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江苏射阳:奋力绘就农业现代化好风景

日期: 来源:盐视频收集编辑:盐视频

颗颗金黄饱满的稻穗在阵阵秋风吹拂下成为一道道金色的弧线,壮美而富有诗意;大型收割机器一字排开轰鸣着奔向田野,喜悦中带着希冀;在田埂上操作无人机的新农人动作熟练,笑意与惬意交织……金秋十月的广袤鹤乡大地,一派丰收的景象。


坐标于神奇美丽的北纬33°,处于中国大陆南北地理分界线东部起点,兼具湿地、海洋、森林三大生态系统,里下河三大排水廊道穿境而过,襟淮依海的地理环境、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咸淡相融的水系特征,孕育了江苏省射阳县这颗镶嵌在黄海之滨的明珠。

作为素有“鱼米之乡”美誉、全国闻名的产粮大县,近年来,射阳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科学谋划推进“三农”工作,紧紧围绕绿色新赛道,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后入选省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建设名单,创成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省第二批数字乡村综合试点地区,乡村振兴年度实绩考核位于全省县级综合排名第一等次。这些成绩表明,该县已经成功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聚焦稳粮保供 夯实基础促增收

连日来,央视《新闻联播》等栏目连续报道射阳滩涂退渔复垦后首次种植的4600亩早稻喜获丰收的新闻。


秋日的沿海滩涂,海风习习、海鸥盘旋,饱满的稻穗压弯稻秆。盐城汇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军看着丰收景象,笑容满面:“为提高成活率,我们选择耐盐碱的品种,目前亩产最高能达到1200斤,最低也能达到1000斤。”

要想下好农业现代化这盘大棋,视野就要放眼全局。该县粮食播种面积常年保持在236万亩次以上,总产超30亿斤,背后的关键就在于“种子”和“装备”。射阳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深耕射阳大米、马铃薯原原种、水产种苗等优势领域,牵手高校院所,开展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积极培育“一粒米、一朵菊、一尾苗、一株桑”特色产业。

为给“江苏第一米”——射阳大米选育出特有的“种子芯片”,该县成立专班,邀请“南粳之父”王才林与当地农技专家组成团队,研发专属品种鹤乡粳系列,着力提高“射阳大米”核心竞争力。如今,“射阳大米”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称号,品牌价值更是高达245亿元。

为守好耕地“命根子”,射阳全力做好改革文章。自2013年全国首创“联耕联种”以来,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建成比例达87%;推广“生态养殖+绿色种植”模式,新建绿色循环种养面积10万亩,创成省级“味稻小镇”3个,优质食味稻种植面积百万亩以上;坚持建强“蓝色粮仓”,加快推进黄沙港中心渔港二期工程,同步发展海洋牧场和“海上移动加工厂”,年渔货捕捞量30万吨以上;打造数字化“无人农场”和特色农机试验示范基地15个,稻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8%以上,创成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

找准融合路径 刷新乡村高颜值

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期,射阳正面临着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的“双重任务”、要素拉动与创新驱动的“双重要求”、加快发展与维护安全的“双重责任”。


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射阳新实践是必然选择,探路农业现代化,射阳正当其时。该县深化“农业+”模式,以“农业+生态”为基石,以“农业+智慧”为方向,以“农业+休闲”为重点,构建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连前端的农业“链群”发展格局,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扭住融合“牛鼻子”,实现城乡的“双向奔赴”。这些年,搭乘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东风,射阳的农产品陆续走上长三角的饭桌。在上海的盒马生鲜可以吃到来自四明的小龙虾,买到可以扫码溯源品质有保障的射阳大米;在京东、淘宝、微信等网络平台直接下单,次日就能收到来自兴桥镇的土鸡蛋、黄沙港镇的海鲜以及洋马镇的花茶;合德凤谷樱歌车厘子采摘园、特庸桑乐田园、洋马鹤乡菊海、日月岛等景点都开通了线上售票,只要轻点手机屏幕,就能让住在大城市的朋友感受一波乡村风情……

