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日期: 来源:南方杂志收集编辑:南方杂志

2月6日,深圳云和学校,学生领到新课本,十分开心。南方日报/供图

◎《南方》杂志记者/石静莹  通讯员/粤教宣 发自广州、深圳、东莞等地

◎本文责编/蒋玉

全年新增幼儿园公办学位11.55万个、义务教育中小学学位44.2万个、普通高中公办学位7.08万个,年度共新增公办学位62.83万个,超额完成广东省“十件民生实事”年度任务“增加公办学位约50万个”的工作目标。这是2022年广东省提升公办基础教育的数字成绩单的一部分。

优质学位连年增加的背后,是广东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决心与韧劲。

系统推进,增加优质学位

2022年8月31日,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广大附中高新区实验学校北校区、广州市黄埔区玉泉学校北校区、广州市黄埔区九龙第二小学大坦校区新教学楼举行了落成活动暨新学年开学典礼。

2022年秋季新学年,黄埔区有12所学校(校区)落成开办,新增学位2.3万个。

黄埔区基础教育学位的增加,是广东全面提升基础教育的缩影。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全面部署、系统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出台了《关于推动基础教育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广东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等系列重要规划文件方案。

2022年,省政府将提供优质基础教育,努力让学生“上好学”列入省十件民生实事之首,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列入市县“一把手工程”,并与21个地市签订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任务书,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压实市县主体责任,完善用地、报建、财政、编制等配套措施,狠抓重点任务落实,着力增加优质基础教育学位供给。

一项项扎实有效的举措,推动全省基础教育提升工作驶入“快车道”。

深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应对深圳市大规模、高品质建设基础教育学校的需求,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深圳市坚持优校优建,以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中心,落实多项举措推动学校品质提升。

2021年12月25日,深圳市组建了由多位院士、各领域专家、知名校长和各部门代表组成的深圳市学校规划与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全市学校建立标准规范、优化布局设计、改进技术工艺等提供意见建议,因地制宜地打造深圳面向未来、引领发展的教育空间。

东莞市是外来人口大市,为解决“上好学”问题,2020年,该市政府顶住财政收支吃紧和土地资源稀缺的双重压力,统筹调动各类资源要素,全面启动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三年来,东莞累计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137所、公办幼儿园75所,新增公办学位超18万个,连续3年超额完成新增公办学位任务。

“移笋栽竹”,提升教育质量

“移笋栽竹法”,指的是挖掘强壮的母竹竹鞭附近的笋芽进行栽种,当年就能出笋的培育新竹子的方法。

这种方法,也被运用到广东教育提升之中。通过深化集团化办学,“老牌名校”正在带动新校快速发展、提升质量。

东莞市莞城英文实验学校教育集团采取“名校+新校”方式组建“紧密型”教育集团,缩减新校成长周期,带动快速发展。在实践中,莞城英文实验学校教育集团逐步探索出适合新校平乐坊小学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生态教育项目,让新校成为带有莞邑老街文化烙印、小家碧玉型的最美新校,得到了家长和学生们的认可,取得了较高的社会满意度。

平乐坊小学是广东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鲜活案例。

过去一年,广东落实《关于推进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积极培育100个省级优质教育集团,推动各地通过优质学校设立分校区、委托管理薄弱学校、新建学校划归优质学校管理等方式组建教育集团,探索多校协同、区域组团、同学段联盟、跨学段联合等多种办学模式,彰显集团化办学优势,提高薄弱学校和新建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深圳市新增学生多,对优质学位需求量较大,实践集团办学对其基础教育优质发展,是关键一招。

2022年4月29日,深圳市出台《深圳市公办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明确通过优化集团化办学布局、健全集团化办学机制、提高集团化办学质量、加强集团化办学考核与激励、规范集团化办学行为等五大任务。

2022—2025年,以广东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创建评估指标为标准,深圳市将评选出80个优质公办中小学教育集团,以此更好优化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整体提升全市教育资源的平衡性与协调性,推动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广大农村,针对农村教育基础薄弱的情况,广东教育部门采用的方法是建设城乡教育共同体,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和寄宿制初中“三所学校”,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内涵,提高各类中小学幼儿园办学质量。

