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擘画美丽乡村新蓝图——北岸经开区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日期: 来源:莆田发布收集编辑:莆田发布

北岸经开区聚焦“三农”重点,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提升人居环境,探索农旅融合发展,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北岸经开区深入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汇聚奋进力量,擘画美丽乡村新蓝图,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做实产业文章

点燃“新动能”

一开春,北岸党工委书记林修岚带领区直相关部门深入田间地头,宣讲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调研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他指出,乡村五大振兴,“产业振兴”排在首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要围绕“产”字下功夫,把充满乡土气息的农产品胡萝卜、火龙果做大做强,让农民增收致富。

连日来,在北岸忠门镇后湖胡萝卜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忙着收获、运输、加工,一派繁忙景象。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北岸充分利用土地流转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培育产业品牌,集中连片发展胡萝卜、火龙果等传统特色农业产业上万亩,逐步实现传统农业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我们在施肥、开沟、播种、滴灌带铺设、覆土等方面采用了机械化标准作业,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科学选种、高效栽培,同时实行一品一码,让胡萝卜高产稳产,保证品质。”胡萝卜基地负责人黄志杰告诉记者,规范化、产业化种植胡萝卜也给村民们带来了增收渠道,农忙时,每天可满足近百名村民在家门口灵活就业。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基本保障。去年,该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3.33公顷,目前落实地块58.53公顷,已开工建设。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将为北岸粮食安全生产、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之路提供有力支撑。

除了种植业,海洋渔业也是北岸的特色产业。鲍鱼、紫菜、三倍体生蚝、海带、海参等优质水产品种类繁多,其中,蒋山紫菜以优异的品质打响品牌,受到市场的热捧。北岸加快传统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海上养殖设施提档升级,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海洋经济产业。

北岸经开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郭立忠表示,他们着眼现代种养示范线上现有的多个“三千万”以上产业,蒋山紫菜养殖业、后邱海洋捕捞业、海带养殖业、鲍鱼海参养殖业等,深入拓展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示范线上多个“三千万”产业快速向“亿元”产业扩张。

立足绿色生态

擦亮“新底色”

近日,位于北岸经开区山亭镇港里村的紫玉湖湿地公园吸引不少游客前往观光。北岸以“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为契机,对紫玉湖进行湿地生态修复改造,以湖心岛为主要节点,利用浮桥栈道串接整个湿地形成生态休养步道,成为市民休闲新去处。

近年来,北岸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持续加大对妈祖城3号湾、紫玉湖、妈祖阁等建设投入,突出水岸生态修复治理,构建多样性水岸环境和水清岸绿的优美生态。扎实开展环境整治、厕所改造、民居提升、联村绿化、河流治理等工作,实施更大规模的国土空间绿化,坚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不断扩大植树造林成效,持续增加该区绿化覆盖率。同时,抓好“五个美丽”创建落实,突出绿化、美化、亮化提升,实施蓝天、净水、碧海、绿岸四大工程,持续提升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建设水平。

“立足生态优势,做活生态文章,做强生态经济,着力打造一批体验式乡村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推进庭院经济与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区乡村振兴局业务分管领导王国平告诉记者,他们将聚焦健康养生、度假养老、休闲娱乐等内容,大力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重点突出妈祖祖祠、天后圣殿、妈祖阁等二十多个景点,结合妈祖文化故事,宣扬妈祖大爱精神,厚植北岸孝子文化和康养底蕴,策划生成“大爱之旅”“紫玉水乡”“桃花村”等特色康养项目,着力打造“春之野趣、夏之清凉、秋之滋补、冬之疗养”的四季康养、休闲旅游度假胜地,以妈祖文化和生态康养助推乡村振兴。

农旅融合发展

增添“新活力”

3月2日,北岸举办全区乡村振兴系统培训班暨观摩学习活动。当天下午,学习组一行还到东埔镇何山村田园综合体建设现场,通过现场观摩、听取介绍、询问交流等方式,从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发展、乡村环境治理等多方面详细了解何山村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

