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用短视频做活法治宣传教育的探析

日期: 来源:全媒体探索收集编辑:全媒体探索

作者:郭延冉:山东法制报总编辑助理、新闻采访部副主任;冯欣妤:山东法制报新媒体中心副主任

来源:《全媒体探索》2023年2月号

用短视频做活法治宣传教育的探析

——山东法制报“普法小剧场”的经验梳理

摘 要:法制类媒体在全方位、多维度参与当地政法工作宣传报道,挖掘典型事迹、讲好法治故事的同时,在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方面,更是责无旁贷。本文结合山东法制报采编工作实践,以“普法小剧场”栏目为例,浅析融媒语境下如何用好短视频这一传播形式,让法治宣传教育“活”起来。

关键词:法制类媒体;法治宣传教育;短视频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向纵深推进,群众对法治宣传教育的需求和期待日益提高,加之融媒时代带来的传播方式和内容生产革新,对法制类媒体的宣传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山东法制报采编工作实践和大众青年“知行合一”调研实践活动,本文结合“普法小剧场”栏目有关案例,从传播方式革新、内容选取、呈现技巧等角度,浅析融媒语境下,法制类媒体如何用短视频这一形式做好法治宣传教育。

一、法治宣传教育+短视频,解锁“花式普法”新形式

融媒体时代下,大众的阅读习惯与信息获取手段发生了质的转变。相较于长篇文字,更愿意看短篇文字;相较于文字,更热衷于读图;相较于纸质读物,更青睐视频终端。作为山东省唯一的法制类综合媒体,在融媒语境下如何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在大众报业集团实施融合转型发展之际如何实现自身新突破,是山东法制报近年来开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在普法宣传方面,法制类媒体惯用的一种形式是“以案说法”。但在碎片化阅读时代,动辄几千字的文字内容、晦涩的法条罗列,已经越来越难以吸引读者。

与文字相比,短视频具有画面感强、信息量大、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大大提升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到达率、趣味性。选取紧贴群众需求的法律问题,配以日常生活工作场景画面+相关法律法规,再进行口语化解析,可增强普法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吸引更多受众。

为提高情景剧、动画、微电影等短视频产品的创作能力,2021年以来,山东法制报在招聘时注重选拔具有网络与新媒体、动画、播音主持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才补充到采编队伍中,组建了一支写得了脚本,当得了导演、演员,又能顶起视频后期制作的全能型融媒体人才小分队,主创人员基本上是95后,他们是短视频平台最活跃的用户群体,思维敏捷,敢于创新,学习接受能力强,表演起来“豁得出去”,能较好地驾驭这一传播形式。

“#个人信息保护法#双十一刚过,狂欢后你的个人信息还安全吗?”“#消费维权#以为底价想尖叫,价格一比才知道。看这里,学维权”……2021年11月12日,山东法制报“普法小剧场”栏目诞生了,一条条时长2分钟左右的原创普法短视频在山东法制报抖音、微信视频号等账号陆续发布。记者通过及时搜集整理群众关注度较高的防诈骗知识、新实施法律法规等,编写成贴近生活的情景剧脚本,以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形式和通俗易懂的互联网语言进行生产加工,从而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努力营造崇尚法治、厉行法治、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二、媒体“想讲的”+受众“想听的”,打出优质内容“组合拳”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新闻的采编播发生巨大变化,但是新闻作为内容产品的本质没有变,优质内容仍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传统媒体在做普法类短视频时,内容呈现上应将我们“想讲的”和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将“陈情”与“说理”结合起来。经过一年的实践,山东法制报“普法小剧场”栏目摸索出了些许经验:

(一)主动把握节日节点,延伸出相关普法内容

做好节日选题策划,是媒体把握报道时机、掌握报道主动权的一项必备技能。在普法短视频选题上,山东法制报坚持把节日宣传策划当成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的有效抓手。

2022年以来,我们注重节日节点选题策划,做到了月月有策划、有普法短视频作品推出。举例来说,元旦推出了《2021年施行的法律法规,你了解多少?》将2021年国家新实施或修改的法律法规,按照月份进行了一次“大回放”。记者对这些法律法规中最受社会瞩目的信息进行梳理,例如《刑法修正案(十一)》中的高空抛物、妨害安全驾驶等新罪入刑,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直播带货视频至少保存3年、自动续费服务要提醒消费者注意等规定,以“场景+动作表演+有节奏的口述”的形式演绎出来,节奏明快、新颖有趣。

这组盘点短视频带着网友回顾了过去一年来法治中国建设的成就,重温法律知识,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幸福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六一”儿童节前后,我们立足未成年人保护,策划推出了“依法带娃”系列普法短视频,从全省范围内选取典型案例,每一集都采取“情景剧+法官说法”的形式,进一步提升《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知晓率,引导家长依法承担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

