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阿尔茨海默病盯上90后?这些预防措施不可不知

日期: 来源: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收集编辑: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

阿尔茨海默病,

是否盯上了年轻人?

“目前,国内报道

最年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是19岁发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刚

向民小生透露。

9月21日,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这些脑健康知识你都了解吗?

知彼知己,才能早早预防!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

民小生查阅发现,有数据显示,2019年,导致我国人群死亡的疾病中,阿尔茨海默病已经上升到第5位,在过去30年间上升了5个位次。前5位疾病分别为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和阿尔茨海默病。

要想真正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可怕,首先要界定其概念。阿尔茨海默病和“老年痴呆”并不能画上等号。

人们常习惯用“老年痴呆”来指代阿尔茨海默病,但其实广义上的痴呆症还包括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等,只是阿尔茨海默病最为多见,它作为痴呆症的一种,占痴呆症的60%-8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刚

王刚介绍,血管性痴呆,一开始可能是中风类的表现,而阿尔茨海默病,早期主要表现为遗忘,“主要还是近事遗忘,比如刚刚说过的话,刚刚做过的事,转头即忘。患者在很早期的时候,仅仅表现为近事遗忘,但是对他的日常生活是没有影响的。”

王刚提醒,如果老年人遗忘的频次一周有1-2次,就要及时就诊,“我们可以制定相关的非药物治疗或者预防干预的措施,这是很有意义的。”

“我们最近确诊了一位31岁的女性患者,不过她有很明确的家族病史,她身边很多亲人都在三四十岁出现了老年痴呆的症状。”王刚透露,突变基因是家族遗传性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原因,“不过19岁的那名患者并没有找到突变基因。”

民小生注意到,去年9月,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表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500万痴呆患者,其中1000万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这个病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国家高度重视老年痴呆防控体系建设,健康中国行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将“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设为结果性指标之一。

中西医结合脑病治疗方案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所导致的认知功能退化都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临床也无法治愈这类疾病。

不过,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中国及全球的医生并未放弃努力。王刚表示:“目前,阿尔茨海默病还在做临床研究,也在与中医配合进行。国内很多医生都在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例如,上海瑞金医院就采用了针灸,还有一些中药复方作为一个辅助治疗。”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也对其他脑病的康复提供了最佳方案。“比如小儿脑瘫,用针灸其实效果挺好的,包括脑血管病的后遗症,通过针灸的方法,对后遗症的效果也是比较好的。”王刚表示。

如今,我国在脑病的临床治疗上已取得了一些领先成绩,尤其在脑血管疾病方面,探索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疗方法和方案。

王刚介绍到,在脑血管疾病方面,我国通过主持大型的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和试验,发现了一系列原创的治疗方法和方案。例如,北京天坛医院和上海长海医院都在国际顶级的临床杂志发表过一系列论文。这些方法和方案,涉及选用药物的类型和剂量、外科血管介入等方面内容,可以指导临床救治。

“头”等大事,预防更重要

“无论是脑血管病,还是阿尔茨海默病,危险因素都存在一些共性。而预防措施其实就是针对这些危险因素,这也是强调脑健康的意义所在。” 王刚表示,目前最新的研究表明,当控制住这些危险因素,尤其对阿尔茨海默病,可以降低发病风险至少30-40%。

1.有家族病史者、“三高”人群

对于脑卒中、老年痴呆等脑病,有家族病史者以及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者是典型的脑病高危人群。而解决脑健康问题的关键在于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因此,这些人群避免患病的最佳方式就是定期进行体检筛查。

不过,王刚表示,在目前常规的体检中,并没有出现专门针对脑病或脑健康筛查的体检指标。这尤其对于65岁以上的老人来说,很容易造成脑病的发生。因此,对于脑血管病或者老年痴呆,这是一个空白和盲点,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填补空白。

2.睡眠不好

睡觉是缓解疲劳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身体机能修复的最佳时机。如果长期睡眠不足,会加快脑细胞老化。有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提高大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水平。β-淀粉样蛋白和睡眠的关系是双相的,许多老年人都有睡眠问题,但患有痴呆症的人往往更难入睡。

