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惠州:耕海牧渔建设“蓝色粮仓” 打造蓝色经济引擎

日期: 来源:惠州发布收集编辑:惠州发布

从捕鱼转向牧鱼,建设“蓝色粮仓”,向海洋要食物……4520平方公里的惠州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是著名鲷科鱼类繁殖场,也是南海经济鱼类幼体的索饵场。近年来,惠州以发展“深蓝渔业”为着力点,重点发展休闲渔业和深水网箱养殖等现代渔业,现代海洋渔业逐步壮大。

数据显示,去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21.01万吨,总产值57.94亿元,仅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13%,海洋渔业发展潜力巨大。

记者近日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惠州坚持把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作为落实粮食安全战略、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举措和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有力抓手,当前正大力实施海洋牧场建设行动,推动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发展,打造惠州蓝色经济引擎。

夯实种业发展

全球极危物种黄唇鱼在惠人工繁殖成功

一批在惠东港口人工繁殖成功的全球极度濒危物种黄唇鱼,跃入珠江口深圳湾海域,轻盈摆动尾巴,游向大海……在今年5月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现场,我国首次放流黄唇鱼。

黄唇鱼俗称金钱鮸,是中国特有鱼种,素有“海中大熊猫”之美称。作为目前国内唯一拥有黄唇鱼“水生野生保护动物人工繁殖许可证”的企业,位于惠东港口的广东省鳇鲸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年技术攻关,于去年在惠东成功实现人工繁殖黄唇鱼,在国内首次实现人工调控条件下多次自然产卵。

渔业种群保护繁育,惠州正走在全省前列。今年5月,惠州市黄唇鱼种源保护与技术研究中心暨大黄鱼南方种业创新园项目启动,项目由鳇鲸公司重点开展黄唇鱼的保育、繁育、选育,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以及南海硇洲族大黄鱼人工繁育产业化应用,不断提升惠州水产种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打造海洋种业的行业标杆。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技术团队利用野生驯养的亲鱼再次攻克了硇洲族大黄鱼大批量人工繁殖技术,有望成为未来惠州乃至南海海域深远海养殖的重要发展品种。

种业振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惠州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全面提升渔业水平,扶持和培育有实力的海水水产种苗企业,争取创建国家级和省级良种场,完善水产原良种和水产种苗生产体系。

今年6月初,2023年广东省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暨广东省海洋牧场种业创新专家委员会启动及惠州现代化海洋牧场海水经济鱼类种业创新基地揭牌仪式在大亚湾澳头举行。记者了解到,接下来将充分发挥委员会在种业及渔业养殖等领域的支持作用,为海洋牧场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位于大亚湾澳头的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是中国杂交石斑鱼的发源地,将充分发挥其海水种业的技术优势,加强海水经济鱼类的良种选育和繁育工作。同时,在石斑鱼省级良种场的基础上,积极创建石斑鱼国家级良种场,研发培育其他名贵海洋经济鱼类,夯实惠州种业发展基础,提振种业发展创新动力。

建设海洋牧场

“一条鱼工程”打造全产业生态链

从惠东港口的码头乘快艇出发,10多分钟就能到达小星山。壮阔的海面上排列着一个个“圆环”。这是一方海(广东)海洋牧场有限公司的深海养殖设备——深海网箱。

2019年12月,小星山海域符合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创建条件,获批成为第五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同时,粤港澳流动渔民深海网箱养殖产业园落户惠东港口。

作为产业园牵头实施主体的一方海,在石首科鱼类的繁育、养殖、选育、装备制造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是广东省大黄鱼三年行动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现已建成20万立方米养殖水体的深水网箱125口。

在这个现代化大型“海洋牧场”中,黄唇鱼、海鲡、石斑、鮸鱼、笛鲷等鱼群在一个个深海网箱里畅快戏水。岸上的工作人员通过技术手段可实时监控网箱内的水温、水质等养殖情况参数,便于及时调整养殖策略,不出海就能掌握网箱内的情况。

