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漯河市夏播面积已超七成

日期: 来源:漯河日报收集编辑:漯河日报

(6月11日,郾城区孟庙镇西营村村民在播种玉米。连日来,我市各县区积极组织人力,科学调配机械,趁墒抢时扎实做好农作物播种工作。漯河日报记者 范子恒 摄)

连日来,漯河市各地农户及时抢墒播种,开启夏播模式。田野里,机械的轰鸣声和农户忙碌的身影交织在一起,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截至6月10日15时,我市夏播面积已超七成。

6月10日,在临颍县王孟镇王孟东村的农田里,一大早就有玉米播种机“轰隆隆”地忙碌着。“种地得抢墒,地太干或者太湿都不行。前几天地有点儿湿,我等了两天才播种,现在正是好时候。”村民张新民说,“过两天可能有雨,得赶在下雨前把玉米种上,天晴基本就能出苗了。”

(赵志伟操作大豆精播机在地里作业。漯河日报见习记者 郭嘉琪 摄)

另一块田地里,农机手赵志伟正准备播种大豆。只见他将大豆种子和肥料分别倒进大豆精播机的不同筒内,然后操作着这台机器在地里来回穿梭,不一会儿便完成了一亩地的播种和施肥。“这台大豆播种机是我去年买的,播种和施肥能同时进行。这块五亩左右的地半个小时就种完了,比以前节省不少力气呢!”赵志伟说。

(6月9日,在临颍县杜曲镇郝路口村,村民正忙着抢种玉米。 漯河日报记者 刘净旖 摄)

为助力夏播工作顺利进行,农技专家也没闲着。召陵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农业技术专家下沉到各分包行政村,指导群众进行夏播。针对麦收后留茬过高、田间留有较深车辙等问题,农技专家科学地指导群众对地块进行灭茬、旋耕后再播种。农技专家指出,夏播要抢时抢墒,科学研判土壤墒情,抓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采用玉米种肥异位同播、高密度种植等技术。

(6月11日,郾城区李集镇密桥村村民为辣椒苗打头。 漯河日报记者 范子恒 摄)

据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漯河市今年预计夏播面积218.1万亩,截至6月10日15时,已夏播面积156.34万亩,占预播面积的71.68%。其中,粮食作物已播140.05万亩、经济作物已播16.29万亩。

文/漯河日报见习记者 郭嘉琪 

编辑 董文媛

相关阅读

  • 漯河工匠学院成立

  • 6月8日上午,漯河工匠学院在漯河技师学院新校区成立并揭牌。成立大会上,市总工会和漯河技师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为漯河工匠学院特聘工匠张建勋、张红民等5人颁发了证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漯河市夏播面积已超七成

  • (6月11日,郾城区孟庙镇西营村村民在播种玉米。连日来,我市各县区积极组织人力,科学调配机械,趁墒抢时扎实做好农作物播种工作。漯河日报记者 范子恒 摄)连日来,漯河市各地农户及时
  • 中国古代建筑真的不用钉子吗?

  • 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不用一枚钉子就能造出实用美观的器具利用榫卯加固物件能做到“百年不散
  • 江苏盐城:奏响“来盐留盐”乐业新华章

  • “我们互相留下联系方式,欢迎参加面试和实地参观。”6月2日,盐城引才用工招聘集市迎来首场招聘活动,在得到企业招聘负责人肯定答复后,盐城师范学院应届毕业生朱云晓显得格外开心
  • 融入地域文化 丰富游客体验 陕西茯茶焕发新生机

  • 当以陕西地图轮廓作为茶盒外形,以地方重要景点为独立小块茯茶进行镶嵌分布,成为城市印记被奔走相赠;当印有隶书“长安未央”标志的宫殿构件秦砖汉瓦,以圆饼茯茶形制幻化出“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