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3.5分饭店”受热捧 年轻消费者开始青睐“反向种草”

日期: 来源:中人社传媒收集编辑:中人社传媒

 中人社传媒记者 李娜

外出就餐前,打开餐饮点评类平台查看推荐,已成为中国年轻人的重要生活方式。近日,有关“评分低的店可能更好吃”的讨论热烈,微博上“年轻人报复性挤爆3.5分饭店(注:指在餐饮点评类平台上评分不高的饭店)”的话题阅读量超2.2亿人次,一些经营多年、自建口碑的“中低分老店”,成为网友“新宠”。

“反向种草”热潮兴起,“低分”餐厅逆袭,这背后是纯粹的任性、个性,还是对评分不信?是理性回归,还是“报复性反击”?

“高分店”踩雷  “低分店”逆袭

如今,网上点餐已经成为很多人喜欢的生活方式。面对网上琳琅满目的美食,消费者如何信赖店家,又怎样选到可口的餐品?店家评分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可以说,网上的“高评分”往往能够带来更多客单量,而“低评分”则可能让店家陷入经营惨淡的局面。

在长沙工作的90后王雪是身边人公认的“美食达人”,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和好友外出聚餐,餐厅多是从大众点评、美团等APP上的高分店铺中挑选,包括看网友的推荐与评价、餐厅的图片和评分等信息。最近,关注到网络上一些“3.5分饭店”走红讨论后,她决定给一些评分较低的餐厅“一个机会”。王雪探店后发现,一些低评分的店真的给了她惊喜。

“我公司附近有一家湘菜评分还不到4分,但上周特意和同事去试了,非常正宗。”王雪说,之前自己多次经过这家店都没有想过尝试。“因为之前这种评分在4.5分以下的店,我几乎都过滤掉了,没想到因此错失了宝藏店铺。”

跟王雪一样,开始留意低评分餐厅的消费者正在增加。

“有时候不知道要吃什么,就会上网看看大家都推荐什么。刷到低评分餐厅,以前我会直接划走。现在吃得多了,感觉高分餐厅不一定香,低分餐厅也不一定差。”长沙市民张女士说。

张女士还分享了自己最近在高分餐厅“踩雷”的经历。上个月,她和朋友在网上刷到一家日料自助餐厅,搜索各大平台都发现好评满满,网上呈现的图片和环境更是诱人。于是,她和朋友分别在团购平台购买了人均200多元的单人自助,结果味道、食材却不尽人意。

“日料讲究的就是一个精致,结果当天上的菜很多都是提前预制的半成品,海鲜刺身也不新鲜。”张女士表示,自己和朋友都十分失望,而最让她生气的是多次向餐厅服务员反映食品问题,均没有得到妥善处理。“我不知道其满屏的好评和4.9分的高分是怎么打出来的。”张女士直言。

“评分可以作为参考,但是也不能绝对地去看。”经常在外就餐的张先生说,“元旦假期,我打开手机一看,附近绝大多数餐厅的评分都挺高的,很难选。让我觉得奇怪的是,有一家我吃过的餐厅味道挺好,但评分只有3.9分。”

“我们家楼下的一家火锅店评分还不到4分,但超级好吃。”“这家餐厅因为不维护评论被埋没了。”“看到评分只有3.5分,心里还在打鼓,吃了以后觉得远超期待。”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了“勇闯”低评分餐厅的经历。

那么,这些餐厅为何评分较低?记者走访发现,一些餐厅有固定客群,销售渠道稳定,并不依赖线上引流招徕消费者;一些餐厅的菜品口味不差,但店内装潢简单,服务没有亮点,也导致评分不高。此外,一些餐厅确因菜品、环境等不能尽如人意,导致评价较低。

“我们家重点针对周围小区和学生群,做的是回头客生意,不是很在意线上宣传。”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附近一家开了8年的热卤店老板告诉记者,“这些年,网络平台的兴起改变了一些人发现美食的习惯,但是美食还得经得起嘴巴的考验,回头客靠的是口味。”

“盘外招”刷出虚高评价

出门前通过本地生活平台搜索附近的“吃喝玩乐”早已司空见惯。然而,当前越来越多的店铺出现评分注水等情况。

记者走访长沙多家餐厅发现,不少店铺为了得到平台的好评,大多推出了送菜品或打折换取好评的方式。

长沙本地人袁皓告诉记者,自己在外就餐经常会看到餐桌上有立牌提示,收藏打卡可以赠送菜品,有时服务员还会主动提醒顾客参与。“即使部分菜品不尽如人意,但‘吃人家的嘴短’,也会象征性地给予五星好评。”袁皓说,在餐厅就餐时,他经常被要求晒图片、写好评。“只要不是太麻烦,我还是愿意配合的。”

记者了解到,餐厅评分要高,光靠顾客自发打高分并不够。一些餐厅会邀请美食博主等到店体验,制作探店类短视频,达到引流的目的;部分餐厅还会通过专业的运营方式“刷好评”,花销虽多但效率较高、效果较好。

