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教育部: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即日启动

日期: 来源:中国城市报收集编辑:中国城市报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于5月27日至31日开展“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系列活动,通过指导各地各高校集中开展政策宣讲、访企拓岗、校园招聘、供需对接、重点帮扶、征兵宣传等主题活动,帮助一批有就业意愿但尚未落实就业去向的毕业生实现就业,加力加速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时,提示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一定要增强三个意识,严防四类陷阱。

一是丰富形式,集中开展政策解读。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和19个分行业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进企业、进园区、进高校、进社区,服务就业主体全面了解社保补贴、吸纳就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援企稳岗扩就业政策。

二是紧扣需求,集中开拓就业岗位。各地各高校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特色加速落实“访企拓岗”工作任务,足质足量开拓就业岗位。

三是注重实效,集中组织校园招聘。教育部会同有关部委举办“优企进校 招才引智”专项行动、“百城千校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和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等招聘活动。各地各高校集中组织行业性、区域性、联盟性招聘活动,邀请企业组团进校招聘,持续保持校园招聘热度,切实提升校园招聘实效。

四是突出精准,集中促成供需对接。各地积极组织区域类、行业类供需对接交流活动,结合“访企拓岗”工作集中汇聚一批岗位资源,推动校企双方在定向人才培养培训、共建就业实习基地、重点领域合作交流等方面构建新机制、取得新成果。

五是优化服务,集中帮扶重点群体。各地各高校认真梳理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就业动向,“一对一”提供岗位推介、指导咨询、心理疏导、权益维护等就业帮扶,积极引导社会公益组织、人力资源机构和新就业形态企业释放更多适合重点群体的就业岗位,结合“宏志助航计划”组织重点群体专场招聘活动,切实帮助重点群体落实就业去向。

增强三个意识:即风险防范意识。积极参加学校及相关部门组织的就业指导和安全教育活动,增强识别就业“陷阱”和违法违规行为的意识与能力,不走所谓的“求职捷径”,警惕潜在的“高薪骗局”。

信息安全意识。通过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高校就业网站等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和高校的校园招聘等正规途径获取就业信息,多渠道甄别,不盲目轻信;不随意打开陌生网址链接,谨慎对待索要敏感信息、扣留证明原件等行为。

依法维权意识。主动了解学习求职就业有关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如在求职中本人合法权益遭受侵害,要积极收集并留存有关证据,及时向学校及有关部门求助,或向公安机关报案。

严防四类陷阱:一要严防非法职业中介陷阱。一些没有相关资质或冒用、伪造相关资质的“黑中介”,常打着介绍工作的幌子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以“轻松拿高薪”“升职加薪快”等为诱饵,使用各种手段骗取钱财。

二要严防招聘收费陷阱。不法分子常以招聘为名变相收取各类费用,牟取非法利益。有的以押金、保证金、办证费、服装费、资料费等名目收费,再以各种苛刻要求迫使求职者自动放弃求职或离岗,已交费用以各种理由不予退还。有的宣称具有知名公司内部推荐权,打着收费推荐优质岗位的幌子骗取钱财。有的与不良网贷平台勾结,利用毕业生初入职场、求职心切的特点,设置培训贷、购车贷、美容贷等新型招聘陷阱。有的以招聘为名变相招生,要求付费参加入职或考证培训,一旦收取费用便以各种理由拒绝履行承诺,甚至直接“卷款跑路”。

三要严防招聘诈骗陷阱。不法分子常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诱导求职者从事、参与违法行为。有的在各类网络平台上发布事先编造的招工信息,以“高薪急聘”“学历不限”等字眼诱导求职者逐步暴露个人信息、下载刷单APP,骗取求职者钱财。有的以“勤工俭学”“招聘兼职”“高额回报”等为诱饵,吸引求职者落入传销组织圈套。有的以招聘“行政秘书”“生活助理”为名,或打着招聘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的幌子,要求女性求职者从事异性服务。有的以招聘名义,盗用求职者的银行卡、手机卡或支付账户等个人信息,用于诈骗、洗钱等违法活动。

