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拉提,蒙古语意为:“最先见到太阳的地方”,世界四大高山河谷草原之一的那拉提。地处天山腹地。在被誉为塞外江南的伊犁河谷东端,是整个伊犁河谷的东大门。有“人间天堂”之美称。那拉提风景区属于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景区总面积18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800米,面积960平方公里。
自6月18日,伊犁森林消防支队巩留大队四中队进驻新源县那拉提景区靠前驻防以来,驻防分队坚持任务牵引,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救援理念,强化“平时多练兵、战时打胜仗”的战斗作风,时刻保持打大仗、打硬仗的战备意识,深入研究驻防区域地形、植被、气象、水文等情况,切实担负起了新源县森林火灾扑救、抢险救援、特种灾害救援等综合性应急救援重任。
科普宣教:以点带面形成社会效应
为降低森林草原火灾发生概率,加强景区生态资源管护力度,驻防分队根据景区特点、人员分布,合理编组、保证重点,每天安排10名执勤人员在那拉提森林公园、夏牧场、代格拉斯、蛟龙出海等植被分布较多地域,大力开展携装巡护、景区巡逻、防火宣传工作。期间,巡护分队采取“设卡检查、骑马巡护、乘车巡护、携装巡护”等形式,在重点林区入口通道设置哨卡,对进入林区的人员、车辆进行耐心细致的排查疏导;对可燃物载量大,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巡视,并进行清理,全面做好火源的防患工作。据统计,驻防以来分队共发放防火宣传单10000余张,巡护500余公里、收缴火种8000余个、受教群众达到20000余人。
加强演练:内外兼修构建联动机制
分队坚持每周以景区重点林区、草原发生火灾为背景扎实开展灭火实战拉动演练,按照紧贴任务、紧贴实战的原则,主要对全体人员的战备意识、组织行动及相关保障等内容进行检验和规范统一,对传达命令,应急响应、人员收拢,编携配装、行动程序、卸载装备等内容进行细致规范,以演促训,切实树牢全体人员“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战备意识。演练过程中,全体人员精神振作,反应迅速,从紧急集合到整装待发、从携装列队到物资检查,演练全程紧张有序、程序正规。驻防以来分队联合伊犁州新源国有林管理局、那拉提景区管理委员会、县林业和草原局开展灭火实战演练10余次。
专业培训:授业解惑建强配属力量
分队积极与驻地应急、林草等部门对接协调,建立健全协同联动机制,为半专业扑火队伍开展防灭火专业技能培训,不断夯实驻地森林草原防灭火力量基础。半专业扑火队是地方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主体力量,不仅担负日常林业管护工作,还是发生火灾后能够进行先期处置的一线有生力量。但由于地方半专业队伍人员年龄构成复杂、文化水平偏低等原因,普遍存在不会使用灭火装备、不了解灭火方法等难题。针对这些问题,分队精心挑选业务技术精、专业技术强的灭火骨干力量组成教练团队,通过“上门+请进来”方式,开展防灭火专业技能培训,目前已完成培训6支扑火队共计623名队员。
严格训练:全面发力夯实救援基础
分队以实战需要为抓手,着眼于练兵备战的基点,按照基于能力、基于任务要求,突出“一主两辅”专项训练,增强研训组训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训战一致、战训一体,全面展开防火灭火、地震救援、抗洪抢险、应急通信、后勤保障等重难点科目。坚持理论和实操相结合,按照先理论后操作、先分练后合练的步骤实施,制定教育学习和实战训练计划,落实每班日常考核,每周考核、月度评比的方法,检验队伍的训练效果。走进训练场,干部认真钻研救援战术精益求精,班长骨干模范带头冲锋在前,全体队员你追我赶训练积极性空前高涨,体技能全面提升,为锻造一支专业技术精、作风纪律严、完成任务好的“守夜人”打下坚实基础。
靠前驻防既是试金石、又是磨刀石,坚守是责任与担当,执勤是常态。分队全体消防救援人员将始终牢记竭诚为民的训词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祖国西北边陲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