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50载坚守“光影人生” ——记安丘市电影公司放映员都振明

日期: 来源:安丘融媒收集编辑:安丘融媒

都振明,1972年参加农村电影放映工作,曾是市电影公司一名农村电影放映员,退休后,热爱电影的他又加入了公益电影志愿服务队,光影50年,累计放映电影过万场,观众人次过百万,用“光影人生”守护村民的“精神园地”,以影化人,成风化俗,在半个世纪的“光影人生”路上,兢兢业业,努力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都振明也先后获评“潍坊好人”“山东好人”“山东省新农村数字院线先进工作者”“中国最美善行者”等荣誉称号。

从“都哥哥”到“都爷爷”

50年,很长吗?在历史的长河中,很短,短到转瞬即逝。对一个个体来说,很长,长到青丝变白发;长到足够走遍866个村子,放映电影近万场;长到放映总里程超200多万公里,足迹可绕地球50圈;长到亲历了露天电影由辉煌到衰落,再到崛起的发展之路;长到见证了从8.75毫米、16毫米到35毫米电影放映机,再到数字电影放映机的时代变迁。从黄昏到深夜,50年来,都振明在安丘的山村里架起了光影和农民之间的桥梁。当岁月流转,电影记录着各个时代的更迭和故事,而电影之外的变化,则深深烙印在都振明的记忆中。

看电影是享受,但放电影并不轻松。因为喜欢电影,17岁时都振明如愿成为一名电影放映员,这一干就是一辈子。1972年9月,都振明推着一辆独轮车,装上一台电影放映机、一台小型发电机、一盒胶卷和一块幕布等,总重量超过300斤。70年代,要想在山区放一场电影,必须走过几十公里崎岖不平的土路,在虫子苍蝇乱飞的场地搭建设备,而补助只有4毛钱。一到村子里,孩子们就一边围着他要糖吃,一边大声喊:“都哥哥来放电影啦!都哥哥来放电影啦!”一直到电影放映结束,人们都渐渐散去,孩子们还乖乖地坐成一排,远远地朝着电影屏幕挥动小手。现在那些看他放电影的小孩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曾经的“都哥哥”,现在成了“都爷爷”,几十年过去,那个推着独轮车放映胶片电影的时代也一去不返了。

  作为一名放映员和设备维护员,都振明爱机护机,放映设备就是他们的“武器”,只有把它们保养好了,到了“战场”上,放映员才能得心应手。几十年如一日,都振明每周都对放映设备进行保养、维修,这么多年来,整个放映大队的所有设备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从胶片机到数字放映机,为了学习新的放映技术,都振明虚心向年轻队员请教,学习电脑知识和数字放映技术。为更好更及时地将电影送进各个村庄,他每次都提前到达放映点,选场地、贴海报、搞好映前宣传,保证场场演出声光俱佳,让农民朋友看到高质量的电影。

当好农民朋友的贴心人

  在半个多世纪的电影放映工作中,都振明结交了很多的农民朋友,其中一位叫马子让的农民成了都振明的至交,这其中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马子让是金冢子镇沙岭子村人,几年前,他和老伴建了一个养蚕大棚,准备养蚕致富,因不得要领,蚕宝宝开始大面积死亡,急得老两口手足无措。恰逢都振明来该村放电影,他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赶到马子让家中了解情况,并用自己在科教电影中学到的养蚕知识对马子让进行指导帮助,怕自己讲解不详细,工作细致周到的都振明在放映电影完毕后,将放映设备留在了马子让家,第二天上午,和同事一起带着科教影片《大棚养蚕新技术》去马子让家做专场放映,通过观看科教电影使马子让掌握了大棚养蚕的相关技术知识。关键时刻雪中送炭,马子让又重新打起了精神,鼓起了干劲。通过拉家常,都振明了解到马子让出现了暂时的经济困难,都振明果断掏出一千元现金予以资助,这件事让马子让非常感动。在后来的几年里,马子让的大棚养蚕顺利红火,靠着科学和辛勤,其规模不断扩大,收入逐年增长,一片真诚的心,使两个年纪相仿的人走到了一起。

乡间村落行走的“温暖使者”

