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文呗古城广州为什么2000多年经久不衰?

日期: 来源:老聂粵文化收集编辑:老聂粵文化


广州古城,自秦时任嚣入驻番禺都会算起(公元前214年),已有2236年历史了。在这2000多年当中,除了西汉武帝时灭南越焚毁都城后,将都会迁址别处一段时间以外,广州作为全省的中心,其城址基本没有变动。

 

 

要知道2000多年的岁月是何其漫长,我国很多省份的省会都发生了变动,比如河北的省会由保定变为石家庄、河南的省会由开封变成郑州……为何广州能经久不衰,一直是岭南的中心城市?

先来说说广州古城兴起,公元前214年,秦朝在岭南设南海郡,南海郡尉任嚣在番禺筑城,史称“任嚣城”,位置在现仓边路、越华路、中山四路、北京路一带,面积约0.05平方公里。

赵佗立南越国,以任嚣城为核心扩城,兴建南越国宫署,再一次提升了广州的政治地位和军事地位。

赵佗城范围大致是东至现芳草街、西至现华宁里、南至现西湖路、北至现越华路一带

此后两千多年间,中山四路一带一直是广州的行政中心,历代官衙、署衙都建于此,这在世界城市史极为罕见。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把岭南的首府设在苍梧郡(今广西梧州一带)的治所广信城,广州仍称南海郡

公元210年(东汉三国年间),交州刺史步骘来到番禺深觉此处“宜为都邑”,便将交州治所从现梧州一带迁到广州,恢复了广州的岭南政治中心地位。步骘重新修城,并向北扩大。

广州古时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山水城市,是“小城大港”。自秦朝开始,广州就是中国的海上门户。

唐朝年间,广州开始了大规模旧城改造。南汉时期,番山和禺山被凿平,城市直接面向珠江。

宋代是广州城垣发展的高峰期,对广州城进行扩建和修筑达20多次,最重要的工程是修筑子城、东城和西城,史称“宋三城”。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对广州城进行扩建,把北城墙扩展到越秀山上。

清中叶以后,广州成为“一口通商”的口岸城市,城市的发展突破了原有城墙的限制,沿着珠江两岸和西关平原发展。十三行在城墙外的城西兴起,当时的珠江上百舸争流,江畔西式建筑林立,往来商人络绎不绝,也带动了西关、河南(南华西一带)的发展。清朝晚期,沿珠江一线密密麻麻布满了建筑。1859年英法联合租用沙面,广州沿珠江向西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基本稳定。

辛亥革命后,广州开始向东扩展。1911年建成的广九铁路(广州大沙头至香港九龙尖沙咀)是撬动东山开发的支点。民国期间,广州城市东部区域出现了东山别墅群、五山高校群、黄埔港群,功能上互为依托,为城市向东发展构建了良好框架。

1933年,广州首座跨江大桥——海珠桥建成通车,为城市向南拓展延伸打通了珠江“天堑”。

新中国成立后,广州城市拓展仍然是“一路向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重点在于完善东山区的城市功能,建设大沙头对外交通枢纽、增加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等。

1984年,广东为举办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兴建天河体育中心,拉开了天河商圈建设的序幕。此后,随着六运小区、广州东站和珠江新城的相继建设,城市核心再次东移。最能让人们直观感受到广州东进节奏的是城市制高点的不断东移。从爱群大厦到广州宾馆、白云宾馆,再到广东国际大厦和中信大厦,一直到现在珠江新城的东塔西塔,广州的地标建筑“一路往东”。此外,跨江发展也是广州一直以来城市拓展的主要方向。1950年海珠桥重建通车,广州继续在珠江南岸发展工业,既解决了城市均衡发展问题,也稳定了城市空间结构。时光荏苒,广州市行政区划经历了数次调整,目前市辖11区,全域总面积7434平方公里。

为何广州能经久不衰,一直是岭南的中心城市?

