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如果流失海外的文物会说话

日期: 来源:福在福山收集编辑:福在福山

近日,一部名为《逃出大英博物馆》的三集短剧在网上爆火出圈。目前仅更新两集,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就已收获1300万+的点赞量,并登上多个平台热搜。

短剧脑洞很大,讲述了大英博物馆内一盏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化为人形出逃,偶遇一位来自中国的记者,并请求其帮助自己回到中国的故事。网友看后情绪激动、纷纷留言:“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是时候回家了”。

那么,《逃出大英博物馆》何以赢得观众发自内心的呼声?如果流失海外的文物会说话,它们将如何表露心声?

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截图 


没有炫酷的特技,也没有复杂的情节,《逃出大英博物馆》靠什么打动观众?

发于历史、引人共情。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何时“回家”,是压在中国人心坎上的一块石头。短剧以拟人化手法简简单单演绎出故事,将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悲伤情绪具象化展现出来,也将国人深切的情感凝聚于此。

剧中,“小玉壶”或用企盼的眼神问记者“你要带我回中国吗”,或用坚定的语气自问自答,“从哪来回哪去”,跋涉万里、跨越山海也要“回家”,深深触动网友。

细节满满、颇有寓意。短剧由一群年轻人自发创作,总时长10来分钟,但许多细节体现了新颖的创意、深刻的寓意。以两位主角为例,女主角是玉壶的化身,有网友评论,只因“一片冰心在玉壶”;男主角叫张永安,网友回应,“大英博物馆里有个瓷枕,上书大字就是‘家国永安’”。

剧中一些细节,还被认为直指大英博物馆对中国文物的不重视。“小玉壶”说自己没有护照,也没有名字,她脸上总是带着灰尘。有人认为,大英博物馆中中国文物众多,许多往往只有一个编号、一张照片,连简介都没有。此外,大量价值极高的中国文物被随意对待,缺少必要的保护措施。

近段时间,大英博物馆被曝失踪约2000件馆藏文物,被舆论推向风口浪尖,引发了网友们“请大英博物馆归还中国文物”的强烈诉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短剧正契合了国人对大英博物馆内中国文物的牵挂之情。

大英博物馆中国馆藏品瓷器


据报道,在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赃物大教堂”——大英博物馆内,约有2.3万件中国文物。

这些文物包含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商周的青铜器、唐宋的瓷器和明清的金玉制品等各个时代、各种类别的稀世珍宝,数量庞大、种类丰富、珍贵异常。其“十大镇馆之宝”中,就有三件来自中国——《女史箴图》、敦煌壁画、大维德花瓶。

从一部短剧和大家对于大英博物馆内中国文物的关切,笔者看到了国人对于文物流失海外的复杂情感。

比如,刻骨铭心的屈辱感。大英博物馆里的大部分中国文物,是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时期英国从我国劫掠或通过不正当贸易所得。

讽刺的是,在该博物馆中国馆的入口处写着这样一段话:“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广泛最持久的文明。他们的语言在近4000年的时间里,以同样的方式说和写,他们辽阔的国家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一种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统一文化。”

馆方一面夸赞中华文明,一面却将曾经的强盗历史昭告天下。历史是一面镜子,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这些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的流失文物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国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曾有沉痛教训。

比如,望洋兴叹的无奈感。尽管我们在道义上占了上风,但跨国追回流失文物,仍是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一些曾经的“强盗国家”,无理、虚伪、滑稽、强硬地拒绝归还我国文物,让国人深感无奈。

比如,英国政府就以《大英博物馆法》为理由,自设“禁止博物馆返还任何藏品”的门槛,宣称这些文物在英国能获得比在其本国“更好的保护”,拒绝将文物归还原籍国。

一般而言,流失文物的回归途径主要有三种,即购回、捐回和追索。但许多流失文物通过盗掘和走私等非法途径出境,账目不清,难以取证。指望打着“普世性博物馆”旗号,借口“按照本国法律拒绝归还藏品”的强盗者履行文物归还的国际道义,更是难上加难。

比如,痛心切骨的悲愤感。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许多流失海外的国宝还面临着被偷盗、被损毁的凄惨境遇。正如短片所影射的,大英博物馆内部管理混乱,保管文物不力,以至于大量珍贵文物失窃和损坏。据统计,近30年来,大英博物馆已被盗至少6次。

有人说,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参观大英博物馆的国人,看到一件件闪耀灿烂中华文明的瑰宝,却在大英博物馆等其他国家里展出,哪里还笑得出来?如此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如此灿烂的文化,却被粗暴对待、暴殄天物,怎能不感到痛心?

