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西安人吃上汉江水!背后有“大熊猫家园”的贡献

日期: 来源:西安发布收集编辑:西安发布


7月16日10时许,随着引汉济渭工程黄池沟配水枢纽分水池的闸门缓缓开启,清澈的汉江水喷涌而出,流进了秦川大地……


“西安人终于吃上汉江水了!”

幸福之水,饮水溯源

在这宏大工程的背后

有着来自

大熊猫家园佛坪的奉献……


为三河口水利枢纽“腾地”

生活在西安、关中的人也许并不清楚,引汉济渭工程一个重要的水源地就是位于佛坪与宁陕县交界处子午河峡谷的三河口水利枢纽。现在,这里横跨子午河的拦河坝高达145米,雄姿乍现,让人叹为观止!

7月19日上午,记者一行驱车赶到三河口采访。登高望远,水天一色烟波浩渺,沿着山势绵延数十里,一派高山出平湖的壮美风光。这里就是引汉济渭调水工程的调蓄中枢——三河口水利枢纽,西安人民的“幸福水”在这里汇聚、调供。


三河口库区

总库容7.1亿立方米、年调水量15亿立方米的三河口水利枢纽淹没区涉及佛坪县大河坝镇等3个镇8个行政村24个村民小组,其中十亩地、石墩河2个镇属整镇搬迁。

早在2008年8月,佛坪县就组建成立了库区移民办,围绕移民房屋和附属设施等财产补偿、集镇迁建、移民安置、配套设施、就业创业等重点工作超前部署,制定出台建设征地、移民安置、专项设施建设、资金使用管理等办法,将移民安置工作纳入相关镇和18个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县镇村三级层层签订责任书。

同时,把库区移民安置与地质灾害防治、中小河流治理等相结合高点规划,严格执行招投标、监理制度,倒排工期抓质量、抓进度,同步开展水电路信复建、特色产业发展、安置土地调配、社区治安管理、良种林木抢救等工作,县镇村部门单位和党员干部,起早摸黑跑工地、住村组,徒步深入沟沟峁峁,宣传、动员群众搬迁,排查、解决突出问题和矛盾纠纷,踏勘、丈量、核实移民房屋和附属设施、淹没田地和园林等财产,全面做好移民建房、搬迁安置、集镇迁建、财产补偿等各项工作,全力以赴为引汉济渭工程“腾地”。

要搬离世代居住的地方,多少人都会感到不忍和不舍。

“我是村上的党员干部,第一个带头搬家拆房!”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任大河坝镇三河口村党支部书记的张金明历历在目。作为村支书,张金明和包镇、村干部分头入户动员群众搬迁,看到有的群众还在犹豫、观望,他毅然决定第一个带头拆房。

村党员干部带头搬家、拆房,村民们也深受感召,镇、村干部夜以继日,帮助群众整理、搬运物品。当年9月30日至10月7日,仅用了8天时间,三河口村192户747名村民全部搬离了村庄。像三河口村一样,全县791户2855名村民全部在规定时间完成了搬迁,按期入住新建的库区移民新居。

为帮助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该县调配落实生产安置用地,支持就近用工、对口输出、发展产业、开办商户、电子商务等“一户一法”精准帮扶,大河坝镇、石墩河镇建设竹制品加工社区工厂、油用牡丹和中药产业园、生态农业观光园等,全力帮助群众增收增效。

俯瞰大河坝镇五四村库区移民集中安置点,一排排三间两层、两间三层徽派风格的新居清新、亮丽。“现在西汉高速公路、看病、上学等都在新家门口,做什么都方便!”三河口村移民徐阳艳说,她利用自家的移民新居开办了宾馆,还在附近的农家乐务工,年收入十几万元。

走进150多亩的大河坝镇陌上花开生态农庄,采摘园里草莓果期才结束,油桃、青脆李、葡萄又挂满枝头,西瓜、冬桃也长势良好,四季有花有果。利用老屋改造的8个民宿院落白墙黑瓦、松竹环绕,和栈道吊桥、湖光山色、采摘园相映如画。

“去年农庄创收120多万元,吸纳库区移民和周边村民务工1000多人次,发放工资20多万元,村民还有土地、房屋、资金等的入股分红!”三河口村党支部书记覃晓平在介绍移民的生活情况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


移民安置惠泽一方百姓

水库下游10公里的大河坝镇五四村,正是新建的三河口移民新村所在地。当时205户770余人搬了过来。移民新村分一、二、三区布局,一栋栋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排列整齐,上书“三河雄关”的石制牌坊立在村口,水电路信便捷通畅。

邱金礼的新家在移民新村二区。二层带阁楼,170多平方米,客厅“福满堂”的壁纸引人注目。他今年53岁,平时就近打些零工。自2014年搬到这里后,老人看病、孙子上学、上街买东西都更加方便了。


大河坝移民安置点一角

“2007年到现在,镇上的商店、旅店、餐馆越来越多,生意逐渐火爆起来,我开的小超市今年收入大概7万元。”7月19日,说起引汉济渭三河口水库库区移民带来的好处,佛坪县大河坝镇个体户廖金华乐开了花。

2007年初,廖金华看到引汉济渭工程启动,打起了做生意的算盘,在集镇上开起了超市,如今她买了小汽车,住上小洋楼。目前,大河坝镇个体户由库区移民前的50多家增加到现在127家,全镇服务业年收益能达到500多万元。

三河口村整村搬迁后户均分到的耕地不足一亩,难有规模效益,且零散土地划界还易衍生新矛盾。村支部书记覃晓平决定将村民土地“化零为整”发展村集体经济。

覃晓平归集110余亩耕地建设“陌上花开生态农庄”项目,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温室大棚里种西瓜、圣女果、草莓,种植园栽桃、杏、李,山坡上还建了儿童游乐园。2022年,该项目总收入40万元。

