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男子意外碾死躺卧闸杆下老太太,法院作出判决

日期: 来源:环球时报收集编辑:环球时报

本文转自【大河报】;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张某做梦也没想到自己驾车正常缓慢行驶,居然碾死了一名老太太,让自己背负上人命官司。

2019年11月25日,张某驾驶轿车在进入郑州某单位院大门汽车升降栅栏时,将当时倒卧在地的赵某碾压致死。张某因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被刑拘,羁押3天后被取保候审。赵某家属要求判处张某死刑,并赔偿400万元。

本案究竟是属于意外事件,还是过失致人死亡?11月10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从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获悉,一审法院、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本案属于意外事件,依法判决张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案情:单位院内意外碾死躺卧闸杆下老太太

2019年11月25日10时许,赵某及其家属3人一起来到郑州某单位反映诉求。因诉求未得到解决,12时15分,赵某报警称其在郑州某单位办公楼内被打,民警遂赶赴现场处理。

13时28分许,赵某走到郑州某单位办公区大门处,自行坐在该大门自动识别车牌起落架下(距起落架约半米),后被路人扶起。约10分钟后,赵某再次坐在同一位置;2分钟后,赵某面朝院外左手撑头侧卧在该处;13时55分23秒,张某驾车打右转向灯准备转弯进入大门通道,由于赵某家属与民警正在通道中间沟通,张某停车等候。13时55分40秒,赵某家属与民警向路边移动避让车辆。

在此期间,侧卧在大门内侧、面向大门外的赵某未做任何移动、避让动作,赵某的同行家属等亦未向张某、赵某作出任何警示或提示。

13时55分42秒,张某驾车缓慢前行;13时55分49秒,车辆进入地面黄色识别区后,大门闸杆起落架自动抬升,张某驾车驶入过程中将面朝院外左手撑头侧卧的赵某碾压致死。

案发后,张某主动拨打报警及急救电话,接受公安机关调查处理,如实供述了案件事实。

法院:司机不负有预见义务,属于意外事件

法院审理认为,张某在驾驶车辆进入郑州某单位大门时,对赵某故意躺卧在车牌自动识别起落架后不避让,以致被碾压致死的后果不负有预见义务,张某驾驶车辆造成赵某死亡的后果并非出于故意或者过失。

该后果的发生是众多因素结合在一起导致的意外事件,其中赵某故意躺卧大门口阻拦车辆正常出入、具备看到来向车辆条件而不主动避让是导致本案后果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审法院、二审法院均认为本案属于意外事件,依法判决张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焦点1:侦查实验笔录能否作为本案定罪依据?

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侦查实验笔录能否作为本案定罪依据?张某在案发时是否存在过失?

侦查实验是指在刑事侦查过程中,为了查明案情,按照原来的条件,采用模拟和重演的方法,将该事件或事实重演加以实验的一种侦查措施。侦查实验结果能够证明案件某一具体情节是否可能发生或发生的原因等,有助于查明案情。

办案法官解释说,关于侦查实验笔录能否作为本案定罪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第一百三十五条之规定,侦查实验笔录可以作为辅助查明案件事实的参考依据。

在司法实践中,侦查实验结论容易受到时间、地点、天气等客观因素,以及参与侦查实验者身高、体重、年龄、心理素质、个人习惯、对案情的了解等可变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或然性。

本案中,侦查机关共进行了4次侦查实验,前3次均是由侦查人员参与。二审期间,侦查机关又重新进行了侦查实验,并使用“慧眼云镜”全程记录驾驶员驾驶车辆是否存在盲区,能否看见障碍物。侦查实验结论显示,本次参与侦查实验的7名驾驶员中的3名驾驶员看见了障碍物并停车,4名驾驶员则直接撞上了障碍物。

侦查实验证明,即使在“慧眼云镜”这种高科技的加持下,多数驾驶员还是无法预见前方障碍。因此,不能将该侦查实验笔录作为本案定罪依据。

焦点2:司机在案发时是否存在过失?

