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人民日报6组漫画:读书和不读书,差的是整个人生

日期: 来源:读者收集编辑:读者

最近看综艺节目《我在岛屿读书2》,我发现很多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阅读观。

余华说:“读书不是为了读书,而是为了去感受生活,理解生活。”

苏童说:“阅读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积聚能量的过程。”

程永新说:“阅读会打开我们的眼界,打开我们的思维,让我们看到,怎么获得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一种生活。”

关于阅读的意义,千人有千面的解读,但是阅读的好处,却无人可以否认。

《人民日报》曾发布6组漫画,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人阅读前后的区别。

它告诉我们,读书从来不是无用的。

在书页翻动之间,读书和不读书的人,已经走向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关于眼界

海明威曾提出一个“冰山理论”

他说:“冰山之所以显得雄伟,因为它浮出水面的只有八分之一,八分之七在海里。”

而这个世界,也是如此。

不读书的人,生命再长,也只能窥得这世界的一隅。

而通过博览群书,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一样的风景才会在你眼前缓缓铺开。

网上曾有一个很火的问题:“怎样才能最低成本地见世面?”

一个读书博主回答说:

读的书多了,就知道这世上不只有一种文化,对于不同的声音也会变得包容;

读的书多了,就明白历史的兴衰也只是一瞬间,眼前的得失便不再那么重要;

读的书多了,就懂得人生不只有一种活法,对旁人的生活便多了一份理解。

所谓见世面,就是明白了世界不只有一面,而通过读书,便能最低成本地见到世界的不同面。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像是坐在井底的青蛙。

刚开始只能看到头顶的一片天,甚至以为那就是整个世界。

唯有读了书,体会到别人的经历,感受了别人的人生,我们才能跳出禁锢自己的井底。

那些读过的书,就是你打开世界的钥匙。

翻开它们,你就能穿越到任何地方,探索到更多未知的美好。

关于解惑

曾有人写信给杨绛,表达自己内心的疑惑。

杨绛只回他一句话:“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

也许是情路不顺,也许是事业受挫,也许是家庭矛盾……

每当这时,我们便会陷入极大的痛苦和焦虑之中,久久无法自拔。

但生命本就是一场轮回,我们现在经历的,或许正是先贤们已经解决了的。

如果你感到困惑,不妨翻开一本书,也许下一页,你想要的答案就会在书中出现。

林清玄30岁时,便拿遍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名利双收。

但觥筹交错的生活并没有让他感到快乐,反而让他陷入一种对生命的迷茫中。

直到有一天,他偶然看到了《奥义书》,其中的一句话让他如遭电击:

“一个人到了30岁,要用全部的时间来觉悟,否则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

于是,他毅然辞掉了工作,开始埋头苦读。

三年后,他把自己的感悟写成了《身心安顿》系列书籍,受到了一众好评。

而他自己,也在书籍中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朱熹曾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

读书可以知晓道理,更能解答问题,多读多思考,便能优于昨日的自己。

如果觉得生活太苦,可以读读《活着》,去挖掘生命的意义;

如果对爱情迷茫,可以读读《简·爱》,去找到情感的真谛;

如果对孩子教育烦恼,可以读读《爱和自由》,去破解成长的谜题。

把书籍当成治愈心灵的解药,读的书多了,困扰你的难题,便能迎刃而解。

关于表达

关于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央视主持人朱广权有过一段经典的解读:

它可以让你在看到落日余晖时,脑海中浮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哇,夕阳真好看”;

在看到漫天飞舞的雪花时,能够脱口而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而不只是惊呼“哎哟,雪真大,被惊呆”。

读书和不读书的人,对于世界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一开口,高下立见。

也许读书的魅力就在于:虽然风景普普通通,但相似的情怀总能让人感动;虽然日子平平淡淡,但风花雪月的诗句总能增添浪漫。

言谈不凡的人,一出口就是锦绣河山,他的措辞里,其实就藏着自己更高级的人生。

听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读书就像吃饭。

看似吃过就没了,但它会变成你的营养,给你提供成长的能量。

在日复一日的岁月里,影响你的气质,改变你的谈吐,最终根植在你的灵魂里。

读的书越多,就能不断地提升你的表达力,让你拥有不凡的文采。

胸中有墨水,便能对着美景出口成章;脑中有积累,便能与杰出的人产生共鸣。

当你一本接一本地阅读,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你就会发现:

你的生命早已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质变。

关于自我

随着生活娱乐化的加深,你会不会过着这样的生活:

为了逃避现实,经常沉迷在短视频里,还安慰自己一定能有所收获;

为了和世界接轨,每天被碎片化的信息轰炸,还以为自己增长了见识。

于是,你的三观被影响,生活被操控,你也逐渐失去了自我,开始变得人云亦云。

《娱乐至死》中说:“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当一个人花在娱乐上的时间越多,就越没有机会进行深刻的思考。

最终,你就只能被时代推着走,成为千千万万个没有自主思想的空心人。

面对这种困境,余华给了我们一个建议,那就是读书

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读书的好处就在于,它能完善我们的价值观,构建我们的生活方式。

让人无论在怎样的环境里,都能拥有稳定的内核,坚定地走下去。

黑塞曾说:“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在书籍中,你能找到与之共鸣的部分,让它滋养你的头脑,给你提供能量。

思想强大了,你才能不被他人的三言两语所动摇,不被娱乐化的生活所吞噬。

当你看到了真实的自我,并勇敢地接纳自己所有的不足时,这世上就没有什么能够影响到你。

关于内心

曾有人问:“为什么读书能让人顺时不焦躁,逆时不慌乱?”