先来说说广州古城兴起的原因。广州城处粤秀山前,围绕番、禺二山营建都城,原因之一是,早期的广州城所处之地多为浅海区,而三山之地稳固坚硬,利于城市建设;第二,广州古城之地非常肥饶,史料上多有记载此地之繁荣富强,天然物产颇为丰富。

广州古城以白云山、越秀山为北面靠山,南向面于大海。而城的左右又有罗浮、西樵等大山拱卫,汪洋大海中洲岛、山陵不可胜数,有众星拱月之势。古城以越秀为主山,南面河南洲岛上有抱旗山等客山相对。从山、海的大格局而言,城址具有良好的地理条件。

羊城之地,具有极佳的地理先天优势。其城址“五岭峙其北,大海环其东,众水汇于前,群峰拥其后”。山川的大格局,是广州古城选址的中心因素。可以说,广州两千多年城址的“稳定性”与古城所处山川格局不无关系。这一自然格局,很好地解释了广州之所以成为“千年古城”的一个极为关键的原因

相比于北方中原地区广阔无垠的平原,在五岭地区有如此广阔且交通便利之地,为古城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广州古城地处省会最核心处,从地势的雄大、川流交通的便利,以及所处方位而言,都具有统领百粤的优势。

 

古人有言:“省会之区,尤为领袖百粤,冠冕炎洲者也” ,体现出广州古城为省会之核心的地位。羊城之地,具有极佳的地理先天优势。其城址“五岭峙其北,大海环其东,众水汇于前,群峰拥其后”。

山川的大格局,是广州古城选址的中心因素。可以说,广州两千多年城址的“稳定性”与古城所处山川格局不无关系。这一自然格局,很好地解释了广州之所以成为“千年古城”的一个极为关键的原因。

文/聂巨平)

 


相关阅读

  • 一图读懂|广州市老旧小区建筑活化这样做

  • 16日,市住建局、市规自局联合印发的《广州市老旧小区既有建筑活化利用实施办法》正式公布,明确活化需要遵循的三大原则和目标,强调要补齐民生短板、增强“造血”功能、实现共治
  • “亚运走十城”南下大湾区 共赴亚运梦

  • 从2010到2023,从广州到杭州,亚运如“红线”,跨越十三载,牵起两座主办城市。2月16日,走过上海、西安、天津等城市的“亚运走十城 吉利伴你行”文化推广活动来到南粤大地。广州、珠
  • 黄埔至南沙东部快速通道开始环评公示

  • 2月15日,黄埔至南沙东部快速通道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进行第一次公示。值得关注的是,环评中透露该项目以城市快速路(兼一级公路)标准进行建设,主线设计时速为80公里/小时。黄埔至
  • “广州方舱”视频疯传,辟谣了

  • 2月15日,中铁隧道局集团建设有限公司发布情况说明称,近日,互联网出现的“广州方舱医院拆除中”相关视频,实际是公司近期组织拆除用于隔离工作人员的临时居住点,并非拆除方舱医院
  • 获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

  • 经企业申请、地市初审、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复核、公示等程序,2022年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于近日公布,卓雅教育集团旗下广州达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功上榜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文呗古城广州为什么2000多年经久不衰?

  • 广州古城,自秦时任嚣入驻番禺都会算起(公元前214年),已有2236年历史了。在这2000多年当中,除了西汉武帝时灭南越焚毁都城后,将都会迁址别处一段时间以外,广州作为全省的中心,其城址
  • 即墨:外国友人乐游乡村

  •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2月16日讯 2月15日上午,驻即墨外教来自非洲博茨瓦纳共和国的Dudu来到即墨区移风店镇,受邀参观大欧鸟笼乡村记忆馆、地方戏柳腔博物馆,并体验鸟笼制作、学唱
  • 【马上办理 马路办公】守护百姓脚下安全

  • 2月15日上午,新乡市红旗区文苑小区居民将一面写有“高效排危尽职尽责,守护百姓脚下安全”的锦旗送到了该区城管局相关领导手中,感谢他们闻令而动,及时排除危险,守护了百姓脚下安
  • 一张日程表折射中国经济活力

  •   新华社天津2月16日电(记者王井怀)张云的手机里最近更新了一张1月份以来的无人机编队表演日程表,上面红、绿、蓝等不同颜色字体,密密麻麻地标注了公司在中国30个城市的10万架
  • 新乡医学院一项重大科研成果实现转化

  • 2月15日,新乡医学院与北京同立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效表达细胞培养系统的构建”成果转化签约仪式在新乡医学院举行,标志着这一创新成果顺利下“书架”上“货架”,实现获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