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从“保下来”到“活起来” 颐和路打造历史文化新地标

日期: 来源:江南时报收集编辑:江南时报

“在我心目中,世上没有哪条街道可以和颐和路媲美。”上世纪50年代曾在颐和路一带居住过的著名作家张守仁回忆说,南京颐和路,乃颐情养性、和美温馨之路,堪称中国城市别墅区的经典之作。

最近,颐和路成了南京市citywalk的热门路线。黄墙青瓦、红窗白台、遮天法桐……漫步在颐和路街区,更像是在触摸历史。这里的每一座建筑、每一棵树木都流露浓郁的文化气息。在“修旧如旧、与古为新”的原则下,颐和路完成了保护与再生,从“保下来”到“活起来”,这座古老的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愈加夺目的时代光彩。

“修旧如故”

民国建筑重展风采

颐和路由西南向东北延伸,全长约600米,藏于闹市中,四周是大片民国民居。颐和路街区则包括颐和路、西康路、宁夏路、赤壁路、珞珈路、琅琊路等大大小小的街巷,是首批公布的30个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也是南京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街区。

南京地处南北之中,形成了文化兼容并包的特征,使得南京的近现代建筑样式既有北方的端庄浑厚,又有南方的灵巧细腻。《江苏地方文献志》中提到,出台于1929年的《首都计划》成就了南京的辉煌一页。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发轫与形成,正是这座城市发展的“黄金十年”(1928-1937)。其规划理念前瞻,建筑风格多样,施工质量精良,基础设施完备,由此呈现出堪称经典的公馆区。最繁盛的时候,颐和路有花园洋房9265幢、宫殿式官邸25幢,云集了民国时期的达官显贵、外国公使、社交名人。

本报曾在2015年推出“颐和路春秋”特刊,重现近百年的历史人文交织互动,勾勒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提升的文化坐标体系,讲述颐和路公馆区民国建筑背后的故事。特刊精心选择了60幢最有代表性的民国建筑,从7月到11月每月各出一刊,每刊28个版面,共计140个版面,绘制出一幅颐和路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导览图。“颐和路春秋”特刊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助力提升颐和路的人文形象。

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城市发展的记忆,历史街巷、古民居楼等都反映着城市的发展脉络。如何在街区保护更新过程中延续历史风貌?

《新华日报》2009年6月25日A04版报道《十大历史风貌区:古都南京的闪亮名片》中提到,颐和路十二片区改造另辟蹊径。鼓楼区把街区住户腾迁后,拆除了违章建筑,对31栋民国建筑临街进行“原汁原味、修旧如旧”的修缮。保护修缮的同时,鼓楼区还在拆除建筑的废墟上,仿建了9栋民国建筑。专家把这种整治方式叫做“镶牙改造”——在豁掉的牙床上“镶上假牙”,使整个街区风格整齐、统一起来,达到整体的美感。

2018年5月,十一片区启动保护工作,这次它有一个全新的名字——整体再生设计,即“保护”和“织补”相结合,由同济大学常青院士团队牵头实施,基于对建筑、围墙、场地的历史研究、测绘实录、价值评估,分别采取“留、改、拆、加”不同的手法:对文物建筑外貌“修旧如故”;同时通过结构修缮、加固,管线插入以更好地满足现代商业需求;而对于街区内具有一定年份和特色、承载了市民记忆的“风貌建筑”,以改建方式予重新利用。“我们希望十一片区在保持历史风貌的前提下更加开放,能够让遗产对于城市和公众有更高的显示度。”颐和路十一片区修缮项目建筑负责人、同济大学建筑系副系主任张鹏说。

十一片区中的宁海路52-2号原为吴钦烈旧居。颐和历保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建筑修缮前混居了六户居民,建筑的外立面和空间分隔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启动修缮时,他们进行了详细的历史研究和现状测绘,在摸清建筑的原始风貌后确定了整体保护修缮方案,施工时对每一块砖、每一扇窗都进行记录分析,并分别采取相应的保护手段。修缮完成后,宁海路52-2号恢复了原有的铁艺露台和红砖外墙,重现原建筑的雅致风采。

从“保下来”到“活起来”

打造颐和历史文化新地标

《新华日报》2004年3月18日B01版《十大精品规划:树立南京“文化地标”》中说,南京“十大精品规划”和建设,不但要把老城内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展示出来,还要激发它们的活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如何在文物保护和功能活化之间找到平衡点?早在1985年前后,南京就开始编制“颐和路民国公馆区环境整治规划”,到1998年底,南京市完成了对颐和路民国公馆区及一些近代优秀建筑的保护规划。2002年,颐和路公馆区历史风貌保护规划还在南京市公示,“问计”于民,获取了不少宝贵的建议和意见。保护理念随着时代更新,从原来的“保下来”明确转变为现在的“活起来”,强调活化使用。