除此之外,一些与法治相关的节日节点,也是我们普法短视频选题的重要来源。例如国家安全教育日、国际禁毒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国家宪法日等等,我们都精心策划普法宣传内容。在全国第二个民法典宣传月期间,我们开设了“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栏目,连续推出《不当得利,还不还?》《“好意同乘”出事故,司机还要负责任?》等4期有新意、有亮点的普法小剧场短视频,全能型融媒体人才小分队精选法院判例,以贴近生活场景的剧情呈现出来,结合民法典中的法条进行释法,深受网友欢迎。

(二)紧跟网络热点,及时回应群众的法治需求

自2020年年初,许多B站用户(包括罗翔本人)往B站上传了一些有关罗翔讲解法考的视频,随着“粪坑案”“看小黄书会被处罚吗?”等视频点击量的提升,罗翔也因此开始出圈——其影响力由法律界扩展到了大众社会。[1]以“厚大·罗翔说刑法”为代表的普法自媒体兴起,说明群众学法的热情越来越高。这既给传统媒体做好普法宣传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新媒体时代许多热点事件往往自带流量,能够快速成为全民热议的焦点。媒体常以“搭便车”的方式跟随或追随社会热点问题,以此实现借势营销、吸引公众眼球、提升关注度等传播目的。[2]群众关注什么?有哪方面的法律学习需求?聚焦这两个问题,互联网热搜榜单成了山东法制报普法小剧场栏目选题时的一个方向,也就是所谓的“蹭热点”。

紧跟“多名违法失德艺人被封禁”“人民日报评吴亦凡等进警示名单”的热搜话题,记者策划推出《你喜欢的网红和明星,竟然……》情景剧短视频,演绎再现3种直播网红、明星粉丝被封禁的行为,并从法律角度解读封禁原因,引导网友理性追星,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这则1分2秒的短视频,在山东法制报抖音账号推送后,一天时间内就吸引了数十万人次观看。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记者抓住“一墩难求”的网络热点和由此引发的盗版、侵权案件,邀请审理知识产权案的法官,分不同情形从知识产权保护角度对涉冬奥会吉祥物的侵权、违法行为进行专业解读,同时向群众普及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知识,起到了较好的普法效果。

当然,在适度“蹭热点”追逐流量的同时,确保发布内容的权威性和严谨性,一直是山东法制报坚守的底线。

(三)提升用户意识,凝聚法治共识

融媒体语境下,传媒运作的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读者变为受众,单向传播变为互动传播。过去媒体是给读者“看”的,现在媒体是给受众“用”的,媒体已经深深地介入了群众的生活。拿普法类短视频来说,普法的目的不仅在于让群众学法,更要推进用法,也就是不仅要让群众知道什么行为违法、哪些行为触犯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更要告诉大家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更好地凝聚法治共识。

以群众深恶痛绝的App自动续费陷阱为例,山东法制报普法小剧场推出《你被App“自动续费”套路过吗?》,普及《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中有关自动续费方面的规定,普法的同时还向网友演示不同支付方式、不同手机操作系统下,如何快速自查手机App自动续费情况以及取消操作,手把手教会网友走出“被自动续费”的消费陷阱,实用性极强。又如,2022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发布后,我们迅速策划推出了《对家庭暴力说NO》两期情景剧,上集展示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家庭暴力行为,下集告诉大家如遇家暴该如何申请保护令、需要哪些证据等,教大家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思维转变+借势借力,增强普法宣传吸引力

普法短视频已经不是新鲜事物。除了新闻媒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政法部门也尝试在政务媒体账号上以直播、短视频、微电影等形式进行普法宣传,出圈的普法栏目、“网红”民警、检察官层出不穷。例如淄博公安推出的《女警卢西的充实生活》、济南高新法院推出的《猛说一分钟》等等。但是,对于多数普法短视频生产者来说,如何跳出内容乏味、形式刻板、因顾及普法信息权威性导致严肃性有余而生动性不足的藩篱,仍要下一番功夫探索。经过实践探索,我们也逐渐形成了一种共识——运用新媒体普法要转变传统的说教思维,要尽可能地引发受众情感共鸣,提升作品感染力。

(一)以“沉浸式”代替“说教式”

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难度不亚于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在普法短视频创作过程中,我们的理解是,普法要以“沉浸式”代替“说教式”,同时借助时下流行的拍摄形式、热门BGM等,增强作品的张力和感染力。例如,在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我们推出的3期普法短视频分别从识毒拒毒、吸毒症状和生活中常见的误用毒品行为三个方面进行了禁毒知识科普,形式上更是采用了毒品“黑话”竞猜游戏、情景剧和禁毒民警有话说等,呈现形式多样,趣味性、观赏性俱佳,达到了较好的普法效果。又如,世界无烟日推出的普法作品,则以记者随机街采的形式进行。采访问题不预设答案进行引导,而是就“你为什么吸烟?”“你考虑过戒烟吗?”这样的问题,原原本本展现烟民们的想法和感受。视频摆脱了传统的“说教式”做法,一方面引发烟民网友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引发大众思考。作品最后引用权威论文,以科学研究和客观数据反驳此前视频中所展现的烟民说服自己吸烟的理由,表明烟民所谓吸烟的“好处”“习惯”实际上是一种“陷阱”,以此引发观众对吸烟问题的深思。

