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她火上热搜,感动数亿网友的真相,原来竟是……

日期: 来源:读者收集编辑:读者

 不久前,在广东某火车站返乡人潮里,有着一对母女的身影。这是47岁的赵丽娟,成为女儿“同桌”的第13个年头。爱,坚持,陪伴,写成了她们催人泪下的亲情故事。

20年前,池瑛琦出生在广东河源的一个普通家庭。

她的出生,给家里带来新的希望。

可没过多久,母亲赵丽娟发现瑛琦似乎相较同龄孩子有些“不同”:她发育迟缓,不会说话、走路,甚至连坐都坐不稳。

经医生检查,池瑛琦出生时,大脑缺氧神经受损,肌肉萎缩,被判定为重度脑瘫、肢体一级残疾,以后都无法正常行走。

残酷的结果如晴天霹雳,打破了一家人原本平静幸福的生活。

为此,赵丽娟夫妇四处寻医,但本不富裕的家庭很快就花光了积蓄。

无奈之下,只能放弃女儿的康复治疗,带着池瑛琦回到了家。

由于生活不能自理,赵丽娟决定成为女儿的手和脚,守护女儿对未来的希冀和憧憬。

虽然身体残疾,池瑛琦和其他孩子一样,怀着读书的愿望。

赵丽娟也惊喜地发现,女儿虽然身体残疾,但智力和语言都与其他孩子无异,她相信,瑛琦一定可以的。

2011年,赵丽娟毅然辞去工作,成为一名全职陪读妈妈。

她说:“只要女儿能读书,我背一辈子也愿意。”

每天天不亮,她就起床做饭,帮女儿穿衣洗漱,然后骑摩托车带女儿去学校。

普通人十几分钟就能完成的事情,因为池瑛琦肢体残疾,坐立不稳,母女俩常常要耗费好长时间。

为了能让女儿每天按时上学,赵丽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池瑛琦二年级时,有一天狂风暴雨,正常人骑车出门尚且困难,何况赵丽娟还要带着行动不便的女儿。

赵丽娟背着女儿出了门,雨水淋湿了衣裳,狂风吹乱了头发,赵丽娟一路咬着牙,才把池瑛琦背到学校。

虽然精疲力尽,但看着女儿认真学习的样子,再苦再累,赵丽娟也在所不惜。

有一次,母女俩在去学校的路上,摩托车坏掉了。

赵丽娟只能一边推车,一边扶住坐不稳的女儿。

坡很陡,车很沉,赵丽娟使出浑身力气,才按时和孩子来到学校。

12年,4000多个日夜,赵丽娟风雨无阻陪伴女儿求学。

在母亲的陪伴和照料下,最终,池瑛琦以532分的成绩,被广东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录取。

当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母亲会心地笑了,想起自己多年来的艰辛和付出,她只说:“很辛苦,但为了孩子很值得。”

2023年底,赵丽娟荣获孝老爱亲“广东好人”称号。

她用沉甸甸的母爱,托起了女儿生活的希望,也让无数网友想起母亲为自己的付出。

在《你好,李焕英》的豆瓣评论中,点赞最高的评论说道:

“你以为你已经很爱、很爱妈妈了,但妈妈远比你想象中更爱、更爱、更爱你。”

小时候,母亲每天为了我们起早贪黑,操持家务;

长大后,她仍把我们当成未长大的孩子,事事细心叮嘱。

日复一日的操劳关怀,填满儿女生命中的每一天。

电视剧《请回答1988》中有句话:“听说神不能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

因为你的到来,她愿意倾尽所有,只为守你一世安康。

《少年说》中有这样一对母女。

有个叫张琴喜的初二小女孩,她的妈妈曾是外婆家里唯一的大学生,现在是一名教古代文学的老师。

女孩曾无意间在妈妈的抽屉里看到了一张武汉大学深造的邀请卡,但后来发现这张属于妈妈的小卡片被扔掉了。

她跟台下的妈妈说:“对不起,我以前曾经自私地想让你一直陪在我身边,但是我忘了,你也曾是一个怀揣梦想的小女孩,你是外婆眼里优秀的女儿。”

很难说那张邀请卡不是那位妈妈的梦想,但为了照顾年幼的女儿,她甘愿给自己关上梦想的窗,陪在孩子身旁。

三毛在《送你一匹马》中这样写道:

“母亲的腿上,好似绑着一条无形的链子,那一条链子的长度,只够她在厨房和家中走来走去。大门虽然没有上锁,却使她甘心情愿地把自己锁了一辈子。”

还记得“暴走妈妈”陈玉蓉吗?