  每个村有哪些五保户、家庭困难的学生,都振明都了然于心,每次来村里放电影的时候就买点东西送过去,有时候是几斤排骨,有时候是大米和油,有时候是当季的水果,久而久之,村民们也把都振明当成了亲人。电影放映队也是便民助民服务队,老百姓需要什么,大家就做什么。都振明怀着“奉献余晖,服务他人”的想法,学习多种技能。他经常在下乡放电影的时候为老百姓换电灯、修家电;偏远山村的留守老人理发是个难事,在都振明提议下,放映队统一购买了理发工具包,在放电影前,免费给老人理发;赶上村民家里有农活,他们还会帮村民晒麦子、抬粮食;为行动不便老人清理卫生;赶上放了学的孩子自己在家,他们会帮忙检查作业;看到年迈的老人编的笤帚、笸箩,他们就做起“代销”,把东西带到城里卖掉后再把钱送回来。一个个自发的善行,变成了他的“工作常态”,这些事他一干就是15年。

  除此之外,放映队员们还每人学了一门才艺,有人会打快板,有人唱歌,有人擅长演奏乐器,大家都说自己是“吹拉弹唱,必会一样”。他们在电影放映前为村民进行文艺表演,与村民交流互动,把放电影开辟成了一个聚人心、促交流的平台,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一路走来,起起伏伏,曾经的青葱少年,如今满头银发。“一辈子,能干好一件事,就很不容易了。”都振明50年只干了一件事——放电影。光影50年,累计放映电影过万场,观众人次过百万,作为一名老党员,都振明退休不退志,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农村电影事业奉献一份绵薄力量。


相关阅读

  • 本老师最近很勤劳|赏色

  • 随着新片《段落》(Passages)先后在圣丹斯电影节和柏林电影节亮相,本·卫肖近日的曝光量也高了起来。在这部同性题材新片中与弗兰茨·罗戈夫斯基(《伟大的自由》《怪人出街》)出演
  • 送别!电影界国宝级大师杨占家去世

  • 据中国电影美术学会消息,电影界国宝级美术大师杨占家2月25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6岁。杨占家被誉为中国电影美术界手绘制图“第一人”。杨占家,于1936年出生于天津武清。从小挚爱
  • 湖北郧西:桑蚕铺就致富路

  • 极目新闻记者 关前裕通讯员 秦光良 李昀珂“地要挖松整平,苗子要栽正栽紧、不能栽太深……”2月27日,在郧西县六郎乡罗坡垭村,连片的桑园围绕着村庄铺展开来,该县农业农村局驻村
  • 人物 | 石国山父子,和老电影走在一起的日子

  • 引言2023年2月26日,凌晨4点多钟,石国山在被窝里伸手摸到床头的手机,睡眼惺忪地瞅了一眼时间,就起来了,他一分钟也不敢贪睡,怕耽误了白天的一桩大事。再过半年多就年满60岁的老石,一
  • 优酷无障碍剧场招募首位大V志愿者

  •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去年12月,优酷无障碍剧场上线视障用户身份认证功能,视障者完成认证,就可以免费欣赏剧场内的无障碍内容。为了让用户可以看到更丰富的影视作品,阿里文娱公
  • 中国电影“全球能见度”不断上升,靠啥?

  • 西班牙《机密报》网站报道称,当下是视听力量时代,电影已经成为影响力的决定性工具之一。在中国最新的电影发展规划中,目标包括每年推出50部左右国产高票房电影以及到2035年取得
  • 送别大师!

  • 据中国电影美术学会消息,电影界国宝级美术大师杨占家2月25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6岁。杨占家被誉为中国电影美术界手绘制图“第一人”。杨占家先生,于1936年出生于天津武清。从小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连月跌幅领跑全国,北海的海景房为啥不香了?

  • 2月24日,坐标北海。早上八点整,一辆辆观光车载着满满当当的中老年人,从游客集中住宿区出发,抵达这里最有名气的景点——银滩。老年人群是这里的游客主体,他们在这里散步、拍照,也
  • 【创城进行时】庄浪:打造文明商超 共创文明城市

  • 近年来,庄浪县商务局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作为重中之重,在商场超市等场所,推进落实卫生保洁、消防通道安全等工作,不断优化商超环境,提升市民消费安全感和幸福感。走进商场超市,琳琅
  • 走访企业解难题 助推高质量发展 | 全力助企谋发展

  • “如果在筹建过程中,企业遇到困难,不论是人才引进,还是资金问题,第一时间跟我说,咱们一起找思路、想办法共同解决。”2月23日,在走访企业时,鱼台县委政法委助企攀登工作人员,向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