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90后新农人种出“江汉平原第一瓜”

日期: 来源:极目新闻收集编辑: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蔡青 张盼

通讯员 王乐

“在小小的瓜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结大大的瓜……”

瓜熟蒂落的时节,90后的龙子瀛在他的60亩瓜地搞直播。他的父亲龙仁忠则端着瓜盘,大声招呼路人品尝。

7月中旬的湖北省仙桃市三伏潭镇夏市村,骄阳似火。父子俩用不同的方式卖力推销,汗水湿透了背心。318国道旁的瓜棚里,地上摊着白的绿的黄的瓜果,桌上摆着现切的瓜肉,气味芳香怡人。

三伏潭被称为江汉平原富硒第一镇。龙家父子种植的哈密瓜、洋香瓜上市不久,就引起“围观”,被热心网友称为“江汉平原第一瓜”。

吃瓜的人来了

海边瓜地和家乡瓜棚

其实,父子俩最初都不在老家种瓜。

1994年出生的龙子瀛大学毕业后与人合伙在武汉经商。龙仁忠则是海南的哈密瓜种植大户,有20余年的种瓜经验,基地种植面积在2012年达到千余亩,是海南小有名气的仙桃瓜农。

去年中秋节,龙子瀛去海南看望父亲。“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望着父亲佝偻的背影,龙子瀛突然想起一篇散文中的情景,便朗诵给父亲听。龙仁忠在海边坐了半天,明白儿子的心思,最后决定:回家,还种瓜。

龙仁忠种了半辈子瓜,抛下海南已经成熟的市场和种植模式,在仙桃开辟前所未有的新战场,心里也没有谱。

充足的阳光、较大的昼夜温差是哈密瓜生长、发育和糖分积累的必要因素。哈密瓜多分布于我国新疆哈密、吐鲁番等地,近年来在海南也有较大规模的种植。而仙桃市三伏潭镇虽然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却从未成规模地种植过哈密瓜。

第一站,父子俩去了江西,在庐山脚下的哈密瓜种植基地考察,这里的土壤成分与仙桃接近。回家后,又送检了三伏潭镇的土壤,发现土质十分适合种植哈密瓜,且这里的土壤富含硒元素,种出来的瓜品质更好。

在三伏潭镇夏市村流转60亩土地后,父子俩搭起了成片的瓜棚。

成片的瓜棚

老父亲和新农人

一人,一狗,一窝棚。

龙仁忠习惯性地端坐在瓜棚里,看户外草色青青,枝繁叶茂。

大棚四周,间或种着南瓜、冬瓜、豆角。老伴负责做饭,招呼鸡鸭。村里的老支书、老伙计则过来帮忙。

“种瓜几十年,从没有在家乡这么惬意过。”龙仁忠用草帽扇着风说。

一人一狗一窝棚

龙子瀛按照父亲指点,每天早上6点多钟起床记录瓜棚的温度,观察瓜苗长势。哈密瓜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是湿度小、昼夜温差大。鉴于此,父子俩采用大棚全程避雨栽培、吊蔓种植、棚内全地覆盖地膜,不仅降低了棚内湿度,也增加了昼夜温差。此外,通过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种出了品质足以与新疆、海南相媲美的哈密瓜。

7月24日晌午。瓜棚里,郁郁葱葱的瓜藤长势茂盛,哈密瓜和洋香瓜沉甸甸地挂在各自的藤蔓上。

金黄的洋香瓜

“哈密瓜有180多个品种,而我们选育的9个品种都是百里挑一,吃过的都说甜!”龙子瀛“卖瓜说瓜”:月露流星,原产地台湾,冰淇淋口感,蜜瓜界女神;小蜜25号,原产地东南亚,一口甜蜜的诱惑,中心糖可达18°......