长沙某连锁烤肉店店长陈峰(化名)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对所有门店的评分都有强制要求和考核指标,当出现差评或者分数过低时,会有相应的问责制度。

陈峰表示,公司对店长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消差评。“当有顾客给差评时,我们会和消费者联系,采用免单或者赠送套餐券等方式,让他们把差评删了。”他表示,“当然,也会有人坚持不删差评,我们就只好想办法收集更多好评来覆盖差评。”

张女士同样表示,在她和朋友在团购平台给那家日料自助店差评后当天,该店店长便私信过来恳请删除评论。“店长表示,如果她们愿意删除该平台评论,愿意退回当日的全部消费。”

也有消费者质疑,部分餐厅的评分有“灌水”嫌疑。“一些新餐厅开业时间不久,评分竟然有4.8分”“有些评价,图片和文字都很完美,有点刻意。”“有些网红餐厅排队时间长,噱头大于实质,就餐体验不佳。”……

挤爆“3.5分餐厅”藏着什么信号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分店铺存在评分与服务品质不匹配的“失真”情况,消费者开始了“反向种草”。靠运营手段“刷出来”的高分店铺,最近正在被年轻人抛弃。当消费者不再单纯地信任虚高评分的店铺和平台评价体系,一些经营多年、“自动”建立口碑的老店成为“新宠”。

“如果一家店铺几乎全部都是五星好评,且每条评论都有百十来字,且配发好几张精美的图片,那么,这家店‘评分注水’的概率会比较高。”消费者小美对记者表示,因为此前在不少高评分店铺“踩过坑”,所以总结了一些经验。

记者看到,社交平台上也有一些网友支招如何避坑。网友称,人均价格太低的店铺,送不起太贵的菜,不太好作评价管理。而人均客单较高的店铺,能以赠菜或返现打动顾客的阈值较高,商家也不划算。往往是人均价格在平均线上下的店铺,更容易“踩坑”。

“这种现象是理性消费的回归。”王雪认为,“分数战”只是商家的经营策略,高分或低分商家中都有优质和劣质店铺。“中低分饭店”出圈的背后,是消费者打破“唯分数论”,追求更多元的评判标准。

“注水的评分会让分数失去参考意义,也不是餐饮企业维持长久发展的正道。由食材、口味、服务等要素构成的品质、形成的口碑,才是企业需要用心去经营的。”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哪怕营销再好、评分再高,只要品质不佳,消费者就会用脚投票,选择离开。”

面对评分乱象,业内人士指出,加强平台监管是关键。点评类APP需要建立更加严格的审核机制,加强对商家评价真实性的验证,防范虚假评价和分数灌水现象。同时,平台要加强消费者举报机制,对涉嫌虚假宣传和欺诈的商家进行调查处理。

“餐饮行业的竞争很激烈,很难不受到当下营销潮流的影响。线上展示很重要,我们也希望有更合理的评分机制,而不是被评分和评价完全裹挟。”陈峰说。

相关阅读

  • 安徽省霍山县烟草专卖局“三聚焦”推动服务工作

  • 为提升零售商户服务工作质量。连日来,安徽省霍山县烟草专卖局通过“三聚焦”,不断提升零售商户服务水平,推动零售商户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聚焦商户服务,提升店铺经营能力。组织
  • 董家沟街道首家社区智慧餐厅开业

  • “年纪大了,不方便买菜做饭。社区餐厅离家近,味道好,价格便宜,环境优美,省心又省事。”76岁的李淑芬老人高兴地说。1月26日,位于金普新区董家沟街道绿地香花社区的民祥道社区智慧
  • 首批15家餐厅上榜 “食在广州”迎来官方认证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吴珊、詹淑真,通讯员穗市监报道:1月29日,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联合举办“食在广州”品牌发布会。记者从现场获悉,广州塔云星餐饮有限公司旗下的晖粤轩
  • 5名嫌疑人落网!中山警方打掉一个盗销手机团伙

  • 近日,中山西区一名事主报警称,手机店被盗手机一批,价值约8万元。接到报警后,中山警方立即赶赴现场,发现手机店铺玻璃门、门锁被暴力损坏。经侦查,中山警方迅速锁定3名犯罪嫌疑人,其
  • 【法眼观察】商家立“规矩”不能逾越法律红线

  • 一个可以提供围炉煮茶、火锅、烧烤的院子;一条溪流,旁边铺设碎石、种有花卉,还装了雾化器制造烟雾效果……浙江温州一家网红餐厅开业一个月,由于一些来就餐的孩子顽皮,店内部分景
  • 库尔勒市年夜饭预订升温 还有“礼箱”可直接上桌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 杜建辉 通讯员 岳思莹报道)“我好几年没回新疆了,很馋新疆菜,今年回来过年,给我预订一桌年夜饭。”1月24日,在库尔勒市西域楼兰焰餐厅前台,工作人员正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两万五一台的Vision Pro,能给苹果一个支点吗?

  •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作者 | 陈平安过去一段时间,你很难不注意到苹果头显Vision Pro的消息。自从1月19日开放预售以来,全世界已经有无数的科技博主、媒体和爱好者自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