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千万别吃这种海鲜,一颗就有可能致死,至今无特效药

日期: 来源:温州晚报收集编辑:温州晚报

6月13日,记者从温州市市场监管局海经区分局获悉,该局联合公安部门连续查处2起涉嫌违法经营织纹螺,现场依法查扣待脱壳织纹螺590.22公斤、已脱壳包装的织纹螺肉31.58公斤。

“6月12日,我们接到了群众举报,称海经区灵昆街道有人贩卖的海螺疑似为织纹螺,立刻引起了我们的重视,组织执法人员进行排摸。”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天该局执法人员对辖区水产交易场所进行暗访排摸,通过暗访并进行细致比对,很快就初步锁定涉嫌违法的两家水产加工小作坊。随后,该局联合公安部门同时对涉嫌违法的两家水产加工小作坊进行突击检查,现场发现待脱壳织纹螺590.22公斤,另发现已脱壳包装的织纹螺肉31.58公斤。执法人员现场依法对查获的织纹螺予以扣押。

该负责人介绍,初步调查,这两处水产加工小作坊是准备将这些织纹螺加工成织纹螺肉后,再销往下家。目前,执法人员正对涉案织纹螺进行追踪溯源,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取证中。

据了解,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蛳螺、麦螺或白螺等,是一种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质海底的螺类,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螺身细长,形似圆锥体,尾部较尖且细长,大小如“指甲盖”一般,整体长1厘米左右、宽0.5厘米左右,螺肉呈淡黄色。

织纹螺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毒素是麻痹性贝类毒素,类似于河豚鱼毒素,中毒病人主要属于神经性麻痹症状,根据相关检测结果显示,该毒素对人体的经口致死量为0.54毫克~0.9毫克,也就是说,一颗小小的织纹螺就有可能致人丧命。而且,该毒素对热稳定,煮沸、盐腌、日晒等均不能将其破坏,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一旦发生中毒,只有采用一些常用急救方法,包括催吐、洗胃、导泻、利尿等来促进毒素的排泄。

纹螺中毒具有一定潜伏期,短则几分钟,长则数小时。食用后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整个病程发展迅速,可能在几分钟之内就能导致人死亡。早期表现为口唇、舌、指尖发麻,眼睑下垂。不久就会有消化道症状,感觉胃部不适,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等症状,甚至便血。中毒严重者很快就会出现瘫痪、说话不清楚、声音嘶哑、紫绀、呼吸困难等症状,紧接着出现休克,最后会因为呼吸衰竭而死亡。

在此,市场监管部门提醒,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广大群众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购买和食用织纹螺。误食织纹螺后,如发生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的,应当立即到医院就诊。消费者若发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的,请及时拨打政务服务热线12345投诉举报。

新闻延伸

2022年4月14日,乐清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乐清市某餐饮店涉嫌生产销售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经营的食品的违法行为作出罚没款8.0248万元的行政处罚。

2021年7月21日,乐清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乐清市某餐饮店进行检查,发现当事人涉嫌销售有毒有害的织纹螺。经查,当事人厨师长汤某某于2021年7月21日上午在柳市中心菜市场过道,以45元的价格从不知名的老妇人处购进0.925KG织纹螺,放于店内海鲜点菜区标注“油螺,48.00元”的字样待售。截至案发,当事人已销售涉案织纹螺一份(约0.15千克),销售价格为48元/份,故该案涉案货值为296元,违法所得为48元。另查明,当事人不知道“织纹螺”属于国家为防病需要明令禁止经营的食品,主观上无故意,不能提供涉案织纹螺的供货商许可证和合格证明。当事人销售织纹螺的行为,不符合原卫生部于2012年7月20发布《关于预防织纹螺食物中毒的公告》(2012年第13号)和2016年7月19日食药总局办公厅《关于织纹螺销售有关问题的复函》(食药监办食监二函〔2016〕528号)的规定,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十二)项之规定,同时当事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条第一款、《个体工商户条例》第十条第一款之规定,乐清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食用织纹螺会引起食物中毒,所以织纹螺被列入国家禁售名单,但仍有餐饮服务提供者安全意识不强,不知道织纹螺的危害性。对销售有毒有害的织纹螺,但未涉刑的违法行为的惩处,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

织纹螺中毒案例!

●2015年5月,莆田一2岁男童吃织纹螺后中毒 或成植物人

●2007年5月7日,莆田荔城区长丰村,9人食用织纹螺中毒,其中5人住院。

●2005年7月14日,福建宁德市霞浦县溪南镇,渔民陈某食用织纹螺后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

●2005年5月21日,福州市罗源县4人因食用织纹螺发生食物中毒,其中1人死亡。

●2004年6月1日,仙游县发生两起食用织纹螺中毒事件,有3人住进医院接受治疗。

●2002年4月至5月,宁德、莆田等地发生多因食用织纹螺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其中死亡2人。

人民日报曾出提醒:警惕这些食物!

温州晚报记者陈培培

通讯员温市萱


相关阅读

  • 一企业发文“禁止婚外情和出轨”?公司回应

  • 近日,浙江温州乐清市一企业发布“关于禁止婚外情和出轨通知”的红头文件,称公司已婚员工如有婚外情、出轨、包养小三等不良情况,将辞退处理。6月12日,该公司回应极目新闻称,这则
  • 平潭警银携手 护好群众“钱袋子”

  • 近日,实验区公安局和工行平潭万宝支行联动,阻止了一起冒充某学校老师称学校需要维修,并且指定商家采购材料的诈骗,为群众止损73000元。6月2日上午10时许,市民丁先生急匆匆地来到
  • 湖北利川:群防群控 让“隐形”违建无处遁形

  • “它修得这么隐蔽,跟楼的颜色差不多,居然都被发现了,不能抱侥幸心理啊!”家住利天下小区2号楼的刘先生如是说。近日,都亭街道综合执法中心接到群众举报,利天下小区内存在一处违法
  • 千万别碰!女子吃完心跳骤停,医生紧急提醒

  • 不人超爱的螺肉吃时得小心有种螺长得跟螺蛳很像其毒素可致命!它叫织纹螺
    女子吃了两大捧这种螺心跳骤停宁波的张女士今年51岁从事海边养殖行业经常能接触到各种海螺4日早上张
  • 一个就可能致命!女子吃了两大捧,心跳骤停

  • “这次还好有惊无险,出院后我一定带头宣传,免得大家跟我一样到ICU里走一遭。”6月9日,已经明显好转并即将转入普通病房的张女士,和宁海县第一医院ICU的医护人员这样打趣说。她怎
  • 质效双优|夜间法庭暖人心 司法服务显温情

  • -------五龙法庭利用夜间法庭成功调解系列装修合同纠纷“辛苦了,谢谢你们,下班了还麻烦你们!”小镇隐入夜色,法庭却依然在进行着胶着的夜间调解。走进法庭,多名当事人正在紧张的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视频广告猫腻多 没有批文也能播?

  • 6月13日上午,在快手平台仍能看到“李苗医生”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颖琳 吴珊6月13日,羊城晚报推出《快手平台“假医生”真带货》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当天上午,羊城晚
  • 农发行蚌埠市分行20亿信贷资金支持夏粮收购

  • 日前,农发行蚌埠市分行备足收购资金20亿元,确保“钱等粮”,全力以赴保障夏粮收购资金供应。夏粮收购是蚌埠市全年粮食收购的重头戏,农发行蚌埠市分行提前深入一线开展调研,研判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