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深汕情02】山海协作情谊深 真心帮扶惠民生

日期: 来源:纵横粤览收集编辑:纵横粤览

去年6月1日,陆河县上护镇政府与深圳市金雄投资发展集团正式签署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确定双方合作推进上护镇全域旅游开发。“联姻”背后,是深圳帮扶干部倾注的心血和付出。在深圳对口帮扶上护镇工作队的牵线下,金雄集团前后经过近10轮实地勘察和深度走访调研,并与上护镇政府多次充分沟通,最终确定合作。今年2月17日,海丰县联安镇举办“鹭影禾香·和美联安”项目招商推介大会,大会现场成功签约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额近10亿元,涵盖文化旅游、生态养殖、种业研发等领域。近几年,联安镇从平平无奇、产业滞后的传统农业镇到吸引超10万游客前来打卡的“网红镇”,走出了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乡村振兴道路,这让企业落户联安信心倍增。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场景,背后是同一份携手发展的情谊。三年来,在深圳、汕尾两地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体帮扶干部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在巩固两市对口帮扶协作和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基础上,携手汕尾干部,接续奋斗,着手民生,积极探索一条条产业路、教育路、文化路的实践路径,助推汕尾深度融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民生为先  一枝一叶总关情

悠悠万事,民生为先。对口帮扶汕尾以来,深圳本着“汕尾所需,深圳所能”的原则,瞄准汕尾教育、医疗卫生、道路交通、人居环境等民生领域,积极改善民众生产生活条件,助推汕尾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在乡村振兴美好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深圳楼”“深字号”公园广场等民生项目在汕尾“遍地开花”,对口帮扶成果惠及广大老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针对汕尾基层基础教育硬件设施短板,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以下简称“深汕指挥部”)持续打造“深圳楼”教育帮扶项目,以提升基础教育硬件水平。2022年,援建了7栋教学楼,如樟河中学教学楼、河口屯小学楼、内湖镇头陂小学教学楼、田墘街道中心小学综合楼、新良小学等教学楼。这些中小学教学楼的建成,解决了学校教室不足、欠缺功能室等教育教学用房问题。此外,还援建了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宿舍楼,为城区新城中学改造了图书馆,并增加3万多册图书。

在城区东涌镇宝楼村,一个以红白色为主基调的主题公园格外醒目,该党建主题公园融合了党建知识、乡村振兴宣传等内容,不仅美化了村容村貌,还为党员、群众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聚集议事和交流宣讲的活动场所,受到党员群众交口称赞。宝楼村党建主题公园是深汕指挥部援建的民生帮扶项目之一。近年来,深汕指挥部加大力度建设“深字号”公园、广场,不断完善社区文化生活配套设施,2022年援建了红草高新技术产业园“深汕同心”公园、海丰县联安镇“深联文化广场”、陆丰市上英镇联海村“深联党建文化广场”等7所具备“深圳帮扶元素”的公园、广场。党建公园及文化广场的建设,不仅能完善文化生活配套设施,还能改善人居环境,为建设美丽新农村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走进城区捷胜镇沙角尾村,该村滨海文化广场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在当地村民看来,项目的实施将让大家在实实在在的帮扶中得到实惠,不仅给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建成后多了一处日常活动及休闲空间,也将改善沙角尾村形象,促进乡村旅游业、带动发展乡村经济。

帮扶工作中,深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全力支持海陆丰革命老区振兴,助推汕尾实现高质量发展。

授人以渔  丹心如一育桃李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抓教育就是抓发展。

十年来,深圳与汕尾紧密协作。无论是从幼儿园、中小学、职高技校到本科院校建设,还是从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到智力人才“软件”支持,深圳一直携手汕尾在教育帮扶上持续发力,时间长、力度大、交流深、效果好。

其中支教工作更是成效卓然。一批又一批来自深圳的支教老师们来到汕尾,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管理水平和协调沟通能力,以及驾驭优质高效课堂的丰富经验,为革命老区的教育事业倾情奉献、添砖加瓦。

2021年9月3日,40名支教老师正式进驻陆河县开展支教工作,是深圳选派的新一轮支教队伍之一。他们执教能力强、经验丰富、有帮扶情怀,平均年龄41.8岁,正处于年富力强、能干事会干事的年龄。来到陆河后,这支队伍迅速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帮扶工作中去,将深圳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学校管理经验倾情相授,并开拓性地在受援学校实践运用。陆河县教育局负责人表示,不论是在人力、物力还是财力上,深圳市都对陆河县教育事业给予了大力支持,架起了教育教研沟通的桥梁,实现了教育优质资源共享,使得陆河教育面貌焕然一新。