目前,一方海的“一条鱼工程”已见雏形。“当初落户惠州,正是看中了惠东县优质的海域资源与自然条件。惠州是发展现代化海洋渔业养殖的好地方。”一方海(广东)海洋牧场有限公司董事长颜阔秋介绍,2020年,福建省知名海洋企业金贝尔海洋装备集团在惠州投资设立该公司。公司借助母公司的技术、装备与资金优势,重点投资以现代水产种业、深远海养殖、海洋牧场建设、海洋休闲旅游业及现代海洋装备为主的全产业生态链海洋渔业产业。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百亿级大项目——惠州大百汇现代渔业产业集群项目落户惠州,市县两级分别成立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协助企业开展项目选址、供地等工作。当前,大百汇项目(一期)正有序推进。

“依托大百汇现代渔业产业集群项目、粤港澳流动渔民深海网箱养殖产业园项目,建设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惠州将推进传统渔排改造,探索创建集渔业生产、科普观光、休闲垂钓等于一体的复合型海洋牧场。同时,抓好冷链物流和港口码头基础设施建设,在惠东碧甲等沿海建设水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和预制菜产业基地,提升海产品价值。推动老旧渔港改造升级,为发展海洋牧场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陆海联动发展

坚持系统谋划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惠州是广东唯一入选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沿海地级市,具有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目前共有8个沿海渔港,9个沿海渔业乡镇,36个渔村。

日落时分,惠东考洲洋,鹭鸟在红树林上空飞翔,与红树林、碧海、蓝天构成一幅静谧、祥和的风景画……过去,考洲洋地区因无序过度开发,导致红树林生长空间压缩,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2014年开始,惠州积极推动考洲洋红树林保护修复。

在海洋资源开发中,守住自然生态就是守住“金山银山”。

“通过实施海洋生态修复,惠东考洲洋地区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推进了乡村振兴发展,也成为了惠州市新的生态名片之一。”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考洲洋红树林生态环境系统修复,不仅丰富了鸟类资源,也丰富了海洋生物资源,为周围百姓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也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由单一传统水产养殖向生态效益型养殖、体验式休闲旅游、相关服务业等多元化发展。

耕海牧渔,向海图强。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惠州将全面实施种质资源培育、传统网箱升级改造、复合型海洋牧场建设、水产品预制菜精深加工、粤东区域冷链物流节点建设、三产融合产业基地建设、渔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七大工程,构建从种业、养殖、冷链物流、精深加工到休闲渔业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全链条。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是一项系统全面的重点工程,惠州将坚持系统谋划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空间布局,坚持疏近用远,陆上项目和海上项目联动发展。”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将全力以赴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工作,将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具有惠州特色的现代化海洋牧场标杆和亮点。


来源:惠州日报

记者:陈春惠 刘建威

相关阅读

  • 注意!惠州一地新增多条“交通严管路”

  • 为进一步提升大亚湾区道路交通畅通水平,强化全区重要路段、重要节点交通秩序管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惠州市公
  • 第22届惠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收官

  • 惠州日报讯 (记者刘豪伟 通讯员谭海兵)超能神衣、防泡水免倒车3D打印智慧屋、广地龙(蚯蚓)生长繁殖观察及对土地地力生态修复的作用……11月17日至19日,第22届惠州市青少年科技创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留住历史乡愁 老街古味渐浓

  • 上楼下廊“五脚架”、楼顶设有女儿墙,如今的石狮老街,无论是凤里庵节点周边、城隍庙前广场,还是凤里庵至马脚桥沿街,这类极具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以及红砖瓦、燕尾脊的古厝,已大面
  • 衣服选购那些事儿——面料大盘点

  • 导语:衣服常用的面料有哪些?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再生纤维都是什么?有什么区别?涤纶、锦纶、腈纶、氨纶等各种“纶”各有什么特点?本期专栏,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衣服最主要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