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河南各大医院新冠急诊重症调查

日期: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收集编辑:河南日报客户端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嘉译 关雅昕 实习生 张馨月

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假期(1月21日至27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约2.26亿人次。国内很多旅游景点人山人海,电影院等场所人气爆棚,重返“一票难求”的局面。不少人因此产生疑问:“为什么病毒就像突然消失了一样”?

春节假期里的清明上河园,截图自抖音大河健康报记者

走访省内各大医疗机构,为您打探一线真实的急诊、发热门诊、重症监护室就医现状,揭秘产生新冠病毒“消失”这一错觉的原委。河南多位一线医护人员接受大河健康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病毒并未凭空消失,只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降低,新冠感染潮后,社会面已基本建立群体免疫屏障。有医生表示,一般来说,感染新冠病毒3~6个月内二次感染的风险较低,大部分人在2022年12月感染新冠病毒,现在才刚刚过去一个多月,体内抗体水平仍处高位,对新冠病毒的抵抗力较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急诊

目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大一附院”)郑东院区急救中心日接诊量已下降至2022年同期水平,恢复常态化诊疗。郑大一附院郑东院区急救中心主任兰超认为,病毒并没有消失,它可能潜伏于抵抗力低下的病人体内或医院等高危地带。日常生活中,大家还是得小心防范,不能完全掉以轻心,养成坚持戴口罩、少去人群拥挤的地方、注意手卫生等良好生活习惯。

综合ICU

“大年初四后,科室已经有空床位了。”郑大一附院综合ICU主任孙同文介绍。目前科室有4名重症肺炎患者,其中从医院普通病房转来1名,市级医院转来1名,余下2名是之前遗留的住院患者,春节期间没有收治新发的重症肺炎患者。“一般来说,新冠病毒感染后需要7~14天才会发展为重症,从大年初一来算,如果到元宵节前后依然没有大量重症肺炎患者入院,基本可以认为新冠肺炎重症潮已经过去。”孙同文说。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急诊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护士长高帆介绍,春节前,科室新冠阳性患者基本上都出院了,目前还遗留一位症状较重的患者,现在也处于康复状态。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外出旅行的人群明显增多,不少人因此放松警惕。高帆提醒,其实新冠病毒变种XBB.1.5毒株在一些国家有快速传播的趋势,尽管河南这边目前还没有,但是我们仍要坚持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

重症医学科

目前,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二病区新冠重症肺炎患者数量下降为高峰时期的10%以下,均为迁延不愈、并发混合感染患者,无新发感染者。“要像预防流感一样防新冠。”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二病区科主任祁绍艳说。病毒依然存在,只不过经过上一轮大面积感染之后,大部分人产生群体免疫。均衡营养,适当运动,定期接种疫苗、科学合理防护,做好新冠病毒与人类长期共存的准备。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发热门诊

“现在我们对新冠病毒感染的治疗已进入尾声,但还没有完全结束。”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应急病区、发热门诊主任杨玉霞说。“新冠病毒没有消失,只是人们暂时感觉不到。”杨玉霞认为,新冠病毒可能长期留存在部分抵抗力低下群体体内以及冷链环境中。由于当前新冠病毒持续变异,人体内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而逐渐下降,且第一波感染潮中产生的抗体可能对新毒株无效。此外,绝大部分人已经阳康,与感染高峰时期相比,此时环境中的病毒载量较低,新发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大多症状较轻或无症状,因此,现在判定新冠病毒已经消失为时尚早。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急诊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陈炅介绍,春节期间急诊科未再收治重症肺炎患者,呼吸道感染患者亦明显减少,不多于往年。“传染源、易感人群锐减,打断了传播链条,没有再形成新的暴发流行。新冠病毒低水平的传播,致使看似‘病毒就像突然消失了一样’。”陈炅表示,目前的局面能否持续,可能受多方面的影响,如:免疫保护到底能持续多久?会不会再有新的高传播性、高致病性变异毒株出现并传入我国?尽管对上述问题的解释说法不一,但病毒毒力趋弱是大多数专家的共识。

河南省儿童医院

急诊及发热门诊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东院区急诊科主任王海军介绍,近期急诊科日接诊量约为180人次,发热门诊日接诊量为20人次左右,与春节前期基本持平。王海军表示,流感病毒南方1年流行2次,北方1年流行1次,具有流行病学规律,但是新冠病毒目前的流行规律还不太清楚。如果病毒发生变异,可能还会出现二次流行的情况,千万不要觉得感染过就万事大吉了。