“我们将以田园综合体为平台,以胡萝卜等为产业基础,融合研学、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等多个功能载体,着力构建‘特色农业+休闲旅游’产业体系,推动一二三产高度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何山村党支部书记郑美香表示,该村依托田园平台,展示农村风貌、体验农村生活、倾听农业故事,把乡村建成一个本地人愿意留下来、城里人愿意走进来的新农村。

北岸以“农旅+文旅”,坚持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分类推进,把民俗文化、农耕体验、特色美食等元素有机结合,保留乡村风貌,体现乡土风情,留住乡土韵味,彰显乡村本色,不断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王国平表示,田园综合体以“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夯实夯牢农民增收,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下一步,他们将坚持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田园综合体建设。

此外,该区还以莆田市元宵品牌——“莆禧十九日”为突破口,以莆禧抗倭文化为底蕴,突出古城墙修缮、湄洲岛保卫战纪念馆、城隍庙广场等项目建设,着力提升福建省仅存三大明朝抗倭古城之一“莆禧古城”文化旅游档次。同时,招商引入社会资本,将莆禧中学旧址打造为集国防教育、学生研学和军训于一体的研学基地,带动周边村庄旅游产业发展,并以此推动紫霄祈梦、普陀观日、文甲潮音、古城风采等传统文化优势崛起。

(来源:湄洲日报 记者:傅梅香 通讯员:郭霖霞 翁佳琳 陈禹凡 文/图 编辑:黄斌)

相关阅读

  • 广袤沃野春潮涌 良田助力春耕忙

  • 一日春耕十日粮,十日春耕谷满仓。自“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古浪县海子滩镇铆足干劲,抢抓时节,开展春耕生产。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抢农时、忙生产的身影,种下春天满满的希望。粮食
  • 西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 西昌市安哈镇彝家美丽新村。“十四五”时期的西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将建设成为国家特色生态产业发展典范,城乡融合建设典范和
  • 太康:戏曲进乡村 村民笑开颜

  • 走进赵胡同行政村,村内的文化广场前围满了观众,现场鼓点清脆,嗓音雄浑,一出出经典唱段、舞蹈演出,赢得村子里的乡亲们满堂喝彩,大家三五成群,看着表演,听着戏曲,时不时拿出手机记录下
  • 全国首个乡村巾帼工匠学院落户湄职院

  •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之际,“莆田市乡村巾帼工匠学院”“莆田市巾帼创新创业培训实践基地”在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揭牌。据悉,这是全国首个“乡村巾帼工匠学院”。莆田能
  • 山丹县东乐镇:以文明创建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 干净整洁的通村路成为扮靓村庄的美丽风景;独具特色的景观小品让人眼前一亮;精彩纷呈的社火、舞龙舞狮、太平车等民俗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五星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层出不穷,以实
  • 乡村振兴百强县名单出炉! 射阳第28位!

  • 近日,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2赛迪乡村振兴百强县榜单,射阳县榜上有名!位居第28位。▲榜单截图赛迪顾问紧密围绕“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设农业强国”等战略部署从产
  • 2023中国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赛即将启动

  • 2023中国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赛即将启动! 这是一项由中国长城绿化促进会举办的国际性大赛,主题为“筑梦山水·和美乡村”。该大赛旨在通过规划设计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展示智
  • 打造花园农田 实现绿色生态

  • ——记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周伟军教又是一年春暖花开之时,又到了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如果你现在到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的特色油菜高产高质示范基地,你就会发现一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建筑管理学院开展团总支学生会见面会

  • 为提高团学干事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建筑管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于2月27日在主教303举行团学见面会。出席本次见面会的有建筑管理学院团总支书记陈颖、团学指导老师
  • 临颍县开展“群租群居”治理 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 为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安全成长,以“校园安全稳定、校内管理规范有序、周边秩序良好、师生家长满意 ”为总目标,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思想,严厉打击无证经营、管
  • 爱绿护绿 城阳巴士志愿者开展植树活动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金俐秀 通讯员 朱晓伟 青岛报道3月9日,城阳巴士“萤火之光”志愿团队联合“掌上青岛”爱心志愿者协会组织十余名志愿者来到铁骑山脚下的百福香园开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