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胡杨“新生”记

日期: 来源:兵团日报收集编辑:兵团日报

“团场的睡胡杨谷景区有几百棵枯萎的胡杨长出新叶,复活了!”近日,“绿色长城看兵团·环塔行”全媒体报道团队一行在一师十四团采访时,听到这样一件新鲜事儿。

枯树复活?这可是个新闻。带着疑惑与好奇,记者一行赶忙从十四团团部出发,驱车越过沙丘和戈壁,驶向睡胡杨谷景区。车刚停稳,众人迫不及待下车,都想看看“新生”的胡杨是怎样的。

然而,记者看到的却是另一幅景观。漫漫黄沙中,一棵棵干枯的胡杨或直立,或斜刺,或横卧,千姿百态,雄浑苍凉。它们早已没了树叶,没了生命,“新生”的胡杨在哪里?

这时,景区讲解员徐克生走了过来,邀请大家乘坐观光车,到里面看看。

今年62岁的徐克生是土生土长的十四团人,退休后,来到景区当起了义务讲解员。他告诉记者,睡胡杨谷是“塔河十景”之一。这里曾有大片的原生态胡杨林,因地处荒漠,胡杨逐年干枯,就像失去了生命般渐渐沉睡,所以被称为“睡胡杨”。

现在,它们苏醒了!

说话间,一抹绿色出现在众人眼前,只见一棵躯干遒劲、枝节交错的枯树上长着一团团、一簇簇鲜绿的树叶。

继续往前走,绿色渐渐变多,或是枯树上发出的新叶,或是沙地上长出的骆驼刺。它们散落分布,与周边的环境“格格不入”,却又如此令人心动。

“我第一次发现林中有了绿色时,别提有多激动了。”徐克生说出了众人的心声,“近几年,这里长出新叶的胡杨每年都在增加。”

已“死”的胡杨,为什么还会长出绿叶?

走进胡杨林深处,在一道人工挖掘的沟渠前,徐克生指了指前方说:“胡杨‘新生’的秘密,就藏在这里。”

这是一条长约13公里的引水渠,上游直通一师阿拉尔市塔南片区农业用水总排干十四团段口,田地里的“农业废水”通过引水渠被引入睡胡杨谷,经过缓慢渗透,使地下水位逐年升高,“沉睡”的胡杨根部得到水的浸润,终于重获生机。

记者从十四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了解到,由于土壤盐碱化程度高,十四团与十一团、十二团、十三团等团场都需要通过放水灌排的方式,把盐碱排走,排出的水便成了“农业废水”。

过去,这些“农业废水”直接排进塔克拉玛干沙漠。2021年,十四团党委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团场绿化率,提出将“农业废水”排入睡胡杨谷。当年,该团筹措经费,挖沟造渠,为睡胡杨谷引入1000余万立方米“农业废水”。

“这样的水对生态有危害吗?”

面对记者的疑问,十四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宋银涛说:“这些水只是盐碱含量比较高,并无工业污染成分,而胡杨耐盐碱,因此不会对其造成危害。”

在常年干旱少雨的沙漠边缘,十四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农业废水”再利用的新路子。

除了为枯木“解渴”,该团还与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合作,在睡胡杨谷景区西北侧的另一片“农业废水”排放处,实施了“内陆盐碱水域绿洲渔业模式示范”项目,通过发展盐碱水特色养殖,提高团场职工群众收入。如今,项目基地的罗非鱼、鲈鱼、石斑鱼已陆续上市。

“向绿而行,变废为宝,十四团把生态答卷写在了黄沙与碧水间。”宋银涛说。(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超 马军权 张美玲 通讯员 陈启财)


相关阅读

  • 盐碱滩生绿 “荒地镇”不荒

  • 天刚蒙蒙亮,老军垦张曙醒就已经在团场公园里遛弯散步了。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太阳慢慢升出地平线,阳光洒进公园里的树林,张曙醒仔细欣赏着每一棵树。在他眼里,这里的每棵树都浸染
  • 五师双河市主要农作物高产创建取得成效

  • 笔者从五师双河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通过高产示范田辐射带动,今年,该师市10.81万亩小麦平均亩产514公斤,较去年增加51公斤。今年,五师双河市大力开展主要农作物高产创建工作,成立工
  • 繁星 | 织出来的春天

  • 七年前蜜月旅行,阿黎和丈夫去了冰岛。投宿在雷克雅未克一栋古朴的小木屋。入住后,胖胖的房东太太,脸上挂着亲切的微笑对他们说,屋子入口挂着的毛衣,是用当地绵羊毛手工编织的,房客
  • 2023年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公布

  •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联合公示《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2023年)》(简称《目录》),涉及石化化工、制药、电子、煤炭等行业。其中包括41项石化化工
  • 邹平市九户镇:小“菌”包长出大“蘑”力

  • 霜降时节,走进兴扈联合社的“共富大棚”,就能看到一垛垛白色的蘑菇菌棒整齐排列,合作社的社员一边挨个儿地翻转仔细查看蘑菇菌棒是否“健康”,一边整齐码排着。成家村合作社“当
  • 河北工业用水巧算“精细账”

  •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5%,全国领先。河北新闻联播报道,河北省强化工业用水管理,鼓励企业通过实施技术改造、加强水循环利用,实现节水增效目标。  大家都知道
  • 心中装满绿意 “绿染”幸福家园

  •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超 马军权 朱丹丹 通讯员 王加冬9月12日下午,“绿色长城看兵团·环塔行”全媒体报道团队从和田市出发,驱车沿315国道向东行进。公路两侧,漫漫黄沙伸向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胡杨“新生”记

  • “团场的睡胡杨谷景区有几百棵枯萎的胡杨长出新叶,复活了!”近日,“绿色长城看兵团·环塔行”全媒体报道团队一行在一师十四团采访时,听到这样一件新鲜事儿。枯树复活?这可是个新
  • 涟源市委书记刘杰带队检查重点场所消防安全

  • 为全力确保辖区消防安全稳定,坚决预防和遏制较大以上火灾事故,11月26日,涟源市委书记刘杰带队深入辖区各类场所检查消防安全工作。市消防救援大队、应急管理、住建等单位相关负
  • 四会:再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秘诀是……

  • 近日,四会一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获省人民政府表彰!喜报根据《广东省专利奖励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58号)规定,广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对广东省获得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嘉奖单位
  • 太原市将意外伤害医疗费用纳入医保

  • 2024年1月起,新参保单位不再登记意外伤害险种,意外伤害保险不再从个人账户、公务员补助扣缴  山西晚报讯(记者 武佳)11月24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市医保中心获悉,自2024年1月起,
  • 我与聊城晚报的故事丨李晶:结缘晚报 记录美好

  •   确切地说,我与《聊城晚报》结缘于2016年。  我是一个喜欢写字的人。之所以说“写字”而不说“写作”,是因为我一直对自己的文章缺乏自信,总觉得“写作”是一件既严肃又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