基地有31个大棚,从7月开始陆续分5批收获,直至10月都能吃到香甜的哈密瓜。现在成熟的4个品种,口感多元,有脆甜的,也有软糯的,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哈密瓜熟了

龙子瀛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父亲在海南种瓜时老是为防治虫害伤脑筋,在仙桃老家种瓜,通过采取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种出来的哈密瓜安全性更高,没有农药残留。

经过精心培育,哈密瓜基地开园后,首日卖出1000多公斤,收入1.5万元,成为仙桃市第一家成规模种植哈密瓜的基地。

湖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专家、国家西甜瓜产业体系武汉综合试验站站长戴照义说,龙家父子的瓜填补了仙桃乃至周边地区种植哈密瓜的空白,其哈密瓜品相好、糖分足、经济价值高,值得推广。

好品质和好效益

哈密瓜熟了,销路该如何开辟,这让龙仁忠父子犯了难。从前在海南种植哈密瓜,瓜商会到瓜棚现场选果,预订下单,现在则行不通了。

在进入三伏潭镇夏市村的318国道沿线,连片的草莓、梨子、“阳光玫瑰”葡萄的采摘园分布于此,不少市民开车来此采摘。依着便利的交通条件和特色品种,龙子瀛除了利用互联网吆喝,还在自家基地开辟采摘园。为丰富采摘品类,又补种了草莓、圣女果、毛豆、泥蒿等蔬果。在乡亲们的建议下,“共享菜地”模式也将在基地逐步推行,消费者可以选择自行采摘,也可以选择认养菜地,等蔬果成熟后,通过生鲜物流配送到家,享受采摘新体验。

在瓜棚里,极目新闻记者看到现场有不少村民正在给还未成熟的瓜藤做管护。龙子瀛介绍,哈密瓜在种植、管理、采摘全过程都需要大量人工投入,瓜棚里每天有10余名村民在采摘园做工,人均年收入3万元左右。

“我要将仙桃哈密瓜打出好品牌,卖出好效益。”龙子瀛自信地说,今年第一批哈密瓜试种成功,预计亩产1万斤,亩产值可达4万元。明年依据销售情况调整品种,扩大规模,哈密瓜种植面积可能会达到160亩。此外,在镇委、镇政府对接与帮扶下,瓜棚旁边新修了一条宽3米长500米的生产路,确保车能开进来,产品能运出去,哈密瓜基地也成立合作社开展经营,未来希望能带着父老乡亲们一同致富。

三伏潭镇副镇长、党委委员、宣传委员李军涛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镇里依托资源优势,精心谋划“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布局,通过“村企联建、利益联结、多元发力”的方式,全面激活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因子”。规模种植的瓜果种类有“阳光玫瑰”葡萄200亩、西瓜400亩、梨170余亩,常年种植芦笋、泥蒿等特色有机蔬菜。当前,全镇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强力引擎。


相关阅读

  • 仙桃民警向15户家禽被盗者发还财物

  • “这大热天的还专门跑到村里来给我们发钱,辛苦你们了!”2023年7月21日,仙桃市郑场镇马王村居民从民警手中领回鸡子被盗的折价款,非常高兴。今年4月,仙桃市郑场镇发生系列盗窃家
  • 今年上半年仙桃海关监管出口小龙虾产品400吨

  • 极目新闻记者 周丹见习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余路瑶7月21日,位于湖北潜江的湖北莱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一片忙碌景象,一排排训练有素的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将鲜活小龙虾清洗、蒸
  • 看,哈密瓜节“瓜园奇妙夜”的高光时刻

  • 中国·哈密“甜蜜之旅”第十七届哈密瓜节7月19日开幕,当天举办了文艺晚会和“瓜园奇妙夜”游览贡瓜园等活动。这是德国游客Money(中)在贡瓜园哈密新益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展位前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90后新农人种出“江汉平原第一瓜”

  • 极目新闻记者 蔡青 张盼通讯员 王乐“在小小的瓜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结大大的瓜……”瓜熟蒂落的时节,90后的龙子瀛在他的60亩瓜地搞直播。他的父亲龙仁忠则端着瓜
  • 实地探访:岳阳枪支走火致17岁员工身亡俱乐部

  • 7月26日,湖南省岳阳市公安局岳阳楼分局发布警情通报称,2023年7月22日15时许,该局接到辖区一射击俱乐部报警,称该俱乐部内发生一起枪支走火伤人事件。经查,22日13时许,刘某及同伴三
  • 长三角铁路部分列车受台风影响停运

  •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7月27日起,长三角铁路部分列车停运(截至7月26日22时部分停运列车车次信息见附表)。已购买停运列车车票的旅客,可于票面乘车日期起30日内
  • 大金融板块震荡走强 四大行集体拉升

  • 2023年7月27日,大金融板块震荡走强,截至10:16,四大行集体拉升,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农业银行、兰州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郑州银行、建设银行等涨幅居前。风险提示:界面有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