持,
  •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第六次学生代表大会召开

  •   2023年12月30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第六次学生代表大会举行。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吉友,省学联主席团成员汪佳钰,党委工作部、学生工作部、校团委负责人,二级
  • 新年伊始 游客祈福

  • 1月1日,新年伊始,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游客系福带、撞钟,祈福,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获得更多的福气。世纪之钟敲响新年钟声挂好祈福带在园区内的大滑梯旁,有十几棵用来悬挂祈福带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100套!鄂尔多斯一地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始申请→

  • 杭锦旗保障性租赁住房申请公告1房源位置杭锦旗保障性租赁住房位于杭锦旗锡尼镇日月轩G1区9层-11层(益尚客超市9-11层)。2房内配套设施房内设有独立卫生间,配备了床、床垫、床头
  • @各位老板 2023年度市场主体年报开始啦

  • 今日,记者从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2023年市场主体年度报告填报已开启。凡是2023年12月31日前在四川省登记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都应当依法报送2023年度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