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我们的2022——中国文物报社年度大事记

日期: 来源:中国文物报收集编辑:中国文物报

 三年大疫,三年大考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中国文物报社保持队形不乱,步伐不变

正常出报出刊出新媒体

正常办会办展办云课堂

胜利走过了疫情带给我们的

“赶考之路”

2022

我们的赶考答卷

平台为王  渠道至上

打造全媒体文博传播矩阵

2022年,我们坚持平台为王、渠道至上,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加强全媒体综合传播矩阵建设,从小传播走向大传播。

20项重大主题宣传

全年编辑出版《中国文物报》102期,872个版面,主动配合国家重大活动,密切关注文博领域社会热点,推出“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中华文明探源”“非凡十年·新时代文物工作”等20项中国文化遗产系列重大宣传主题。

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主题宣传:4月25日起,“文博中国”微信号、中国文物报头条号等媒体平台发稿100余条,推介100项考古新发现。

中华文明探源主题宣传:6月1日,报社与中国考古学会共同启动了中华文明探源主题宣传活动,推出专题,展示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要成果及最新进展。

非凡十年·新时代文物工作主题宣传:自10月起,报社与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考古机构、博物馆联合开展“非凡十年”新时代文物工作、新时代考古工作、新时代博物馆工作主题宣传,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文物考古博物馆事业巨大进步和主要成就。

26期期刊

全年编辑出版《文物天地》《策展研究》《文物调研》《中国博物馆》4种期刊共26期。

根据中国知网数据,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大幅提升,对比上一年度增加幅度达45.39%,复合影响因子首次“破1”,达到1.092,在文化与博物馆学类23种学术期刊中排名第4,首次被选入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刊源Q1区期刊。

3大新媒体矩阵

国家文物局官方微信、政府网站总阅读量超过3400余万次,国家文物局政务网络媒体矩阵建设扎实推进,被列入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17个受表扬优秀部门之一。中国文物报全媒体矩阵、文博在线全媒体矩阵建设初显成效,2022年全社40个新媒体帐号从“策采编发”全流程发力,发稿量近2万篇,自采稿4013篇,实现总浏览量3亿余次。

20个视听新媒体

报社全面实施视频优先战略,积极探索媒体数字化的“破圈”之路,全年累计开通、升级视听新媒体帐号20个,播发视频作品3000余条,总流量1亿余次。

“文博视频”抖音号被评为2022年政务抖音号 优秀创作者

12月26日至2023年1月7日,报社和抖音平台共同发起的首届“文创年货节·博物馆里过新年”活动,由27家博物馆共同参与,抖音端话题、直播、短视频总曝光量超过2.5亿次,文创相关类目销售额环比上月增长326%,销量环比上月增长644%。

内容为王  服务至上

打造全方位文博服务体系

2022年,我们坚持内容为王,服务至上,努力促进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打造“媒体+服务”的系列品牌,从小服务走向大服务。

22项中国文化遗产系列媒体推介活动

自1月起,报社围绕相关活动推出新闻、视频、图书、专刊等特色宣推产品,为文物博物馆专业工作的开展树立一批学习借鉴的先进典型。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推介活动:3月30日至31日,由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十大考古”终评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会议形式在京举行,推介活动系列节目、报道及直播总观看量超过7亿。

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5月15日至18日,由报社、中国博物馆协会联合主办的“十大精品”终评会在湖北武汉举办,终评汇报会直播观看人数峰值达到1725万人次。

15个中国文化遗产公开课系列培训活动

报社坚持高标准、全覆盖原则,自2月起,先后策划推出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线上高级研修班等系列公开课,累计授课130余场,培训学员320余万人次。

7月25日,2022年文博短视频制作及直播研修班招生开始,8月22日正式开课,来自全国超过800家博物馆、纪念馆以及与文博行业相关企业2400余人参加课程培训。

10期中国考古大讲堂

4月1日起,由报社与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联合举办,聚焦水下考古新发现,着力打造“易传播、易互动”的考古学讲座新模式,累计观看人数300万人次。

10场中国文化遗产系列主题论坛

自3月起,报社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文物博物馆行业搭建交流平台,成功策划举办新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论坛、新时代博物馆陈列展览创新发展论坛、2022全国文化遗产旅游论坛、“让文物活起来:文化遗产与当代智造”主题论坛等系列主题论坛,创新阐释和广泛宣传新时代文博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新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论坛,8月24日至26日在广州召开。