珠三角地区已设立15个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设立了13个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通过推动探索基础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创建一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和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市、区),带动全省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提升,促进基础教育更公平、高质量发展。

“软硬兼施”,发挥“双减”实效

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决定了教学水平。如果说学位增加是“硬件”,那么,培养一批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则是提升广东基础教育水平的“软件”。

过去一年,广东省教育厅以“新强师工程”和“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帮扶”为主抓手,持续加强校长、教师、教研员“三支队伍”建设,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培训体系,着力培育造就一支高质量教师队伍,提前超额完成省民生实事中“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学水平”相关任务。

2022年,广东加快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省级教师发展中心布局,全省共建设11个省级中小学(中职)教师发展中心,构建形成以省、市、县三级教师发展中心为主体,教研基地、校本示范校(培育校)及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培训者)工作室等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

高层次教师人才稀缺,如何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为此,广东创新组织开展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省级学员走进乡村巡教讲学暨“云送教”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将优质教师教育资源推广覆盖至全省范围,引领带动全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在校的事情解决好,课后服务也要跟上。

“小学有了课后服务,让孩子能上喜欢的课后兴趣班,而我也能够专心工作,在下班后才去接孩子。”对于家住广州市番禺区的二胎妈妈赵颖(化名)而言,家门口小学新增的学位,已经可以满足家里孩子的上学需求。她坦言,是学校课后服务的全覆盖,让家长松了一口气。

广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双减”是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广东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双减”工作平稳有序,主要指标均已完成国家要求,成效明显。尤其是义务教育学校校内课后服务全面开展,学校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课后服务已基本实现两个“全覆盖”和“5+2”要求。

在此基础上,广东还在探索推进课后服务信息化管理试点工作。目前,广州市荔湾区和花都区、深圳市龙华区、清远市佛冈县、江门市江海区等首批5个区县,已完成课后服务信息化管理试点工作,广州、深圳、佛山、梅州、河源、江门和东莞等地市的68个县(市、区)将参加第二批试点工作,这将进一步提升各个学校课后服务的水平。


相关阅读

  • 聚焦开学安全⑳阿坝篇

  • 聚焦春季开学安全为保障校园安全,确保春季学期开学工作平安有序,各地教育系统纷纷“出招”。四川教育发布持续推出“聚焦开学安全”栏目,报道各地做法、经验!今天我们一起来看阿
  • 玛纳斯:职业技能培训忙 农民增收有保障

  •   昌吉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新新 通讯员 马宏霞)连日来,玛纳斯县技工学校结合群众就业意愿和企业用工需求,持续深入免费开办电工、烹调师、叉车驾驶员等多个实用技能培训班,提
  • 7.32亿元!九江市加大财政投入支持义务教育发展

  • 九江新闻网讯(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沈明杰)今年以来,市财政下达全市2023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7.32亿元,其中,中央省级财政补助资金6.59亿元,市县财政配套资金0.73亿元。补助经费将
  • 苏店镇苏店村:百万助教兴学 全力推动乡村教育

  • 宽敞明亮的教学楼、设施齐全的功能教室……走进苏店九年一贯制学校,让人眼前一亮。该校副校长崔淑燕介绍,“这是通过2年时间改扩建所获得的成果,教学设备完善,每个班都实现了智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 2月6日,深圳云和学校,学生领到新课本,十分开心。南方日报/供图◎《南方》杂志记者/石静莹 通讯员/粤教宣 发自广州、深圳、东莞等地◎本文责编/蒋玉全年新增幼儿园公办学位11.55
  • 国内首次发现

  • 来源:新华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新疆史前高台遗存出土木质车辆与骨质冰鞋记者从此间召开的2022年新疆考古工作汇报会
  • ​反弹琵琶,县域引回“金凤凰”

  • 云浮循环经济工业园为云安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云安融媒/供图◎《南方》杂志记者/杨洋 通讯员/罗毅 发自云浮◎本文责编/林若川农历正月十二的早晨,云浮新港的雾气刚刚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