汕尾的基础教育尤其人才匮乏,亟需补短板,强弱项。对海陆丰革命老区的召唤,很多深圳老师积极响应,踊跃报名,深圳市各级教育部门选派的支教老师也逐年增加,从最初每年派10多名跃迁到2021年派出40多名。

2022年8月,深圳市教育部门再度从福田、罗湖、龙岗、坪山和光明等区选派61名素质硬、能力强的教师组建支教队。这支“规格高、层次高、水平高”的“三高”支教队伍,迅速融入各个支教学校,成为闪耀光芒的“满天星”。

为最大程度发挥支教老师的作用,深汕指挥部积极与当地教育部门协调沟通,推动支教老师在当地教师发展中心或各个支教学校挂职,以充分施展才能,助力革命老区在学校管理、党建团建队建、教学质量、师资素质、办学水平等方面全面提升。我市各级教育部门鼎力支持、高度配合,61名支教老师几乎全部挂职。“讲课+挂职”模式既折射出深汕两地的水乳之契,更让支教老师在更大平台上传播深圳理念、深圳经验,充分传导“圳能量”,成为提升汕尾教育管理和教研水平的一支“深力军”。

“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洒春晖”。61位深圳支教老师,分布在汕尾35所学校和4个教师发展中心,教学带领189个班9100名学生,用心用情传播知识、传递大爱,不遗余力倾囊相授,让身边的同事、同行们深受启发,给汕尾的基础教育带来显著提升。近一年来,859次家访、100堂公开课及讲座、3455人次线上线下观摩学习、313次教研活动、53位徒弟获得22个重要奖项、带领学生们53次获得县级以上奖项……一个个数字的背后,是深圳在教育帮扶上对汕尾倾注的心血和付出,支教老师就像一个个火种,点燃一个个火把,把汕尾教育的发展之路照得更亮更广。

多年来,山海相望的深圳和汕尾,往来愈加频繁,合作愈加深入,形成了携手共进、深度交融的良好局面。未来,深汕两地将在日益紧密的交往中,携手打造区域协调发展先行示范。


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邓良琼 

编辑:赵春明

审校:罗贤旭


相关阅读

  • 记者探广深楼市冷热

  •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伍素文丨广州、深圳报道8月30日,广深同日官宣施行“认房不认贷”政策,拉开一线城市救市序幕。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文,降低购房
  • 官方确认!深圳向港澳居民放松限购

  • 港澳居民买商用物业不限购。中房报记者 曾冬梅 广州报道“目前深圳市非住宅类的商业办公物业、商务公寓等,对港澳居民是放开了。”9月7日上午,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相关
  • 回顾 | 法治护航深圳高质量发展

  • 9月5日上午,深圳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蒋小文做客《民心桥》节目,围绕“让法治之光照亮美好生活,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这一话题与听众朋友进行分享和交流。深圳市
  • 深圳公布新生儿爆款名字,你身边有同款吗?

  • 深圳2022年出生并已经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名字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字为“子”“梓”“一”。其中,男孩取名为瑞霖的最多,大约850个男孩就有一个“瑞霖”;女孩取名为玥的最多,大约8
  • 全国首个“工业上楼”设计团体标准在深圳发布

  • 深圳探索“工业上楼”再出新成果。9月7日,由深圳市产城融合促进会主办的《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工业上楼”设计指引》团体标准发布会在深圳市民中心成功举办。此《设计指引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深汕情02】山海协作情谊深 真心帮扶惠民生

  • 去年6月1日,陆河县上护镇政府与深圳市金雄投资发展集团正式签署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确定双方合作推进上护镇全域旅游开发。“联姻”背后,是深圳帮扶干部倾注的心血和付出。在
  • 顺昌:开学第一课从缅怀先烈开始

  • 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崇尚英雄、铭记先烈”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9月4日,顺昌县人武部、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老兵宣讲团走进顺昌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
  • “今晚,必须立起这26基杆”

  • “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线路故障点的排查,并整合了三支队伍合力进行抢修。大家务必要克服困难,今晚,必须立起这26基杆,尽早满足灾区群众灾后自救用电需求!”9月6日下午18时,在永泰县
  • 卢常胜:坚守平凡岗位 诠释“园丁精神”

  • “因为甘于平凡而与众不同,因为踏实认真而出类拔萃”。从教三十四年来,他总是勤勉务实、忘我奉献;他总是不忘初心、尽职尽责;他总是无怨无悔、大爱无痕。他就是福建省优秀教师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