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发动科学教育“五大引擎” 领航课程教学改革

日期: 来源:课程教材研究所收集编辑:课程教材研究所

编者按: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23年5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各校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推进机制,不断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引向深入。我们一起来看地方和学校的阶段性经验与做法——

2023年5月,教育部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提出“科学素养提升行动”,要求“深化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强化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科学素养”。四川外国语大学九龙坡区附属小学校依托四川外国语大学的高校学术背景,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以语言为底色,以科创为特色,建设具有国际视野、科技内核的未来创新学校。学校大力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以研发“梦想”科学课程、打造全环境育人样态、变革学习方式、强化队伍建设、共创教育“融合圈”为“五大引擎”,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一、聚焦课改新动向,研发“梦想”科学课程

(一)落实落地国家课程

学校在确保开齐开好国家课程的情况下,认真研读学科课程标准,基于学科内融合、学科间融合、学科与生活融合,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三大板块搭建课程整体框架,探索开发和实施“梦想”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通过“智慧大脑”数据中心全程监测、反馈课程实施情况。

学校“智慧大脑”数据中心

(二)实施“科学+”融合课程

以科学和信息科技学科为基础,创新教学方式,将科学、信息科技与语文、艺术、英语、劳动等学科融合,构建“科学+”融合课程。如“探秘植物”生命融合课程、“二十四节气”课程、科创绘画课程、环球探索课程、“梦工厂”摄影课程等,为学生点亮科技梦想。

“科学+英语”融合课程

(三)打造精品社团课程

学校打破固定班级、学科和课时安排,立足于植物区角、功能室等资源,利用延时服务时间,开设植物标本制作、植物种植操作、植物大观园等科技劳动社团课程,将科学融于实践;开设探索宇宙、我们的地球、航空航天探秘等科普课程,普及科学知识;开设科技制作、创新发明等实践类社团课程,使学生在玩中体验,在玩中学习,在玩中探索,在玩中进步。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多项作品获市区级科技创新成果奖。

二、把握课改新脉动,打造全环境育人样态

(一)创造多维度探究空间

通过分层主题规划,打造科学探究中心与工程中心,展示体验交互设计,实现实践活动的多角度参与。在学校,学生可在地球电子博物馆了解地球的地质地貌和气候,探索地球奥秘;在世界文化3D资料馆,通过视频、绘画、器物等方式认识世界文化;在E+探索舱体验科学装置设施,沉浸式体验科学实验、人工智能机器人,开展科技模型搭建活动;在Time梦工厂录制科普实验视频;在AI运动小镇感受科技给运动带来的全新体验等。

沉浸式体验智能机器人

(二)打造多维度主题区域

学校将7间科学实验室和信息功能室进行多维度使用,带动基于学科的创新创意课程实施。利用磁性墙、滚动齿轮等科学元素,开发墙面空间等墙裙探究活动场地;利用楼道转角安装投影仪开发科学微天地的“光影世界”;利用教室的顶部空间和道具营造“太空世界”;在信息功能室安装趣味科创游戏软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营造多维度学习环境

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创设科学学习活动场景,把环境因素转化为科学教育因素,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科学知识的探究性学习。营造全环境科学“阅读”氛围,如在班级内创设科学读书角,在教室外走廊设立图书柜,在楼层公区打造科创阅读共享书屋,便于全校师生自由取阅科学相关书籍。充分挖掘学校可用空间,如倾力打造演艺舱、艺创舱、E+探索舱、耘籽园等现代化课程空间,营造了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学习环境。

三、激活课改新动能,推动学习方式变革

(一)以项目式活动驱动深度学习

学校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学生为本,把学习主导权还给学生。通过创建真实而具体的学习环境,设置真实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利用书本知识、实践探究、创造想象等多种途径完成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如开展“科学+劳动”项目式活动,学生来到屋顶“耘籽园”实验田,体验种植、观察、记录、讨论、收获全过程,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学习体验,科学素养得到提升。

“科学+劳动”项目式学习

(二)以双师课堂促进深度学习

学校在科学教学中广泛采用双师课堂教学模式。此项教学模式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一名教师主讲,一名教师助教,分别为经验丰富的教师和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在备课、教学过程中获得指导和提升;第二种是由两名教师执教,分别执教自己擅长的部分,以教师的优势助力学生的优势发展;第三种是“微课+教师”形式,学校教师开发数字教学资源,并将实验操作、编程步骤等录制成微课供学生观看,同时任课教师从旁关注、指导,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三)以学习场域推动深度学习

