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人类首次!嫦娥六号月背着陆开启“挖宝”之旅,实现了哪些突破?

日期: 来源:极目新闻收集编辑:极目新闻

据新华社报道,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6月2日,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后续,着陆器将通过鹊桥二号中继星,在地面控制下,进行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展开等状态检查与设置工作,正式开始持续约2天的月背采样工作。

5月3日,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到它成功着陆月背经历了一个月的时间。据介绍,嫦娥六号任务发射至采样返回全过程约53天,任务周期长,工程创新多,风险高,难度大,每个阶段环环相扣。这也将是人类首次开展月球背面取样返回之旅。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的“挖宝”之旅实现了哪些突破?

6月2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在监测嫦娥六号着陆月背动态(图源:新华社)

人类首次在月背挖土

在月球3800万平方公里的表面上,人类此前只采样过10次,其中美国6次、苏联3次、中国1次,不过采样点全部位于月球的正面。

上个世纪,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有六次成功登月,共挖回了380公斤的月球样本。苏联开展过三次月球无人采样任务——月球16号、月球20号以及月球24号,它们共带回了326克月球样本。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在月球表面着陆,实现了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是当时中国航天领域技术最复杂、实施难度最大的空间活动之一。

2019年,嫦娥四号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背的巡视勘察。

2020年,嫦娥五号带回了1731克月球正面的样品,意味着中国探月工程已经完全掌握了绕月、落月和采样返回的技术体系。

嫦娥五号取回的月球样品,使得一系列重要科学发现诞生。2021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团队仅用0.15克的月壤,于100天内在《自然》杂志上连发3篇文章,将科学界认知的月球岩浆活动结束时间推迟了8~9亿年。

通过对上述月球样品的分析,我们发现了月球中纬度月壤中保存了高含量的太阳风成因水,为人类开发利用月球资源打开了一扇窗户;发现了月球上的新矿物,预示着月球演化还有我们未知的新故事。

鹊桥系列中继卫星保驾护航

随着技术的发展,从月球表面采样并安全返回,目前已不算太难了。

而去月球背面采样并返回地球,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被地球潮汐锁定,导致它的自转速度和公转速度逐步地趋同,结果就是月球只能“直面”地球,我们在地球上永远无法观察到月球的背面。

6月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摄的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着陆月背的模拟动画画面(图源:新华社)

月背是人类的视野盲区,也是通信盲区。任何飞到月背、落到月背的探测器,都无法直接跟地球建立联系。

人类在地球上想要和位于月球背面的装置通信,需要在月球背面上空飞行的中继卫星来帮忙。目前,我国的鹊桥系列中继卫星,已经有两枚飞行在月球背面了。

2018年的鹊桥一号,成功保障了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的月背软着陆,踏上了人类首次的月背之旅。今年3月,鹊桥二号则率先嫦娥六号一步,提前到达了月背上空,用升级了的装备来保障嫦娥六号在月背的一切行动。

有望带回年代更久远的月球样本

嫦娥六号成功着陆之后,会怎样在月背挖土呢?

我们可以和嫦娥五号对比参照。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除了去的地方不同外,本身的系统组成几乎一模一样,都是由轨道器、返回器、上升器和着陆器组成的,这些部分加在一起重约8.2吨。

嫦娥六号软着陆在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阿波罗环形山附近,然后用铲子和钻头分别在月球表面与月面以下收集月壤样本与月岩样本,收集的样本放置在上升器的容器中;在着陆器采集样本完成后,上升器会从月面上升,与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会合、对接,之后转移样品到返回器。完成这一任务后,上升器会与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分离;样本转移到返回器后,轨道器会携返回器返回地球,在到达预定位置后释放返回器,轨道器的任务也完成了;最后回到地球的,就只有返回器了。

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任务预选的着陆区为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被公认为月球上最大、最古老、最深的盆地。

着陆点的选择综合考虑了着陆难度、通信难度和科研价值,有望带回年代更久远的月球样本,助力人类进一步分析月壤的结构、物理特性、物质组成等,并深化对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的研究。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介绍说,我国将在2030年前实施载人登月。为此,目前正在研制长征十号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梦舟”新一代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以及载人月球车和登月服等,并选拔、训练登月航天员。

随着嫦娥六号登陆月背采样,未来20年,载人登月和全球参与的国际月球科研站都已列入规划,中国人九天揽月的梦想将一步步走向现实。

极目新闻综合新华社、大众日报、成都商报


相关阅读

  • 经武快评丨月亮之上,应是人类文明拓展的净土

  • 美国载人登月是真还是假?这个一度在坊间引起争议的话题,近日又在互联网上掀起波澜。起因为本月初中国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后,嫦娥工程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访谈时所透露的信息
  • 登陆月球,基地该如何建?

  • 国家航天局在“中国航天日”开幕式上发布的“国际月球科研站概念视频”中透露,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于2035年前建成基本型,开展常态化月球科学试验、资源利用与技术验证。随着科
  •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能种出植物吗?

  • 你是否对“嫦娥五号”探测器从月球带回的珍贵样品充满了好奇?这些月球土壤中隐藏着哪些秘密呢?是宇宙演化的线索,还是月球独特历史的印记?月球的土壤能种出植物吗?快来今天的科
  • 科研铸就飞天路,交大材料五助嫦娥梦

  • 在古老神话“嫦娥奔月”的启迪下,现代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步伐将梦想照进现实。作为国家科技力量的璀璨明珠——上海交通大学,再度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 5月3日17
  • 嫦娥六号奔向月背挖土,挑战无人探月难度之最

  • 2024年5月3日,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我国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送入奔向月球的旅程!这次去月球,嫦娥六号有什么任务?为什么被称为“无人探月史上最难任务”?去月背,从
  • “嫦娥”再奔月!看哈工大人的探月之旅

  • 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六号探测器由此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浅夏悠悠,6月美好上新!

  • 绿茵冉冉,浅夏悠悠这是专属于六月的美好文化校历伴你共同定格复旦记忆↓↓↓少年自有山海卓越而有趣的故事等你书写!组 稿 | 校融媒体中心来 源 | 文化建设委员会摄 影 | 童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