关于张某在案发时是否存在过失,法官解释称,过失犯罪分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赵某因与相关单位沟通问题未果,自行躺在车辆通道的行为本身即存在过错,客观上超出了社会公众的预知范围。

根据案发现场附近监控视频等在案证据查明,案发后,张某当即便惊慌失措下车查看情况,很显然发生事故时并未看见赵某侧躺在起落架后面,张某显然不属于过于自信型的过失犯罪(即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侵害某种法益,而轻信能够避免)。

那么是否属于疏忽大意型过失犯罪(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侵害某种法益,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法官认为,这需要分析案发时张某是否具有可能预见其所侵害法益的义务,以及是否具有避免法益被侵害的能力。

事故发生地系车辆进出口通道,该通道在进入单位大门前有一定坡度,在车辆进入单位大门时,车头亦被抬高。案发时,张某驾驶车辆依法正常行驶,车辆进入地面黄色识别区后,大门起落架自动抬升,顺理成章驶入单位内部,因赵某所躺位置距离起落架仅约半米,形成了视觉盲区。赵某故意侧躺在正常通行的单位内部道路起落架后,该情形在现实生活中极其罕见,远远超出了正常人的理性认知范畴。

法律不应苛求驾驶员对此做到提前预判或赋予过高的安全注意义务,因此张某也不属于疏忽大意型过失犯罪。

相关阅读

  • 本以为天赐良缘 谁知竟是诈骗

  •   山西晚报讯(记者 辛戈)太原一名快递员假冒军官身份与他人谈恋爱,并编造各种理由诈骗137万元。11月9日,太原公安万柏林分局向社会发布信息,犯罪嫌疑人赵某已被小井峪责任区刑
  • “大孙儿,姥爷大老远就是为了你来的......”

  • 通讯员 孙可原告李某与被告张某经人介绍登记结婚,双方均系再婚,有一婚生子张小某。因婚前了解不够深入,婚后双方经常为生活琐事发生口角打架,夫妻感情并不和睦。结婚2年后,双方因
  • 谎称认识会作法的大师 一男子诈骗28万被刑拘

  •   山西晚报讯(记者 辛戈)打着太原某寺院的大师可以“作法消灾”的旗号,男子忽悠女友的闺蜜前后花费28万元做“法事”……11月8日,太原市公安杏花岭分局向社会发布信息,男子张某
  • 平舆县人民检察院:支持起诉助孩子一臂之力

  • 检察机关支持起诉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制度,也是检察机关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方式。近日,平舆县人民检察院一起支持起诉变更抚养权案获法院判决支持。2023年9月22日,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男子意外碾死躺卧闸杆下老太太,法院作出判决

  • 本文转自【大河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张某做梦也没想到自己驾车正常缓慢行驶,居然碾死了一名老太太,让自己背负上人命官司。2019年11月25日,张某驾驶轿车在进入郑州某
  • 会宁县:从“景点旅游”迈向“全域旅游”

  • 从“景点旅游”迈向“全域旅游”——会宁县奋力开创文旅融合发展新局面近年来,会宁县按照文旅赋能型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全景化打造、全地域覆盖、全领域互动”的发
  • 白银市: 打通“主动脉” 畅通“微循环”

  • 城市更新行动系列报道之一:打通“主动脉” 畅通“微循环”新建的道路宽敞平坦,瓶颈路打通工程有序推进,市区南环路首座双向六车道立交桥即将建成通车……今年,市委市政府把完善
  • 文化润疆喀什公益行活动走进英吉沙实验小学

  • 11月8日,“声音传递真情·诵读传承经典”文化润疆喀什公益行活动走进了英吉沙县实验小学。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山东援疆指挥部综合组项目主任王长涛,山东广播
  • 音乐剧《绽放》入选第二届全国优秀音乐剧展演

  • “原来张桂梅的故事是这样的,远比我想象中更加动人。”11月9日,是音乐剧《绽放》入选第二届全国优秀音乐剧展演后在厦门的第一场演出,演出结束后,年逾六十岁的李女士走出剧院时
  • 西部计划西藏志愿者周雪:情暖童心伴成长

  • “当志愿服务期快满的时候,我发现我爱上了这里,孩子们可爱的笑脸、湛蓝的天空、安静的湖泊、广阔的草原,还有一直鼓励我、支持我、信任我的领导、同事及爱我的人……这些坚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