大英博物馆 图源:视觉中国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47个国家、218家博物馆中,中国文物数量达167万件,而流散在海外民间的中国文物数量更是达到这一数据的10倍之多。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如果文物会说话,那么国外许多博物馆里“我要回家”的声音一定响彻云霄。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虽然文物回归阻力重重,但在我国的不懈努力下,整体趋势正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多年来,我国一直通过司法诉讼、协商捐赠、执法合作、抢救征集等各种方式,致力于在国际公约的框架下通过法律或者协商去追索流失文物。同时,已与20多个国家签署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物的双边协定或谅解备忘录。

据统计,从1949年至今,我国成功追回15万件流失文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持续加大文物追讨力度,成功促成1800余件(套)流失文物返还。就在近日,瑞士就向中国返还了5件流失文物艺术品,其中包括4件陶瓷器和1枚钱币。

写好故事,讲好故事许多追回的文物不仅是一件件器物,更是一件件记载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惊心动魄的回归历程的珍贵宝物。讲好文物背后的文化故事和曲折回归历程,复原它们的“星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是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的使命。

比如,去年出版的《归来——中国海外文物回归纪实》,就讲述了部分流失海外文物的回归之旅,情节惊心动魄、故事感人至深;比如,鼓励各类媒体参与其中,创作出更多诸如《逃出大英博物馆》这样的出圈影视剧、短视频等;比如,举办更多海外回流文物特展,讲述国宝盛世回归的故事,让公众零距离感受文物的价值魅力和文物“回家”的沧桑历程。

国家的繁荣富强是追回流失文物最坚强的后盾,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越来越多文物“回家”,是因为“家底”更厚实,“家”更强大了。相信在不久后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文物重新回到魂牵梦绕的故土。一念在兹,万山无阻。

来源:浙江宣传

相关阅读

  • 中国石油亮相服贸会

  • 图为中国石油展台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参观。张旭 摄9月2日,年度主题为“开放引领发展,合作共赢未来”的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国家体育馆及首钢园
  • 国乒男、女团晋级半决赛

  •   据新华社电 2023年乒乓球亚锦赛4日在韩国平昌展开第二个比赛日的争夺,在男、女团体赛四分之一决赛中,中国队分别战胜日本队和新加坡队,顺利晋级半决赛。  当天,中国男队在
  • 中拉合作新动能:以数字经济共绘丝路画卷

  • 2023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数字技术合作论坛4日在重庆举行。来自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与会人士表示,从中国民众品尝“拉美味道”,到拉美企业分享“中国机遇”,再
  • 宁波135处市级文物保护点有了两道“护身符”

  • 超然阁。超然阁、银台第、督学行署、慈湖遗址、中马路近代建筑群、陶公山古建筑群……近日,135处宁波市级文物保护点“两划”范围(即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正式公布。至此,宁
  • 中国美术馆展出祖拉布·采列捷利艺术展

  • 9月3日,“生命的律动——祖拉布·采列捷利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馆、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莫斯科当代艺术博物馆共同主办,共展出祖拉布·采列捷利创作作
  • 中方调整“绝对豁免”立场,外交部发声!

  • 外交部发言人就《外国国家豁免法》出台答记者问问: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日前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国家豁免法》。该法调整中方此前采取的“绝对豁免”立场,授权中
  • 马来西亚旅游局中国路演城市再添四城

  • 2023年9月3号到9号,马来西亚旅游局在中国的四个主要城市继续开始第二波路演。这次的路演从长沙开启,随后会在成都、兰州和西安。这次路演是由马来西亚旅游局国际推广处(亚洲/非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如果流失海外的文物会说话

  • 近日,一部名为《逃出大英博物馆》的三集短剧在网上爆火出圈。目前仅更新两集,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就已收获1300万+的点赞量,并登上多个平台热搜。短剧脑洞很大,讲述了大英博物馆内
  • 碳足迹研究:美国社会的排放不平等

  • 近日,一项新研究表明,美国最富有的10%的人,占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0%。来源:Pixabay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都在面对的生存威胁。然而,社会的经济不平等导致面临气候变化最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