3.情绪不佳

大脑不仅管思考,也管情绪、管心态。人的思维和情绪心态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研究显示,长期抑郁容易引发脑部炎症,而后者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脑变性疾病相关。过度的情绪波动,如愤怒或精神紧张,也容易导致血压上升,从而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4.长期吸烟、饮酒

有研究表明,长期过量饮酒会造成酒精中毒,从而导致认知功能障碍、损害脑血管,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吸烟则会增加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风险。如果其发生的部位恰好是大脑主管认知功能的区域,就会直接损伤胆碱能神经元,造成认知功能障碍。

5.饮食油腻、高糖高脂

高盐、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容易增加血管压力,导致血压控制不良。因此,健康的饮食结构不可忽视,合理摄取动物蛋白质和植物蛋白质,适度补充叶酸。

预防阿尔茨海默病以及其它脑病,除了以上这些危险因素以外,日常做到以下几点,也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1.适当适量的运动

有研究发现,运动能调节和改善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大脑功能得以充分发挥,这对促进记忆力和智力的发展都有良好的作用。以适当适量为原则,可采取有氧运动和复杂运动结合。复杂的运动方式能调动更多的大脑神经细胞参与其中。

2.积极的社交活动

积极的社交活动可以让人的心情愉悦,而且能锻炼记忆和语言等认知能力。有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保持活跃的社会关系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可能会降低认知能力下降和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3.勤用脑

勤用脑是防止大脑功能衰退的根本。日常可以选择下象棋、围棋等益智游戏,使精力集中,脑细胞也会处于活跃状态。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部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唐晓彤 刘烨烨

编辑:姜玉函

责任编辑:刘烨烨

主编:崔靖芳

相关阅读

  •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远离痴呆 预防先行

  • 2023年9月21日是第30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立防立治,无问早晚”。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又称国际失智症日、世界老年痴呆日。设立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的目
  • 阿婆总爱翻垃圾?不是节俭,当心是老年痴呆

  • 许多老人家难免念旧或节俭,但有些怪异的行为,家人应该引起重视,也许是老年痴呆的征兆。近年来,家住海南71岁的张阿婆(化姓)逐渐连家人都不认识了,脾气也变得暴躁古怪,经常去翻垃圾桶
  • 阿尔茨海默症义诊活动

  • 每年九月的是全国阿尔茨海默症月,今年宣传的主题是“立防立治,无问早晚”。2023年9月19日上午,由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神经内二区联合湖南省健康管理阿尔茨海默症健康管
  • 用爱对抗遗忘!他陪母亲与时间赛跑

  •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认知障碍、记忆障碍等症状家住在重庆市江北区的张兴义于3年前选择提前退休一日三餐全心全意地照顾母亲因为他
  • 用爱守护记忆!这场公益活动事关你我

  • 9月17日,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国寿健投公司联合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ADC),在国寿嘉园·天津乐境开展“忆路守护 你我同行”主题公益活动,呼吁社会关注关爱特殊老人群体,
  • GLP-1开辟阿尔茨海默病新战场

  • 来源:药智网公众号近日,通化金马发布了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琥珀八氢氨吖啶片已完成III期临床盲态数据审核的公告,随之股价连收4个涨停板,成为当下医药板块“最靓的仔”。资本市场反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阿尔茨海默病盯上90后?这些预防措施不可不知

  • 阿尔茨海默病,是否盯上了年轻人?“目前,国内报道最年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是19岁发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刚向民小生透露。9月21日,世界阿尔
  • 昆明警方破获涉缅北电诈团伙偷渡案

  • “包机票、包酒店,到境外还有数万元高薪”,诱人招工信息背后,却是陷阱。今年8月,云南昆明警方破获一起涉缅北电诈团伙偷渡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4名,摧毁了一个由境外遥控指挥境内人
  • 孩子患白化病,母亲基因检测原来丈夫是表外甥

  • 据广州日报报道,近日,佛山顺德,张女士和丈夫来到医院就诊,称出生的孩子是一名白化病患儿,张女士的婆婆一度认为是张女士身上携带有不良的基因,导致孩子患上白化病,两人欲前来求医找
  • 纳芯微(688052):累计回购约72万股 占比0.504%

  • 2023年9月20日晚间,纳芯微(688052)发布公告称,截至2023年9月20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股份约7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约1.42亿股的比例为0.504%,回购成交的最高价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