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寿光】“收藏人”隋顺令:集藏报纸三十余载 用热爱为历史“存档”

日期: 来源:寿光日报收集编辑:寿光日报

“集藏报纸是一项高雅、文明、有意义的文化活动,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锻炼毅力,陶冶情操。”家住城市金典小区的隋顺令今年66岁,30多年前就开始订报、读报、剪报。他说,泛舟报海,其乐融融,文字里看岁月变迁,满足了个人爱好,增添了生活乐趣,摆脱了寂寞感和孤独感,还能为城市的历史“存档”,一举多得。

“收藏剪报也是收藏记忆、收录一份情怀”

伴随着剪刀在报纸上发出清脆的沙沙声,一个个小豆腐块被精准地裁剪下来,一双历经岁月的手将它轻轻收藏好。日前,记者来到隋顺令家中,他拿出自己收藏的“宝贝”,并将新找好的报纸作品如何剪辑收藏展示给记者。

“我喜欢收藏的东西比较多,主要有剪报、字画、钱币、邮票、各报报头等,特别是剪报、报头的收藏已小有规模。”隋顺令说。记者翻开一本收藏集,只见里面贴得密密麻麻,但分门别类,整理得井井有条。每个收藏品旁边还用笔写明来源,有的还精心写上了批注,可见他整理收藏品颇费了一番心思。

记者注意到,这些收藏中最多的要数剪报作品集了。在他的家中,书架上、箱子里、柜子里,都是装订成册的剪报和收藏的报纸,有些剪报因为年代太久,表面已经泛黄,看上去十分陈旧。隋顺令说,这么多年,他搬了多次家,但始终带在身边,舍不得扔掉。隋顺令自制的剪报作品集有8开、16开、32开纸大小,正反两面都粘贴了剪报作品。他是个一丝不苟的人,严谨而又细致。报纸剪贴得非常齐整,作品的规格大小不一,大的能占32开纸,小的如邮票。他说:“我剪报时按照人物、趣事、图片、个人作品等进行了分类标注。整理环节很关键,否则随着收集的东西增多就杂乱无章了,非但失去了收藏的意义,满屋子也乱糟糟的,自己看了都不舒服。”

“我平时喜欢写文章,还喜欢书法,收藏剪报也是收藏一份记忆,收录一份怀旧的情怀。”隋顺令告诉记者,他从小喜欢读书,1980年在《大众日报》上刊发了首篇文稿后,激发了他文学创作的热情。之后,他又写了各类作品150多篇,在《中国建材报》《中国乡镇企业报》《潍坊广电报》《寿光日报》等纸媒上发表过。

为了寻找创作灵感,隋顺令多年来始终坚持每日读报的习惯。他说:“报纸在油墨芬芳里讲述时代变迁。我平日读报,然后收藏报纸,也是为了收藏‘历史’,记录时代和文化变迁。”

“收集报头可汇编成一本高质量的‘字帖’”

在收藏品中,最令隋顺令自豪的是报头的收藏。隋顺令说,他收藏了近千个报头。记者看到,存有近千个报头的厚厚集子,被隋顺令详细分类,有的是按媒体等级分的,如中央级、省(市)级、地(市)级、县(市)级;也有的按报头书写者开辟的专版分的,如毛泽东题书专版、邓小平题书专版以及著名书法家题书专版等;还有的按报头特色分的,如竖排报头专页、红报头专页等。每个类别都整理得简单清晰,一目了然。

“报头是报纸的‘眼睛’,就是报纸第一版上标有报纸名称、期数、日期、邮发代号等内容的部分,一般都在第一版的上端,横排报纸大多在上端偏左,竖排报纸大多在上端偏右,也有把报头放在上端正中央的。”隋顺令说,报头的字体大都出自名家手笔,有老一辈革命家的遗墨手迹,有当代文坛大师的传神妙笔,有各地书法界名流的精撰力作,也有古代书法家碑帖的集字瑰宝……收集报头,其实还可汇编成一本高质量的“字帖”。

很明显,对于书法爱好者的隋顺令来说,报头除了留住记忆外,还和书法艺术密不可分,观而赏之使人舒心悦目,具有较高的美学与艺术价值。

在隋顺令的报头集子里,可以看到许多的报纸报头,有某家报纸的创刊号报头,也有同一家报纸几经发展变化的报头。谈起报头收藏,隋顺令略显“神秘”地说:“我这里有个报头你肯定没见过,很多人看后都说它很有特点。”翻开一看,原来是“中国第一村报”——安徽合肥的《王大郢村报》的报头。

这些收藏品,可谓来自五湖四海,多年来,隋顺令走到哪里就收藏到哪里。他说:“1992年10月1日,我到济南大明湖游玩时,发现一女士在路边歇息时坐着一张《济南时报》,因为这张报纸的报头自己没有,我就上前‘讨要’,颇费了一番口舌。还有的收藏品,是我在街头捡来的……”朋友知道他的爱好,有时也帮着收集,看到好的书画作品照片、报头等,都热心地给他送来。隋顺令在台头镇工作时,有名邮递员仅报头就帮他收集了30多个。

对于自己具体从何时开始喜欢上收藏,隋顺令已记不清了,但开始把收藏的“宝贝”整理成集子却有些年头了。他记得给收集的报头整理集子是在1990年5月,而剪报的收藏似乎还早些。“收藏报纸也能为文化传承作出一定贡献,我会一直坚持下去。”隋顺令说道。(寿光市融媒体中心首席记者 郑小菲)


相关阅读

  • 他收藏的《白毛女》剧本 曾获“喜儿”签名

  • 今年70岁的市民魏本立痴迷收藏音乐史料,近30年收藏了万余件唱片、期刊、杂志、报刊等与音乐相关的藏品,且以红色主题为主。“藏品中有很多是新中国成立前的作品。”近日,魏先生
  • 余杭51岁男子家中堪比展馆!300多件收藏品...

  • 余杭这家藏在楼里的小吃店火了!招牌美食太鲜美,有人从萧山、诸暨赶过来吃.....不少网友提出疑问:既然是小吃店,为啥取名叫“窑山陶舍”?这都是因为老板还是位古玩爱好者,平时酷爱
  • 理财学堂丨金条都是一个价?投资收藏价不同

  •   天山网记者 冉虎  说到资产配置,前几年很多人会首选房地产,但近两年黄金因其稳定的保值性能和增值潜力成为不少投资者首选的理想投资品。在众多的实物黄金中,最受瞩目、
  • 提高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影响力

  • 提高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影响力——以山西广播电视台黄河节目中心《天下寻宝》节目为例王煜从2000年开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民间资本逐渐兴起,推动艺术品收藏市场的繁荣。伴随着
  • 市收藏家协会举办中华文化收藏品交流展

  • 为弘扬收藏文化,提高收藏水平,交流收藏技艺,日前,由市收藏家协会举办的中华文化收藏品交流展在拉布大林街道和谐社区文化艺苑展厅开展。 本次展出展品包括:烟标收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一名普通教师的公益之路

  • 常德日报记者 聂晓军 朱荣慧 文/图“今天讲的这个故事,是不是教会我们朋友之间不应为了一些小事生气,而应该相互理解和帮助呢?”4月6日下午,春日阳光透过窗户,斑斑点点地斜射进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