她的儿子叶海斌在13岁时,被诊断出患了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肝豆状核病变。

尽管陈玉蓉已经很小心地照顾着儿子,可有一天,她忽然接到了电话,说叶海斌因为情况不好,被送到了医院治疗。

当她和家人赶到医院时,被医院告知,儿子必须在一年内进行肝移植,否则就无力回天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看着病床上的儿子,母亲陈玉蓉决定割肝救子。

做了配型后,陈玉蓉惊喜地发现,她的肝可以移植给儿子。

可由于她患有重度脂肪肝,暂时无法移植。
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先减肥。

救子心切,陈玉蓉决定通过“暴走”,以最快的速度减重。

她每天步行10公里,再累也不肯停下脚步;每顿饭只吃清水煮菜,再饿也舍不得吃一块饼干。

7个月后,陈玉蓉凭借坚定的毅力和信念,成功减重,而经过医生检查后,发现她的脂肪肝也消失了。

最终,她成功将一部分健康的肝移植给了儿子。

她用爱的甘露,滋养了儿子几近干涸的生命,被网友称赞为“暴走妈妈”。

世间的母亲,不是超人却胜似超人。

她是大树,给我们遮风挡雨;是港湾,让我们停泊依靠。

冰心在散文《不为什么》中写道:

“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

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额,抵住我的前额,温柔地,不迟疑地说:

“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

是啊,母亲的爱很简单。

我们喊一声“妈妈”,她们就愿用一生诠释“母亲”。

抖音有一位网友,曾经晒出过妈妈生前的视频。

一位满头白发的耄耋老人,攥着绑在床头的绳子挪蹭着起身,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她的艰难。

原来,老人在90岁时摔断了腿,虽然有儿有女,却舍不得麻烦他们。

每次起床,就靠自己吃力地拽绳子。

老奶奶独立又艰难的样子,何尝不是众多母亲的写照。

即使儿女就在身边,只要自己能动,再苦再难也不愿麻烦子女。

倘若儿女远在他乡,就更不愿意打扰他们平静的生活了。

有人说,母亲是这个世界上过得最小心翼翼的人。

小红书网友@榴莲啊,工作后一年多没见过母亲。

回家前,他没有打招呼,而是偷偷跑到妈妈开的小饭店假装吃饭的顾客。

因为天冷,他戴着口罩帽子,无论是点菜、上菜,母亲都没有认出他。

甚至,也没有听出他的声音。

直到他小声喊了声“妈妈”,母亲才透过操作间的窗口“探头探脑”地望着他。

然后,她小心翼翼试探着喊出儿子的名字,像个担心做错事的孩子。

她不是认不出儿子,而是怕自己又认错了。

儿子不在家的日子,母亲错认很多人,只因为他们像自己的孩子。

虽然远在另一座城市,但母亲对儿子的爱和思念,从未有过丝毫间断。

母亲都是如此,无论你身在何方,她们总把你放在心尖,捧在手掌。

甚至,想象你就在她们身旁。

网友曾分享过这样一句话:

“对于母亲而言,你没来之前,她的眼里有全世界;你来了以后,她的全世界就只剩下了你。”

生命虽有终结,母亲的爱,却从未有过终点。

你是否听过这个故事?

一个婴儿即将诞生,焦灼地问神:“我马上要去人间了,可我如此弱小无助该怎么办?”

神说:“我会派一个天使去人间,她会在人间等你降临,一生一世护你周全。”

婴儿好奇地问:“她叫什么名字?”

神微笑着说:“她叫妈妈。”

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从襁褓婴孩到立业成家,母爱的陪伴,让我们平安度过岁岁年年。

这个春节,又有多少妈妈,为了给孩子一个幸福的新年,为了迎接孩子回家,用心忙碌了许久许久。

趁时光未老,多关心她一下;借春节团圆,记得陪她说说话。

当你幸福地吃到那一口“年味”时,别忘了对着那个忙碌的身影说声:“妈,您辛苦了!”

