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中国高校“最后一课”:“细枝末节”折射人文温情

日期: 来源:陇南宕昌发布收集编辑:陇南宕昌发布


图为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典礼当日,该校党委书记卢建军为校长王树国撑伞。 西安交通大学供图

  中新网西安7月9日电 (杨英琦)随着中国各高校录取通知书陆续发出,2023年毕业季已近尾声。迎新之际,各地高校为学生呈上的“最后一课”愈加值得回味。

  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为毕业生致辞时突降大雨,该校党委书记卢建军起身为其撑伞,引来在场师生欢呼致敬。无独有偶,西南政法大学举行毕业典礼时也突逢大雨,当学生们为“雨中典礼”做好准备,校长付子堂却出其不意,以14字标题替代了3500余字的演讲稿,短短20秒内结束发言。

  “一位言传,一位身教。”“校长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两场雨中演讲在网络上迅速升温,“真正的教育润物细无声”也成为网友共识。

  与此同时,“毕业典礼搬进食堂”“校长带老师前往患病学生家中为其拨穗”“城市地标公屏‘点亮’高校毕业祝福”“高校书记、校长与毕业生共吃饺子以‘送骄子’”等毕业“名场面”不断更新,在毕业前的“最后一课”,学校的一举一动反而比言辞更引人注目。

  但“最后一课”并非终点。深圳大学为毕业生们送上“好眠好梦的枕头”,校长寄语“高枕无忧,枕戈待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赠予学生的毕业礼盒内含飞机积木,祝福毕业生“梦想启航”;西北大学自2015年起将蓝田玉印章作为毕业礼,用玉石隐喻校训“公诚勤朴”……各高校用毕业礼物“花式”勉励初入社会的毕业生继续向前。

  教育部门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届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15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当走出校门,学生们看似已与学校“脱离”,但就业选择、生活方向仍无不受其影响。

  西安交通大学的“西迁精神”实现数代传承。校方公布数据显示,该校2022届毕业生主动奔赴西部地区、基层一线等国家最需要的地方,西部地区就业人数比例达50.49%。截至今年7月1日,在该校已落实毕业去向的2023届研究生中,仍有超五成学生选择留在西部工作。

  “毕业典礼已不仅是一种仪式,而成为一种文化标志。”陕西省社科院专家王晓勇表示,毕业典礼上的种种细节,是学校文化与教育理念的另一种呈现。他认为,此番“出圈”场景加深了高校与学生的情感联结,既发挥了毕业典礼独特的教育价值,也有助于加强学生面向社会的自我认同,尽显中国高校的人文细节与温情。(完)


相关阅读

  • “简历问诊”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 “简历问诊”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常德市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预计可达89%7月7日,湖南应用技术学院“简历问诊室”,常德市鼎城区人力资源市场负责人王彪指导应届毕业生
  • @高校毕业生,这些就业服务你都了解吗?

  •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编印了《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汇编》。即日起,教育部政务新媒体推出“ 就业创业
  • 招3200人,河南发布公告!

  • 河南省2023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公告根据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中共河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12部门《关于做好2023年高校毕
  • 濮阳举办2023届农村干部专科学历提升班毕业典礼

  • 7月7日,濮阳市2023届农村干部专科学历提升班毕业典礼在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隆重举行。开封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宋晓炜致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党委副书记、主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何媛媛等13名同志拟任职务公示

  • 干部任前公示公告楚组干任公示〔2023〕第6号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有关规定,现将何媛媛等13名同志拟任职务予以公示:何媛媛,女,汉族,1978年6月生,在职硕士,中共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