新时代博物馆陈列展览创新发展论坛,8月22日至24日在武汉召开。

2022全国文化遗产旅游论坛,9月20日在桂林召开。

“让文物活起来:文化遗产与当代智造”主题论坛,11月18日在宁波召开。

项目为王  运营至上

打造全链条文博品牌集群

2022年,我们坚持项目为王,运营至上,实施文博+战略,深化产品线,扩展产业链,跨界合作,破圈发展,从小作为走向大作为。

15项中国文化遗产系列咨询服务项目

深耕文博行业、拓展服务内容,依托行业媒体优势资源,努力发挥文博领域专业智库作用,先后在博物馆建馆咨询、规划编制领域初步形成品牌效应。

5个中国文化遗产系列主题展览

联展单位不断拓展,展览形式持续升级,以创新赋能展览策划服务。

“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线上线下联展单位近250家,观众总量突破1000万人次,并配套开发了包括线上展览、沉浸式剧本推理活动、短视频话题、春节直播活动、数字藏品等多种形式的数字文化传播产品,已经成为全国博物馆领域春节档重要的品牌展览。

9月1日,“繁星盈天——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在郑州博物馆开幕。展览汇集全国文博力量,21省79家考古文博单位共同参展,展出来自全国的889件/组精品文物。展览推出后,媒体广泛关注,观众踊跃参观。

8月28日,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报社、张家港市人民政府、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苏州市文物局)共同主办的“考古里的长江文明——新时代·新发现”主题展览汇集了近年来长江流域考古新发现及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展期间共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定时讲解200余场,服务观众10余万人,中央三套对该展览进行了特别报道。

依托2022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2022海丝之路文化和旅游博览会、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平台探索开展了会展服务业务,获得“2022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最佳展示奖、最佳组展奖,第九届博博会“弘博奖”组织奖。

2023

我们的小目标大愿景

  • 组织实施文博强国主题宣推系列活动,推动开展文博强国行动,助力各地各业书写好文博强国的地方篇章和行业篇章,做出文博强国的地方贡献和行业贡献,促进建设世界文博强国。

  • 组织实施中华文明大展主题宣推系列活动,推动开展基本展陈改造提升工程,促进健全中华文明展陈体系。探索编制中华文明大联展名录以及联展联动联合行动计划,尝试组建中华文明大联展矩阵及其各地域、时段、门类方阵。

  • 以会带展,筹办中国文化遗产大会,集中展示中国文化遗产工作新成就。兴建中国文化遗产元宇宙,开辟中国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边疆。

  • 继续开展“跟着国宝去旅行”系列活动,促进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继续开展“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节日文化。

  • 坚持祖国第一、人民至上,寻找中华文化地标,遴选中华文明标识,用先民遗存的实物见证伟大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用今人创造的成果刷新伟大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擦亮伟大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梦想。

  • 推进新国风新国潮新国粹振兴,引领新国创新国产新国货发展,兴起爱国文创新时尚。积极对外传播中国风中国潮中国粹,助推中国创中国产中国货,努力让伟大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风行世界,潮涌全球。

编辑:肖维波

审核:张硕

终审:李文昌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相关阅读

  • 重要进展!奥密克戎株mRNA疫苗获临床批件

  • 据中国生物官微消息,2023年1月19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复诺健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生复诺健”)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研发的新冠mRNA疫苗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
  • 驻卢旺达使馆举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研讨会

  • 1月18日,驻卢旺达使馆举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会,主题为“中国发展与非洲机遇”,面向卢旺达主流媒体、留学生代表深入介绍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发展历程,研讨非洲如何抓住中国带来
  • 叮咚~中国的航天定制红包,请查收!

  • 叮咚~叮咚~门铃响,新年到!嫦娥、玉兔携手天宫、天问给您送惊喜啦!点击推开幸运之门长按识别【二维码】领取中国的航天专属红包封面~点击开门,惊喜扑面而来!新的一年中国的航天祝

热门文章

  • 观文脉 | 鹤湖新居:写在大地上的骈文

  • 一个很美的名字。当初为它起这个名字的,一定是个饱读诗书的人。你看,从空中俯瞰,它就像一篇写在大地上的骈文,词藻华丽也好,朴素也罢,都能够从中读出古典的中

最新文章

  • 我们的2022——中国文物报社年度大事记

  • 三年大疫,三年大考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国文物报社保持队形不乱,步伐不变正常出报出刊出新媒体正常办会办展办云课堂胜利走过了疫情带给我们的“赶考之路”2022我们的赶
  • 全球首只仿生大熊猫机器人“小川”正式亮相

  • 1月19日,位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内(以下简称“熊猫基地”)的大熊猫博物馆迎来了一位“新朋友”——仿生大熊猫机器人“小川”。“小川”在大熊猫博物馆“竹林隐士”展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