四要严防“猫腻”合同陷阱。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个别用人单位为降低用人成本、规避用工责任而侵犯毕业生合法权益。有的仅签订《就业协议书》,或以谈话、电话等口头形式约定工作相关事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有的合同内容简单,缺少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工资、劳动条件、合同期限等具体内容。有的以少缴税款为由,同时准备两份不同薪资的“阴阳合同”。有的包含“霸王条款”,要求几年内不得结婚、无条件服从加班、试用期离职不结算工资等。毕业生到岗工作后,特别是当出现一些争议时,就可能被用人单位以没有书面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合同相关条款为由,拖欠或拒发薪酬。

记者叶中华

相关阅读

  • 科技周阅读分享 感受科技魅力

  • 全媒体记者孔莉5月25--6月1日是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为激发广大市民的创新热潮,营造浓郁的科学氛围。5月25号,驻马店市图书馆、驿城区图书馆及河南日报社大河书局组织开展以“
  • 转晴!童话般的武汉蓝刷屏!

  • 极目新闻记者 陈希摄影记者 李辉午后4时许,气温31.1℃,体感温度34.4℃大自然,总会给予你惊喜。阴雨多日,5月23日武汉转晴后,一扫前几日的阴霾,纯净的淡蓝天空上,白云悠悠,形态各异,有
  • 教育部提示,严防4类求职陷阱!

  • 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关键期,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招聘的幌子挖“坑”设陷,诈骗钱财、盗用信息、诱导犯罪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毕业生就业权益。为保护自身安全和合法权益,高校
  • 黎城“1键”呼叫特色服务 精准匹配老年人需求

  •   “您别着急,我马上上门处理。”近日,在黎城县西仵镇幸福庄村的残疾老人桑大爷家中,得知老人家里突然没水了,网格员原金保即刻来到老人家中,帮忙排查水表、水管等设备,并随即帮
  • 番禺区石楼镇调研视察辖内重点积水点

  • 近日,番禺区石楼镇组织部分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对各积水点开展专题调研视察活动,石楼镇人大主席罗笑涓、副主席陈伟辉、副镇长何伟生及镇人大办、建设办、水务所等相关部门
  • 教育部提示,严防4类求职陷阱

  • 当前,距毕业生离校不足2个月时间,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关键期,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招聘的幌子挖“坑”设陷,诈骗钱财、盗用信息、诱导犯罪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毕业生就业权益。为
  • 90后小伙进村入户为老人“义剪”

  • “爷爷奶奶,要不要剪个头发?免费的。”20日下午3点左右,在东阳江镇岭下施村,周孝平提着理发工具箱和折叠凳,走村入户开启了当天的第二场“义剪”服务。当天上午,他已在虎鹿镇燕山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教育部: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即日启动

  •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于5月27日至31日开展“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系列活动,通过指导各地各高校集中开展政策宣讲、访企拓岗、校园招聘、供需对接、重点帮扶、征兵
  • 情系校园 南京高淳爱心连网友群助学到校园

  • 凝聚善的力量,倾听爱的声音。爱心帮扶传递的是爱心、营造的是希望。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更加坚定“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善良的种子。5月25
  • 温州鹿城:银铃歌声中唱响垃圾分类新乐章

  • 近日,鹿城区南汇街道桥儿头社区在其广受欢迎的银铃歌唱培训班中,巧妙地融入了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将环保理念与文化艺术相结合,为居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体验。 据悉
  • 塘栖民间手艺人重塑枇杷产业链

  • 正是塘栖枇杷最甜的时候,今年的塘栖枇杷你吃过了吗?今年的塘栖枇杷季,亲朋好友间除了分享鲜甜可口的枇杷,还有临平老刀百匠工坊民间匠人们的塘栖枇杷系列美食也是十分火爆,它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