特别是在精耕深耕“乡村大花园”方面,该县瞄准打造“北纬33度最美海岸线”,全力推进交旅、农旅、文旅融合发展,通过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黄沙港开渔节”“洋马菊花节”等系列节庆活动,重磅推出涵盖乡村旅游景区的旅游产品,让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得以进一步彰显。已经先后接待游客310.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2亿元。

拉长产业链条 构建发展新格局

农耕文明看平原,工业文明看沿海,现代文明看生态。推进现代化发展,射阳三者兼具。

走进射阳的现代农业大数据中心,线上就可以实时了解农场内部的温度、湿度等,随时对这些要素进行调整,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射阳大米集团覆盖在生产基地、物流仓储、加工生产每个环节的130多个“监控设备”,时刻记录着“一粒米”的奇妙之旅;通过手机客户端,农户可以查看最新农业政策,学习新的推广技术,查看最新农产品行情,在线与农业专家进行问答交流、发布供求信息等。


数字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制高点,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全面深度融合,是农业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和必由之路。在这里,将数字化作为农业生产的关键生产要素,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的例子比比皆是。

从发展传统农业到打造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对于射阳而言不仅是一个刻度,更是一个深度和跨越。该县依托国家和省数字乡村示范试点建设,发挥县联创中心“超级链接”功能,联动“黄沙港水产”“洋马菊花”等 6 个农产品电商基地,积极推广“农产品+短视频”“农产品+直播”等电商新模式,打造“飨射阳鲜”区域公用品牌,年农产品销售额突破60亿元,培育跨境电商企业10家以上,创成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


当前,射阳正瞄准建设“粮食产业提质增效标杆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典范区、粮食全产业链发展集聚区、农业改革创新先导区”目标,努力在数字化、产业化、绿色化等方面打造示范亮点,辐射带动全域农业现代化,努力绘就新时代鱼米之乡的美丽画卷。(作者:周蓉蓉 陈双双)


相关阅读

  • 酥梨满枝头 丰收好年景

  • 秋风起,梨飘香。走进桑阿镇白佛头林场的山东农业大学山农酥梨选育推广示范基地,百亩梨园郁郁葱葱,枝蔓紧紧相连,一颗颗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相互簇拥,散发着清甜的果香,让人“垂
  • 吹响冲锋号 勇当生力军

  •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来自广州多所大学的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伍也纷纷奔赴乡村,助推乡村课题的高质量发展。在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
  • 新户镇党委:村企联建聚合力 党建引领促振兴

  • 10月11至12日,新户镇万兴新村与胜利油田河口老年服务部开展村企联建活动,实地观摩了万兴新村林果基地提升项目、林果分拣仓储电商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和分布式光伏建设项目,并围绕
  • 义和镇人才工作创新突破项目

  • 为进一步推动河口区人才工作创新突破、提效争先,前期,河口区委人才办组织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镇(街道)、开发区研究谋划了本系统2023年度人才工作创新项目,力争通过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江苏射阳:奋力绘就农业现代化好风景

  • 颗颗金黄饱满的稻穗在阵阵秋风吹拂下成为一道道金色的弧线,壮美而富有诗意;大型收割机器一字排开轰鸣着奔向田野,喜悦中带着希冀;在田埂上操作无人机的新农人动作熟练,笑意与惬意
  • Temu在海外“杀疯了”,它做对了什么?

  •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作者 | 灵灵近日,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Temu向卖家推出新协议——《客服外包服务协议》,其中千分之五的服务费率,被外界解读为平台开始收取佣金的信号。这一
  • 江苏淮安清江浦:交通先行 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 高质量发展,交通先行。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交通运输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绿色高地、枢纽新城”战略部署,积极谋划实施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网
  • 天猫专利可使果品成熟度品质变化可控

  • 科技边角料获悉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日前公开“果品催熟及其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发明专利,可根据果品成熟度品质及其变化情况,动态调整催熟工艺,使果品的成熟度品质变化过程可
  • 菊花绽放香满城!趵突泉金秋菊展即将上线

  •   品种菊、案头菊、大立菊、悬崖菊、盆景菊……10月13日,园林工人正在天下第一泉风景区趵突泉公园布置金秋菊展,“二龙戏珠”菊花造型和部分菊花小景已经呈现,还有兔子、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