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之路

日期: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收集编辑:团结报团结网

三月二十二日,与会代表赴常州新北区史陈家村调研乡村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刚 罡 摄

三月二十二日,与会人员走进常州市金坛区仙姑村,就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开展调研。刚 罡 摄

“我们开发了‘甜心软玉’‘谷粒蛋蛋’‘果然真橙’‘奔牛黄酒’等多个农创产品系列,销量非常好。”3月22日,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史陈家村的工作人员介绍道。该村不但是市级美丽乡村示范项目,也是江苏省首个民盟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基地。

3月22日至23日,由民盟中央社会服务部、民盟江苏省委会主办的第一届民盟乡村振兴发展论坛在江苏常州召开。与会人员走进美丽乡村——新北区花开西庄、史陈家村,金坛区仙姑村、半边山下,就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开展调研,在论坛中围绕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推进脱贫地区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需长期坚持产业思维,巩固拓展和持续创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民盟广西南宁市良庆区总支部主委黄忱表示,“在精准规划乡村特色产业方面,需坚持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原则,深入开展乡村特色产业摸底调查,在省级层面科学制定县域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并注意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等各类规划衔接。”

坚持特色产业服务乡村振兴的理念,注重特色产业与生态保护统筹发展,才能确保特色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民盟湖北省委会农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熊秋芳认为,“可进一步分类整合不同类型农业产业链,发展电商营销,以现代市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同时,针对产业链较短的现状,要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在景区附近促进农业与休闲、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地理标志产业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以产品和品牌为核心,创新生产经营新模式。民盟盟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处长王淇建议,科学设计地理标志产业规划,围绕地理标志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观光体验建立全产业链,建设原材料及配套保障规划产业发展路线图,促进地理标志与旅游、文化产业的协同,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行业的多行业联动发展。

吉林省地处东北肉牛产业带腹地,饲草料资源丰富,气候适宜,肉牛养殖历史悠久。民盟吉林省委会农业与农村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所副所长王跃强表示,要完善肉牛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健全产业化合作组织。“农户的生产规模小,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成立合作社或者行业协会以后,小规模的农户联合在一起就增强了竞争力。”王跃强说。

农业要提升效益,就必须走综合利用的路子。民盟盟员、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副研究员丁昕颖认为,“要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好生态环境,需综合考虑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域优势等。在发展过程中,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少的发展之路。”

民盟河南濮阳市委会参政议政委员会主任、濮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级经济师李建军以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濮阳市为例,认为应打造生态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结合本地自然资源禀赋,精选优质粮食品种进行生态种植;以扩大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供给为重点优化农业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以生态绿色为基础,重点建成集农田观赏、生态养殖、加工展示、绿色果蔬采摘等新型农业。

早在1999年,广州民盟就与增城区畲族村结下了不解之缘,牵头开垦山地,筹资栽种优质枇杷树苗。如今,枇杷园已成为畲族村的重要经济来源。民盟广州市增城区基层委员会副主委、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副镇长梁捷畅认为,应发展生态保护型的乡村旅游,通过与合作企业的融合发展,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例如,合作企业可以开办畲族村森林徒步露营节等活动。

产业振兴离不开人才的引领和加持。民盟海南省委会教育科技专委会委员、海南正和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姚佩君表示,“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不但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还是确保外来人才流入和本地人才与人口不流失的重要抓手,也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载体。”

传承乡村文化遗产 非遗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经世代传承、探索、更新过程,慢慢沉淀下来。民盟陕西省委会文化专委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蒋维乐表示,只有不断丰富乡村文化内涵,让乡土文化温润乡村“精气神”,才能让乡村焕发生机和活力。“如今有很多新农人,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蒋维乐说。

村落是一本厚厚的古书,凝结着村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民盟甘肃兰州市委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兰州市西固区教师达文梅建议,各地应启动承载着“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乡村记忆工程,收集和展览富有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和群体记忆的文化遗产,包括家谱族谱、地方志、节庆习俗等,实现对乡村记忆的整体性保护。