愿那个守护你一生的“人间天使”,幸福安康。

作者:烟水清寒,以笔为梦,不负韶华。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 金昌:“四个一”工作法让陪读妈妈感受城市温情

  • 当前,越来越多的“陪读妈妈”在就业大潮中彷徨、徘徊,留家带娃陪读?难觅适合岗位;丢娃出外打工?不利孩子成长。何去何从已成为“陪读妈妈”这一特殊群体的一块“心头重病”。△20
  • 盼年

  •   “小孩盼年,大人作难”,这是过去在我们农村广泛流传的一句顺口溜。那个年代,生活非常贫穷,家家户户经济都不宽裕,钱都是紧巴巴的。置办年货,给大人孩子买新衣服,过年家庭开销是
  • 武陵山区土家古稀老人家年味浓啦

  • 有母亲的地方就有家,有母亲的地方就有年。武陵山区湖北恩施,古稀老人陈翠菊(陈妈妈)的家,这个年还没到就热闹起来了。自腊月二十四(中国南方人的小年)开始,陈妈妈就先后迎来了五拨给
  • 新春走基层|离家返工路,乡愁绕心头

  • 邵阳日报·云邵阳客户端2月17日讯(记者 封龙仪)2月17日,正月初八,对于一批人来说,2024年春节已进入了尾声。在外务工的游子,不远万里回家过年,在短暂地陪伴家人几天后,又收拾起行囊,
  • 学子佳作|校园文学:母亲

  • 你知道吗?每一个母亲都是天上的太阳,她们用母爱的光芒,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你知道吗?每一个母亲都是辽阔的大海,她们用辽阔的胸怀,任由我们去追波逐浪。但,你知道吗?每一个母亲也
  • 蒸 年 馍

  •   乡下的日子一踏上腊月的台阶,人们就要为过年忙碌。最先揭开序幕的是淘麦磨面,为蒸年馍做好准备。  腊月磨面是比较繁琐的,先要舀出一年收成中最好的小麦,淘洗晾晒,然后磨成
  • 这个春节,妈妈陪我一起守国门

  • 有一种爱叫母亲的牵挂,有一种陪伴叫不辞千里。在祖国东北边陲图们江畔的图们口岸,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民警胡东由于春节不能回家过年,他的妈妈袁英,怀着对儿子的牵挂,千里迢迢从
  • 【三秦文学】回忆母亲

  • 王长寿我的母亲生于农历1927年9月26日(公历10月21日),于2024年1月30日走完了她那充满坎坷,历尽困苦的人生历程,她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快一百年,是我们村迄今为止最长寿的老人。母亲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她火上热搜,感动数亿网友的真相,原来竟是……

  • 不久前,在广东某火车站返乡人潮里,有着一对母女的身影。这是47岁的赵丽娟,成为女儿“同桌”的第13个年头。爱,坚持,陪伴,写成了她们催人泪下的亲情故事。20年前,池瑛琦出生在广东
  • 金昌:“四个一”工作法让陪读妈妈感受城市温情

  • 当前,越来越多的“陪读妈妈”在就业大潮中彷徨、徘徊,留家带娃陪读?难觅适合岗位;丢娃出外打工?不利孩子成长。何去何从已成为“陪读妈妈”这一特殊群体的一块“心头重病”。△20
  • 【新春走基层】高台:以我坚守 护万家温暖

  • 春节假期,当大家沉浸在与家人团聚的喜庆中时,还有些人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用坚守诠释责任与担当,以实际行动守护万家灯火。春节期间,保证电力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国网高台县供电公司严
  • 义龙新区:发展芭蕉芋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义龙新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大力发展芭蕉芋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在木陇街道大蚌村芭蕉芋种植基地,农户们有的在拔苗,有的在削茎
  • 雇人代练游戏未达标,费用怎么退?

  • 在网络游戏行业,有一种服务被称作“游戏代练”。玩家可以花钱雇人,帮助指定的游戏账号完成游戏任务、提升装备等级等。游戏代练让你账号牛上天近日,新野县人民法院汉城人民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