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十堰多地发展特色农业,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

日期: 来源:十堰广播电视台收集编辑:十堰广播电视台

 


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产业是关键。十堰各地因地制宜,选准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做响农业品牌,以特色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眼下,正是猕猴桃上市时节,张湾区西沟乡沙洲村的猕猴桃种植户刘秀娃一大早就来到种植园采收。

刘秀娃从2012年开始种植猕猴桃,冬天修枝、春天施肥、开花后掰芽……2亩果园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及时与新老客户联系,也让她不愁销路。

猕猴桃是沙洲村培育的支柱产业。为提高专业化水平,村里成立了种植合作社,注册了“甜猕沙洲”品牌,让村民持续稳定受益。

张湾区西沟乡沙洲村猕猴桃种植户张道举说,他种了8亩猕猴桃,每亩产量在8000斤左右,年收入约8万元。

张湾区西沟乡沙洲村党支部书记曹立勇介绍,该村现有猕猴桃种植户55户,种植主体两家,猕猴桃种植面积260亩,今年丰产面积100余亩,年产值达260万元。

在郧阳区鲍峡镇大墩子村,50亩胭脂稻已经成熟,天一放晴,当地及时组织村民开镰收割,每天大概收割3000多斤。

胭脂稻只能生长在海拔700至1290米之间的地区。大墩子村位于高海拔地带,水资源丰富,为胭脂稻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该村产出的胭脂米以其饱满的米粒、棕红色的外观,韧性十足的口感,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郧阳区鲍峡镇大墩子村党支部书记余裕明介绍, 胭脂米售价每斤50元左右,村里计划引进市场主体,把有机食品进一步深加工后向市面推广,在原有基础上做精做强,保证质量。

将收益低的传统农业减下去,让高端高效的新产业跟上来。全市各地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及“菜篮子”“果篮子”等城郊农业,丰富市民采购的同时,带动周边农民明显增收。


相关阅读

  • 猕猴桃林下套种中药材 一地两用“双丰收”

  • 10月8日,走进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麻柳乡石板村猕猴桃产业园区,只见猕猴桃架藤蔓上沉甸甸地挂满了一颗颗饱满的果实,与林下种植的茂盛的附片植株构成了一幅喜人的丰收图景。村民
  • 博山:修路惠民暖人心 情系群众解民忧

  • “没想到家门口的路这么快就修好了,路面更加平坦,往博山城里跑起来更加顺畅舒服,猕猴桃更不愁卖了。”近日,源泉镇的猕猴桃农老张笑呵呵地说。博山区民生工作大会指出,民生无小事
  • 汶川县水磨猕猴桃采摘正当时,游客尽享甜“猕”

  • 仲秋时节,瓜果飘香,在汶川县水磨镇果农杜正中家的猕猴桃种植基地里,藤蔓交错的棚架下,挂满了沉甸甸的猕猴桃,散发着诱人的清香,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采摘。得益于适宜的土壤、降水、光
  • 省科技厅帮扶种植猕猴桃 尽显“科技范儿”

  • 王楼村村民在采摘猕猴桃。记者 徐松 摄周口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松“俺这6亩半地猕猴桃是在河南省科技厅定点帮扶、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技术支持下种植的,今年大丰收,
  • 谱好“农科新曲” 唱好“助农大戏”

  • 来杨凌农高会“觅商机”,是很多参展商的热切期盼;而来杨凌农高会“取经”,则是很多参会者的真实想法。30年间,杨凌农高会始终秉承服务“三农”初心,为企业合作搭建新桥梁,为农民致
  • 来,听一听一颗成都产猕猴桃的“跨国之旅”

  • 大家好,我是一颗来自成都市都江堰的猕猴桃。我可不是一颗平平无奇的猕猴桃,而是一颗即将开始“跨国之旅”的“毛孩子”。从成都的田间到外国朋友的餐桌,快来“围观”我的“旅程
  • 我在成都庆丰收|秋日限定版成都“土特产”上新

  •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从土地中孕育出来的农作物一直都是中国人最爱的“土特产”。国庆假期即将结束,在秋收后,我们把视线移到成都各区市县,“土特产”中有什么潮流“尖货”吗?哪一款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十堰多地发展特色农业,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

  • 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产业是关键。十堰各地因地制宜,选准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做响农业品牌,以特色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眼下,正是猕猴桃上市时节,张湾区西沟乡沙洲村的猕猴
  •  玉门:禁毒宣传进校园 筑牢校园防毒墙

  • 为进一步加强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全力构建无毒校园,切实增强广大师生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近日,花海镇综治中心联合花海派出所,在花海镇中心小学开展“禁毒从娃娃抓起,共同
  • 95岁李嘉诚,迷上人工智能

  •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记者丨王睿 江昱玢 编辑丨江昱玢李嘉诚,瞄准如火如荼的人工智能。9月底,其向香港两大医学院捐款共6000万港元,发展AI医疗教学。“AI正在改变世界。”李嘉诚表
  • 华州:甘蔗上市“甜蜜蜜”

  • 渭南日报 记者 张莉娜“双节”期间,韩永红的5亩甘蔗园迎来丰收季,南方的甘蔗在华州区试种成功了。“不用削皮,剥开就能吃,爽口多汁,这甘蔗甜得很!没想到在咱们北方也能种植甘蔗啦!
  • 守护这座城“双节”我在岗

  • 渭南日报 记者 任晓彤 姚琼 文/图“双节”期间,在阖家团圆、举国欢庆的时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守护安全、守护文明,用奉献书写着对祖国和家人最深情的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