有位作家的回答赢得一片赞叹:

“读书就是打开自我与世界的窗口。

随着读书的深入,我们对社会与人生的认知也会更加富足,心中自然不焦躁,不慌乱。”

活在混沌中,人就容易被当下的琐碎所影响,情绪也容易起伏。

而书籍,能助你拨开眼前的迷雾,越阅读,越通透,你的内心自然越来越安宁。

苏东坡被贬到海南儋州,曾自言:“此间居无室、食无肉、病无药、食芋饮水。”

可就是如此艰难的环境,他内心依旧豁达,平静地看待自己的一切境遇。

这全都得益于他爱读书的习惯。

不仅是自己看书,他还带着儿子一起抄书。

在这个过程中,他救赎了自己,也收获了内心的栖息地。

《次第花开》中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

“有的人居无定所地过着安宁的日子,有的人却在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

在这世间,我们免不了要面对各种麻烦。

心理压力过大时,也难免会有消极悲观的情绪。

这时,不妨静下心来多读些书。

随着字句流入心间,外界的喧嚣会渐行渐远。

当你明白得越多,纠结和无助就会越来越少,内心也会变得平静与祥和。

关于人生

林语堂曾在《读书的艺术》中,将读书与不读书的人做了一场对比。

他表示,凡是没有读书癖好的人,等于是把自己幽囚在周遭的环境里,没有逃出这个牢狱的法子;

而当他翻开书本,他就能撇开一切俗世烦扰,在另一个世界游览一番,所知所感,自然使他更上一层楼。

读书多了,便能抛却自身的狭隘,养成阅读的习惯,人生也将进入更高的境界。

罗翔在视频中说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那时,他刚考上大学,狂妄自大,看不起任何人。

他还经常和室友一起,吐槽外省人“好蠢”。

直到有一次,他出门旅游,看到了当地人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他才顿悟,自己是多么无知。

随后,他打开各种书籍,通过阅读,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改变自己的三观。

在《罪与罚》中,他直面内心的幽暗,懂得了宽恕和慈悲;

在《复活》中,他看到了人性的肤浅,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爱人。

阅读让他看到了全新的世界,让他走出自己的狭小,也彻底改变了他的未来。

作家周岭说:

“读书是用最低廉的成本,获取最高级的成长策略,它是所有人提升自己的最好途径。”

来源:全景视觉

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让思想觉悟的过程。

当你读的书足够多,你就能看到世界的多样,感受到生命的辽阔。

就算前路茫茫,你也能无所畏惧,去勇攀这个世界的高峰。

清朝嘉庆年间,礼部尚书姚文田在书房中挂着一副对联:

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

其实,每一本书都是一扇门,能带着我们通往更加辽远开阔的世界。

你觉得思维阻塞,人世艰难,可能正是因为开的门太少,让自己困囿于狭隘之中。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当你翻开一本书,便踏上了通往未知世界的道路。

你读的每一行字,看的每一句话,都会滋养你的灵魂,给予你提升自我的能量。

你从书中体悟的每一种思想,明白的每一个道理,都将成为你改变人生的力量。

把读书当成习惯,你终会与更好的自己迎面相逢。

作者:July。来源:每晚一卷书(ID:JYXZ89896),腹有诗书气自华,再忙也别忘记给自己充电,欢迎关注每晚一卷书。


相关阅读

  • 赵本山帮助近30年的残疾女孩单丹办新书分享会

  • 摘要: 9月21日晚,本山传媒残疾人作家、词作者、歌手单丹撰写的《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举办新书分享会。单丹新书《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新书分享会现场新书分享会现场作者单
  • “贴秋膘”要注意什么?请看这里!

  • 立秋时节,民间有“贴秋膘”之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主治医师刘梦超介绍,过去人们“贴秋膘”,是由于夏天之后容易消瘦,需要增加体重,抵御冬天的寒冷。此外,天气
  • 水庆霞肯定王霜表现,最希望队员们找回信心

  • 首战16:0击败蒙古队,出现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的中国女足主教练水庆霞显得很淡定。她肯定了王霜在比赛中的贡献,也着重表示,其实她最希望的是队员们能从亚运会的比赛中找回信心
  • 从一粒稻谷到一碗饭,这堂劳动课上了5个月!

  • 9月21日,午餐时分,孩子们开心地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图\文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新国 通讯员 曾雅君 摄影报道9月21日,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夕,溆浦县北斗溪镇学校的学生吃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人民日报6组漫画:读书和不读书,差的是整个人生

  • 最近看综艺节目《我在岛屿读书2》,我发现很多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阅读观。余华说:“读书不是为了读书,而是为了去感受生活,理解生活。”苏童说:“阅读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积聚能
  • 市委书记话丰收:茂名市委书记庄悦群

  • 【市委书记话丰收】 茂名市委书记庄悦群:我们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把荔枝特色产业和特色文化旅游发展得更好,全力打好荔枝销售电商、定制、出口、加工“组合拳”,实现销售
  • 市委书记话丰收:梅州市委书记马正勇

  • 【市委书记话丰收】 梅州市委书记马正勇:金秋时节,柚果飘香。梅州是农业大市,全国五分之一的柚子,全省四分之一的茶园、七分之一的乳鸽都出自梅州。接下来我们将投入更大的精力
  • 从平城到江南:云冈石窟与摄山千佛岩

  • 原作者:陆帅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永明(483-493),是南朝的黄金时代之一。彼时,与北魏的战线稳定在淮水一带,战争的残酷与多数人无关。自刘宋末年以来的动荡政局,也随着齐武帝萧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