村史馆是记录展示村落历史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珠海市已建成12个村史馆,建成的村史馆正逐渐成为一张崭新的文化名片。民盟广东珠海市委会办公室干部刘桐硕表示,“建设村史馆是弘扬乡村文化的重要手段,能助力凝聚起当地人的集体智慧和能力,把村落的历史和传承进行梳理、归纳、提升、展现,形成集体追忆。”

近年来,青海刺绣成为青海文化产业的招牌。据民盟青海省委会调研部干部汤燕介绍,截至2023年1月,31家青海省级青绣非遗扶贫工坊、60家小微企业三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23亿元,直接带动5万多名群众就业。“将青绣传统手工艺术融入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探索‘形’与‘魂’有机结合的新模式,是助推青绣产业更好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汤燕说。

新媒体数字技术能够突破非遗传统传承方式的局限和瓶颈问题,对提升非遗传播的质量与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民盟安徽农业大学基层委员会副主委、安徽农业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学院教授杨宝华建议,“鼓励村民运用智能手机记录碎片化非遗文化场景,通过视频剪辑、渲染制作成微电影、短视频,提供更加新颖的宣传短片,提升地方乡村文旅的吸引力、文化力和创造力。”

繁荣乡村文化产业 力促“文农旅”融合发展

江西是著名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民盟江西省委会文化委员会主任何啸鸣认为,做活“红色”文章,需以乡村红色文化为核心引领,创新推出红色旅游、红色文创、红色影视、红色培训、红色研学、红色餐饮等多产业协同推进的红色产业集群片区建设。

目前,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将文化、农业、旅游融合发展,种、销、游、娱一体化发展,让农民从“收一季”到“季季收”。民盟吉林省委会农业与农村经济委员会主任、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李月红建议,“突出重点领域建设,抓好农业观光、餐饮民宿、休闲度假、文化集会、非遗展示等文化旅游业态,加快形成全域多元、业态丰富、产品多样的乡村‘文农旅’发展格局。”

民盟江苏泰州市委会办公室干部聂涛建议,“围绕生态、乡村文化推出一批具有特色的文创产品和精品旅游路线,打造更具参与性、互动性、深层次体验型的文旅产品,孵化具有影响力、传播力的特色文化品牌,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如今,农民对生活质量及个人发展方面有了更多需求。民盟河北省委会社会委员会主任、河北省社科院社会发展所所长樊雅丽表示,“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希望公共文化产品能够兼顾休闲娱乐和就业创业等复合型需求,成为其创造财富、创造价值的平台。此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旅游业的结合也较为明显,呈现公共文化事业与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刚罡)

相关阅读

  • 入列“国字号”!衢州这个文化产业园凭什么

  • 潮新闻 记者 赵璐洁衢州又新增一张金名片。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授予15家园区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称号。我们欣喜的发现,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榜上有名。截止目前,全国共有
  • 潜山市五庙乡:文化引领产业带动为乡村赋能

  • 多元丰富的乡村文化不仅是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最宝贵的资源,也是乡村振兴多样化路径的基础和条件。日前,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前往潜山市五庙乡,采访那些历史光荣、底蕴
  • 聚焦旅发大会|投资贵州文旅享有得天独厚的资源

  •   “投资贵州文旅享有得天独厚的资源。”4月7日,贵州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大会在贵阳举办,现场,贵州向与会嘉宾分享投资贵州的资源优势。  美丽中国,江山壮丽,风光无限,贵州是神州
  • 更好推动法治宣讲融入乡村振兴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是推进基层社会政治清明、维护公平正义、确保乡村振兴提质增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之路

  • 三月二十二日,与会代表赴常州新北区史陈家村调研乡村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刚 罡 摄三月二十二日,与会人员走进常州市金坛区仙姑村,就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 新模式!邢台垃圾分类换现金

  • 近日,邢台市区开启“垃圾分类兑换现金”新模式,部分小区居民在家门口即可实现垃圾分类兑换现金。“分类出来的可回收物直接兑换现金,不仅方便、实用,而且与垃圾分类兑换积分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