(二)“借船出海”实现传播力度放大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在这一背景下,加强与政法机关合作,找准时机“借船出海”,普法宣传作品的传播力度便可成倍放大。

结合2022年全国政法系统开展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我们精心策划,选取真实案例编写脚本,制作拍摄了情景剧《提防老年诈骗,捂住养老钱包》。此次拍摄,演员方面首次进行了“跨界合作”,除了记者,我们还邀请济南槐荫公安退休民警、反诈民警以及社区老年人,多重身份的演员“本色”出演,使视频更加生动、深入人心。该作品因贴合实际,便于老年人学习理解,提升识骗能力,不仅得到了热衷于反诈宣传的退休公安人员、社区老年人广泛转发,更得到了当地政法部门的高度认可,经授权在槐荫区委政法委、槐荫区文旅局、济南方特东方神画景区等单位、公共场所大屏播放,实现了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四、结语

通过深入开展大众青年“知行合一”调研实践,我们认真回顾、梳理过去一年来在短视频创作方面的经验发现,作为法制类媒体,必须融入融媒时代发展的潮流。尤其是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用活用好短视频这一形式,创作更多有料有趣的普法融媒作品,使普法宣传更接地气、更深入人心,切实履行好法制类媒体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王永杰、黄城.以“罗翔现象”探寻新媒体普法的新路径[EB/OL].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content/2022-02/28/content_8680098.htm.

[2]梁建业.政务新媒体平台“蹭热点”的正确方式[J].传媒,2021(10):80-81.

《全媒体探索》杂志是由大众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7-1526/G2,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7-048X。2021年8月创刊。

办刊宗旨:聚焦媒体融合前沿,交流实践探索经验,加强新闻舆论引导,打造研究沟通平台,助力媒体全面深度融合发展。

主要栏目:特约专稿、一线聚焦、融合转型、传播视点、舆情观察、新闻实务、视听传播、县级融媒、个案解析、智能应用、传媒法治、全媒人才、经营管理等。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0531—85196441

相关阅读

  • 青桃上线直接对标B站

  • 短视频促使人们快速看到信息,而中视频则帮助人们“看懂”信息。#“看见你的热爱”3月20日消息,抖音官方低调上线了一款全新APP——“青桃”。*图片为安卓手机市场截图青桃以“
  • 告别官方,纯净级体验!且用且珍惜!!

  •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大明,欢迎大家来到【大明青年】。今日分享大家好,有没有喜欢逛某乎的朋友,在里面你不仅能了解到热点新闻、创意文案,还有好多好看的故事。但是某乎正版,通
  • GEN2发布:首个多模态视频工作流

  • 昨天晚上,Runway 发布了最新的视频工作流 GEN-2 (小声说一下我 GEN-1 都还没来得及用)。这个升级版主要是加入了文字和图像作为提示词直接生成视频的功能。在 GEN-1 里大部分的
  • 招募 | SeeDAO 媒体中心 S2 招募开启

  • SeeDAO视觉设计师 * 1 See DAO岗位内容:围绕SeeDAO层面活动的平面设计需求,制作包括但不限于海报、SBT、易拉宝等品牌物料。当前活动主要涵盖(SeeDAO社区大会、节点共识大会、
  • 省级示范!这些地区(部门)和项目入选

  • 据“安徽司法”3月22日消息,经省委依法治省办批准,决定对安徽省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部门)和项目予以命名。名单如下↓安徽省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部门)和项目名单(
  • 多举措培养市场监管年轻力量法治思维培养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新时代新目标,为全体行政执法队伍吹响了接续奋斗新征程的号角。在此背景下,通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年轻干部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用短视频做活法治宣传教育的探析

  • 作者:郭延冉:山东法制报总编辑助理、新闻采访部副主任;冯欣妤:山东法制报新媒体中心副主任来源:《全媒体探索》2023年2月号用短视频做活法治宣传教育的探析——山东法制报“普法
  • 西咸新区“三项改革”推动科技型企业倍增

  • 3月14日,记者从《西咸新区建设秦创原总窗口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三项改革”作用下,西咸新区新增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科技中小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
  • 天眼快讯 | 2023粤黔产业协作大会在深圳举行

  •   2023粤黔产业协作大会于3月23日下午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届时现场将举行同广东省优强企业代表交流座谈和产业项目签约仪式。  此次大会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