学校打造多维学习空间,鼓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学校环境资源,创新教学设计和方法,打破课堂教学必须在教室上课的传统,根据学习内容将学生带至相应的学习空间、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例如:学生要了解摄影技术,就可以在学校的Time梦工厂完成;要了解地球构造,就可以到环球空间和电子地球博物馆。在科技学习空间里,学生的体验感更强,学习更深入。

四、借助课改新动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一)构建四个梯级培训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借助课改新动力迭代教师培训体系,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涉及的14个领域为依据,结合区域和学校教师发展实际,按照“适应阶段”“发展阶段”“成型阶段”“成名阶段”四个梯级对教师开展分层培养,针对每个梯级的教师设置不同的学习内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建立“六大中心”服务系统助力教师专业进阶

由教师发展中心牵头,组织协调课程教学中心、统筹发展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学生成长中心、外语特色建设中心,打造“六大中心”服务系统,进行整体推进,分解细化,稳步落实,为教师专业发展做好服务保障。

教师专业发展“六大中心”服务系统

(三)实施四大培养计划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学校现有科学教育专职教师12人,包括市级骨干教师1名、区级科学名优教师2名,既有中坚力量,又有年轻血液。学校通过实施“启航”成长计划、“扬帆”追光计划、“护航”逐梦计划、“护航”行远计划等“四大培养计划”,建立“双培养”“师徒结对”等长效培养机制,按照“研培结合,以研促研”的思路,充分利用教学实践活动,以及讲座、研讨课、观摩课、专题活动、培训及联合教研等多种形式,提升科学教师专业水平,形成业务精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科学教师师资队伍。

五、关注课改新动态,构建科学教育“融合圈”

(一)“家长课堂”拓展科学教育大领域

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学校鼓励家长和学生在家中一起做科学小实验,既丰富了知识,又锻炼了动手能力。开设家长课堂,请家长走进学校,根据自身的职业背景和兴趣爱好,为学生带来丰富多彩的课程,如根据节日、主题活动变换背景的魔方墙,就是家校共育的成果。

(二)社会力量助推科学教育大延展

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让“课堂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学校聘请了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专家担任科学副校长,引进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专家学者作为学校特聘科技工作者;借助榜样的力量,帮学生点燃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如学校与相关高科技企业开展合作,将其作为学生研学与实践基地;学校与社区科技场馆建立紧密联系,协调科技场馆、“三农”场所、自然资源场所等优质平台资源,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学校与非遗中心、博物馆等合作,打造非遗大师工坊,开展博物馆课程;推动社会专业力量进入学校,参与学校科学课程课后服务,为学校开展科学教学提供支持。

非遗大师工坊实施“小鲁班”木工机械

(三)展望未来推动科学教育大跨步

未来,学校将邀请更多科技工作者深度参与科学教育工作,并计划联动更多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为学校科学教育提供资源支持,引进专家、科技馆和创新类企业等社会资源,协助打造走廊、露台等科创主题区域,延展跨学科的创新体验和实践空间,让学生有更多与科学“亲密接触”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向往。

(作者:四川外国语大学九龙坡区附属小学校,牟映)

相关阅读

  • 这就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今天,小编将为大家隆重介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一所值得学生喜欢、值得家长信赖的大学她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985工程优势学
  • 青海大学举行科研院成立揭牌仪式

  • 5月30日上午,“青海大学科研院”成立揭牌仪式在科技馆大礼堂成功举行。校党委书记李丽荣、校长史元春和老科技工作者代表共同为科研院揭牌。科研院首任院长魏加华教授在讲话
  • 武汉科技大学202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我校本科招生工作实际,特制订本章程。第二条 学校名称为武汉
  •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开放

  •   昨天,一座为科学家群体建立的“国字头”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作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重点活动之一,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于当日正式迎接观众参观。  一座为科学家群体建立
  • 细说选择南阳市第十三完全学校的八大理由

  • 选择一所学校,就是选择一种学习方式、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成长路径、一种美好未来。八个理由告诉你,南阳市第十三完全学校值得你来;遇见你,就是遇见美好未来。●学校简介南阳市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发动科学教育“五大引擎” 领航课程教学改革

  • 编者按: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23年5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各校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推进机制,
  • 依托长白山,吉林打造旅游住宿新体验

  • 长白山璞悦温泉度假酒店的室外温泉。提起吉林省,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长白山。作为国内十大名山之一,长白山的引流作用不可小觑,每年都吸引众多游客打卡。长白山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