河南省胸科医院

急诊

目前,河南省胸科医院急诊科接诊的以发热、咳嗽、咽痛这些症状前来就诊的患者有所减少。“现今,国内外还有报道病毒变异的情况,表明还存在感染新变异病毒的可能。”河南省胸科医院急诊科主任赵强提醒,大家仍要坚持做好手卫生、少聚集等,若有发热等症状及时就诊。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

据河南省胸科医院RICU河南省胸科医院RICU主任方翔介绍,经过前期感染高峰后,新冠重症患者数量明显下降,近期并没有新收的新冠危重症患者,前期的重症患者绝大部分都已经出院。为防再掀感染潮,从医院层面来说,需要加强呼吸道病人的监测,早发现、早上报、早干预。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重症医学科

“从医院整体情况来看,新冠肺炎患者数量慢慢回落,骨科、儿科、妇产科等非呼吸专业科室收治的新冠病人已逐渐清零,尤其是春节前和春节期间,河南中医一附院整个会诊的数量明显下降,医院接收因新冠病毒导致的呼吸道相关疾病的患者数量大幅减少,很多在院病人病情稳定后都能够出院回家,还有的病人仅需要基本的吸氧支持。”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河南中医一附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张少雷介绍。

整体感染数量下降与病情减轻不能划等号,张少雷表示,从ICU收治的患者来看,患者的症状依然很重,但并非之前典型的新冠肺炎导致的肺部大片毛玻璃样改变,更多的是合并细菌、真菌等感染后需要器官功能支持的病人。当已经感染或复阳的患者出现咳嗽、咳痰、低热等症状后,只是因为没有再测核酸便认为新冠病毒已经消失的观点有失偏颇——这种“消失”仅停留在感官上。新冠治疗拼的是免疫力,张少雷建议,天气逐渐转暖后,大家做好运动计划,对于阳过的人,适量增加运动强度、频次,避免剧烈运动,加强营养,应对后期可能出现的感染波峰。

郑州人民医院

呼吸科

郑州人民医院呼吸科各项诊疗工作已基本回归到疫情之前的状态,病区也由原来扩充的6个病区回缩到3个病区。由于冬季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近两日3个病区基本住满,约110人左右。郑州人民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李增艳介绍,住院患者主要分为以下两类人群:大部分是因本身罹患慢性病而住院,如肺结核、胸腔积液、普通肺炎、慢阻肺、哮喘等;部分患者因新冠感染出现咳嗽、胸闷的情况,需进一步住院调理。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急诊科

目前,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急诊科已恢复至正常状态,因感染新冠病毒所致危重患者较前期明显减少。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司贤峰认为,虽然短期内不会再有感染高峰,但并不意味着新冠病毒就此消失,而是因为感染高峰期后社会面维持一定的低水平传播,加上绝大多数人都已感染过,形成群体免疫后巩固了免疫屏障。“疫情从高峰到低谷,再从低谷到高峰,呈周期性发展,这是符合病毒发展规律的。”司贤峰说。

ICU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ICU副主任樊晓洋介绍,近十天科室只收治了3例病毒性肺炎病人,均是由于基础疾病入住ICU,原来ICU的新冠病人均已出院。樊晓洋强调,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除了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外,还要预防其它呼吸道病原体,若出现咳嗽不愈、胸闷气短等症状在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相关阅读

  • 新冠病毒传不动了?专家释疑

  •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显示,新冠病毒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专家认为,该情况并非病毒本身发生变化,而是与先前大规模人群感染形成免疫屏障有
  • ​在医院,我是她的“临时家人”

  • 新年伊始,万物复苏。2023复苏之意义自不同以往。中国新闻周刊派出11位记者,体验并记述了一些常见的职业。见微知著,睹始知终,我们相信,该关心的问题和可期待的变化,就在普通人的劳
  • 疫情是否过去了?最新通报→

  • 刚刚,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全国新冠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发布会通报,目前全国新冠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各地疫情保持稳步下降态势。春节后返程人员增加,要做好人
  • 任凭冬去春来 这里的灯从不熄灭

  • 新春佳节,在千家万户沉浸在团圆的喜悦氛围中时,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的医务人员依然昼夜奋战救治一线,竭力守护生命健康。被节日遗忘的急诊人为了让更多人不被健康遗忘如果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河南各大医院新冠急诊重症调查

  •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嘉译 关雅昕 实习生 张馨月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假期(1月21日至27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约2.26亿
  • 百姓看联播·生活|热“雪”沸腾“四冰会”

  • 激情冰雪,“如意”相约。河北省第四届冰雪运动会即将在崇礼开幕。2月4日到2月8日,河北将再次热“雪”沸腾。这项省级冰雪赛事的主角不是专业选手,比拼的全是咱热爱冰雪的普通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