颐和路十一片区主入口与城市步行道直接衔接,原有院落开放,巧妙地融入城市街景中,走进入口,就从喧嚣都市进入了“世外桃源”。

颐和路市场部负责人杨成明告诉记者,颐和路的定位可以用八个字概括——百年颐和,万国风华。基于高端、艺术、时尚的定位,既保持在地文化感,又突出国际性,原本封闭独立的百年建筑引入了国际品牌服饰、各国品牌餐饮等新业态,包括国际一线婚纱品牌VERA WANG Haute、莲花公馆、韬园、山海咖啡等婚纱店、餐饮品牌、独立工作室的加入,给市民增加了驻足拍照、休憩闲谈的空间,徜徉在富有历史感的古建筑群中,可以品一杯咖啡,听一场音乐会,感受老街区焕发的新活力。

“来南京旅游的几天,在颐和路感受到了真正的松弛感,在街头漫步,梧桐成荫、绿意盎然,想在冬天再来一次。”四川游客张曦说。

颐和路还以“文化性、艺术性、国际性”为理念打造临展型公共文化空间。这里举办了风靡南京的“玫瑰花瀑布”艺术装置、“春夏之歌”公共艺术装置、“山海颐和”大型公共艺术装置展、“漫步颐和”艺术市集以及“时空梦境”红楼主题文化活动等,成为社交媒体上“热门打卡地”。

记者了解到,颐和路街区十三片区中的江苏路20号即将开放。江苏路20号三层引进了问象艺术空间,集艺术展览、沙龙和书坊为一体的文化空间,目前已试营业。首展以“对话”为主题,邀请国内著名艺术家杨飞云、朱春林、景柯文、何森等展现中国现当代视觉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脉络。一层和二层则是国家级数字媒体艺术团队打造的以新媒体声光电技术诉说颐和路历史文化的城市客厅。

未来,颐和路街区还会孵化更多具有文化标识和特色的衍生品周边,打造独有的颐和IP,成为金陵城中文化艺术新飞地。

(江南时报记者 钱海盈)

相关阅读

  • 餐饮喧嚣背后

  •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石青川 | 重庆报道经济复苏中,餐饮正成为最强劲的赛道。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24329亿元,同比增长21.4%。不少上市餐饮企业实
  • 刘建军带队赴烟台考察学习

  • 潍坊广电新媒体讯 8月29日至30日,潍坊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建军带队赴烟台市考察学习。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烟台市委常委、副市长于胜涛参加座谈交流并陪同有关活动。潍
  • 9月1日上新,这地方挺有诚意!

  • 在长春这座“电影城”游玩,你可能随时会与“电影”不期而遇~近日第二十二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落下帷幕有不少来逛展的外地游客却并没有因其落幕而告辞还乡只
  • 中国建筑半年报披露!基建50ETF(159635)跌幅近2%

  • 29日晚,基建龙头中国建筑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新签合同额2.25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实现营业收入1.11万亿元,同比增长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9.7亿
  • 如何更好利用存量非住宅性空闲房屋?新政来了

  • 记者今天获悉,为更好地支持不动产权利人利用存量非住宅性空闲房屋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根据成都市委、市政府有关规定,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 济南这个片区,将新建多所学校

  • 近日济南市钢城区艾山片区14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面向社会公示并征求意见街区北至汶河南路,南至西外环路、南外环路,西至城镇开发边界,东至朝阳路,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70.47公顷。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开学啦!古代的娃们上学都准备些啥?

  • 新学期的第一天神兽归笼的课堂什么样?大家的开学文具都备好了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古代的学堂有多热闹!01神兽归笼!夫子:心好累……这幅“闹学”图是清代钱慧安所作《百子图册》
  • 回望亚运盛会,见证记忆中的“亚洲雄风”

  • 8月29日晚,第19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第一次正式彩排顺利完成。钱塘江畔的古城杭州,将以全新面貌向亚洲、向世界展示自己,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将带着激情、信心和希望踏上
  • 我区各部门精心部署开启“全方位护学”模式

  • 今日,全市各中小学迎来秋季开学。我区各部门提前对校园周边环境秩序、餐饮商户燃气安全、文具店学生用品质量安全等,开展全面摸排及专项执法检查,同时做好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维
  • 2023年陕西水果网红线下培训(第一期)圆满收官

  • 眉县果业服务中心主任刘军勤为获得“眉县猕猴桃短视频挑战赛”一等奖学员颁发荣誉证书8月31日上午,为期3天的陕西水果网红线下培训(第一期)结业。结业仪式上,陕西果业中心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