位于水库上游的大河坝镇十亩地移民安置点,四周群山如莲花一般“托起”移民安置点,椒溪河奔腾着抵达1公里外的水库库尾。一户一宅的徽派建筑、中心小学、中心卫生院、五保供养站依山形水势错落布局。来自十亩地、谭家河、联合、凤凰四村的387户1300人移民在这里生活。

32岁的耖洋洋本是谭家河村烂草湾人,自2018年搬到十亩地移民安置点后,他另外租了三间门面房,做农产品电商。本地的山茱萸、蜂蜜,外地运来的核桃,他都通过淘宝和直播往外卖,一年收入300多万元。 

要致富,先修路。在大河坝镇三河口移民新村,一栋栋房屋排列整齐,一条条干净宽敞的水泥路相互交织,水电路信便捷通畅。


西汉高速佛坪永久连接线、三陈路、陈家坝集镇过境道路、大黄路、宋谭路、大廻路等一批移民安置配套工程建成,有效改善了佛坪县交通、移民住房等基础设施条件,实现了佛坪与外界互联互通的新突破,也为佛坪打造汉中融入大西安的桥头堡创造了条件,建立了“同饮一江水”、开启关中陕南深度合作的新格局。

“库区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后,集镇和农户环境美了,人流量也大了,经商做生意、搞种养业的人也多了,人们的‘钱袋子’鼓起来,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覃晓平高兴地说。

佛坪县特别是大河坝镇、石墩河镇等毗邻库区的镇依托引汉济渭三河口水利枢纽和黄金峡水利枢纽,加快打造集镇综合服务体,提升旅游服务承载能力,相继建成了陌上花开、良溪合居、萍水相逢、清水雅居、贝壳山居、五一康养、迴龙客栈等民宿51家,已成为产业振兴的“重头戏”,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乘风扬帆正当时

引汉济渭三河口水库建成蓄水,呈现出“高峡出平湖”景观,促进佛坪县全域旅游,助推研学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西安游客来佛坪“引水思源”,讲述“人水和谐”的佛坪故事。 

大河坝镇党委书记杨军说:“引汉济渭的成功通水对大河坝镇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带动全镇群众生产就业,生活条件有了大幅改善,促进三产服务业发展。”


移民安置点一角

在处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方面,省市县各级相关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依然在坚持不懈地作出努力。

2023年2月23日,在汉中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赵新平、杨登学等5名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建立引汉济渭生态补偿和受水区与水源区经济技术协作机制的建议》,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对移民安置区给予支持,建立受水区与水源区经济技术协作机制,促进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调水区水质安全,实现水源区与受水区“双赢”目标。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将更加推动改善水源保护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做好垃圾、污水等污染源处理,激发水源保护区地方政府和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更好地保护水源环境,让关中人民吃上干净水、放心水。“一泓清水永续北上”让秦岭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滋养了1400多万关中人民,也不断润泽佛坪这片土地。

2023年6月25日,汉中市领导也在“请求调整引汉济渭水资源税纳税地点的请示”中提出,将水资源税纳税地点变更为汉中市洋县、佛坪县和安康市宁陕县,充分调动水源地所在地区保护水源的积极性,进一步改善调水区生态环境质量,实现调出地与调入地合作共赢。

来源:西安晚报丨编辑:答案丨校对:张立丨审核:程渭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编:王远之


相关阅读

  • 上半年1.68亿人次出入境

  •  国家移民管理局1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3年上半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共查验出入境人员1.68亿人次,同比增长169.6%,其中内地居民8027.6万人次,港澳台居民7490.3万人次,外国人84
  • 西固区河口镇开展基层善治集中宣传月活动

  • 为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西固区河口镇积极开展“一中心三平台多阵地”基层善治体系集中宣传月活动,进一步细化分工、明确责任,确保工作任务落实
  • 文明实践丨西固区:聚焦文明乡风,赋能乡村振兴

  • 一入河口古镇,映入眼帘的便是平坦的水泥路,一座座古建筑整齐排列,鳞次栉比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崭新的路灯排列两边,公益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多彩的文化墙格外引人注目,商贩的叫卖声清
  • 寻水溯源 领略水源地高质量发展之路

  • 甜美的瓜果挂满枝头,崭新的民居花草环绕,清澈的渠水奔向京津,富民的产业红红火火……随着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寻水溯源”寻访红色基因水利遗产实践队队员们的脚步,一幅幅壮美
  • 我市道路改造升级建设按下“快进键”

  •   道路通,则百业兴。自S101线万源市鹰背至河口段升级改造项目和S202线宣汉县普光至清溪段改建工程启动以来,两项工程正抓紧推进。目前,S101线7个标段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5%;S2
  • 呼兰河口湿地将建世界首个漂浮雕塑公园

  • 向世界传递冰城创意设计文化,尽情感受雕塑艺术之美。7月17日16时,由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指导,哈尔滨市呼兰区委区政府、国际雕塑创作营联盟主办,中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西安人吃上汉江水!背后有“大熊猫家园”的贡献

  • 7月16日10时许,随着引汉济渭工程黄池沟配水枢纽分水池的闸门缓缓开启,清澈的汉江水喷涌而出,流进了秦川大地……“西安人终于吃上汉江水了!”幸福之水,饮水溯源在这宏大工程的背
  • 成都体育学院组织召开暑期后勤工作部署会

  •   7月17日下午,成都体育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付东主持召开学校暑期后勤工作部署会。后勤处全体科级及以上干部参加会议。  会上,各中心分别对暑期工作计划和新校区一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