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文学苏军新观察|丁捷:换种方式,表达闪过的“思想”

日期: 来源:扬子晚报收集编辑: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与江苏省作协联合推出“文学苏军新观察”的系列微纪录片,持续更新中。第八期,我们与作家丁捷发起对话。

两年前,在谈论写作时,丁捷曾说,自己从未满足于做一个现实的旁观者,希望能将“社会现实”不断转化为“文学现实”,也期待自己的“文学现实”升华为社会的现实力量。两年过去,这句承诺不但没有变,反而更加明显了。

转变:浪漫主义走向现实主义

在许多读者眼中,丁捷的作品用词犀利,像一把刀子似的插入现实,直入人心。用苏童的话来说,又像一块“惊堂木”,拍一下,让人一惊一乍。

在同行的写作者眼中,他的作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长篇小说《依偎》为代表的纯文学,浪漫、唯美、理想主义;另一类是以《追问》《初心》《撕裂》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创作,强调关注社会,追踪时代。

丁捷也给自己的创作“划”了道分水岭,一半是年轻时,喜欢追求极致的浪漫,另一半是后来时,更愿意用文字去无限度地介入现实。

前后的变化与他的文学创作经历有关。

谈论这点,一定绕不开丁捷“少年成名”的那段经历。他与文学相识已早,小小年纪就在父亲、祖父的影响下,开始大量地阅读经典名著,12岁便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意,开始尝试写作。厚积薄发,所有的阅读经验在他14岁那年“爆发”了。

他所创作的一首诗歌,投稿给报纸后被采用。这在当时故乡的一个小城镇,是一件可以引发轰动的大事件。校长把他找过去谈话,大人们的第一反应是“你是不是抄袭了别人的文章?”为证清白,他又重新了一篇新文章,拿去投稿,“结果很幸运,又发表了。”

突然间,这名14岁的少年不仅在家乡出名,也成了文学界的重点关注对象。高三那一年,他被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以“文学早慧生”的名义,提前“挖走”,免试录取。

回首过往,丁捷说,每一个细节都历历在目。在他那个年纪,校园里流传着这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总有人说文学无用,可他回想青春期,文学是其中最浪漫的色彩,很美好。直到现在,他还是笃定地认为:“青春期对文学着迷,是我的幸运。”

40岁之前,丁捷曾短暂地离开文学,当过大学老师,做过机关处长,干过纪检工作,中间有十来年的时间停下创作,却始终没停下阅读。

“客观来说,我的职业对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改变了他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认识。像他所说的一样,“40岁”像一道分水岭,再次回归,文学热情没有减少,甚至越来越强烈,但是对于文学的看法,从以前的“浪漫主义为主导”,转向了“现实主义为追求”。

新作:换种方式表达闪过的“思想”

2022年出版的新作《白话胶囊》却是处于两者之间,丁捷把“写作”和“绘画”相结合,书中既包含着他在日常生活中“冒出”的感悟与思想火花,又有他平时创作的白描细笔画。文字部分大多是三言两语的冷幽默,试图抵达现代“社会人”内心的所思所想。绘画部分,则是他想尽可能地撇除作家身份,以画家的立场去展露身为一个人内心对浪漫情绪的渴望。

谈及创作缘由,丁捷说:“我是脑子停不下来的一个人,不管在做什么事情,脑子都处在一个高速运转的状态,不停地有一些灵感的火花。这种火花有一些是比较厚重的,能够一直沉淀在记忆当中,有一些事灵光一闪,很快消失。对于这种琐碎、细微的灵感,我有个习惯就是随时随地把它记录下来。”

之所以加上绘画,是因为他发现人到中年,有一些不确定、难以言说的思维、情绪在增加,“甚至连文学语言都表达不了了,但是有时候可以用直观的画面来表达。”

由于这项特别的“新尝试”,12月在南京举办的《白话胶囊》新书分享会被丁捷办成了画展。不仅吸引了文学界的关注,也有许多文艺界的人士到场参与。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邢健健说,丁捷的新作其实呈现出他积蓄多年的思想、情感和才华,让我们看到的一个更新特质的丁捷,“其复合性、复杂性,比创作特质单一的艺术家,具备更为深刻和独到的自我体验。”

中国作协副主席、省作协主席毕飞宇认为,如果说丁捷以往的作品(他的散文、诗歌、长篇……)考验的是他的耐力,《白话胶囊》这本书则是告诉我们,“他也拥有非常强劲的爆发力,是一本思想和感受的火花合集。”

著名画家刘春杰表示:“丁捷让我看到了一个作家的‘颠覆’,我一直在设想一种艺术创作的非常境界——‘把画画得不像画’,可丁捷偏偏又画了极好的作品。你不熟悉,却看到了一种新奇的美,感受到了一种陌生与破坏。这是作家思维的优势,被丁捷成功移植到绘画中了。用文学创作思维导引绘画手法,他真正做到了‘融会贯通’。”

写作:文学带给人的痛苦并不卑微

丁捷写作,喜欢用第一人称。看过他小说的读者会有这样的感受——他的文字有一种强烈的在场感。哪怕所描写的对象不是人,只是一个空泛的物体,都能感觉到作者的温度和情绪。

这是因为,写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家很多,有人会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分析看到的一切,有人会调动情绪去书写感受到的一切,丁捷属于后者。

在他看来,最好的作家像戏剧舞台上的“跳梁小丑”,把生活中滑稽的内容集中到自己身上,它很可笑,但不可或缺,“我理解的是,作家也要通过自我来表现社会,走入你所描写的对象,设身处境地去思考。”

这种写作方式有好有坏,好的是给读者带来真实的说服力和沉浸感,坏的是给作者带来“入戏”后无法脱离的痛苦。丁捷也会痛苦,明明是别人的故事,只是笔下稍纵即逝的“小人物”,他们所经历的苦难,身为作者的他总是忘不掉。

《依偎》写到后期,他越写越快,悲伤的故事,他却越写越兴奋,收尾的3万字不到一个星期就完成,“因为自己完全入戏了。”

凌晨5点整部作品完成收尾,写完后,丁捷一个人跑到阳台,“看着夜空,星星闪烁,那时候感觉自己的整个灵魂全部涌了出来。”

非虚构的现实主义作品《追问》更是这样。中途好几次他都无法写下去,不是因为文字驾驭能力出了问题,而是无法面对《追问》里所提到的那些人。

为写《追问》,他翻阅了许多案宗,也实地走访了一些服刑中的“落马官员”,笔下的人物大多取材于真实事件,“当我去走进‘落马精英’的内心,去替他们讲述自己的经历的时候,我这个旁观者都承受不了。”

尖锐的“真实”痛感为他带来了许多读者,《追问》曾数月占据中国非虚构图书畅销榜十强甚至第一位。截止今天,出版五年,热度不减,仍旧被不少网络读书平台圈为“值得一读”的佳作。不少读者记忆深刻的是银行行长和女明星的故事、大肆受贿欺压农民工的故事……丁捷印象最深刻的却是所有案例里处置最轻的女县委书记。

一步之错,她的人生从“平凡大学生的励志故事”变成了“贪污受贿的悲剧”。写到这里,他曾在这里停顿了许久,“没有人忍心去承认这种逻辑,你就说这个人不应该是这样,不应该是这样的结果。”但事实就是发生了,“所以这个故事直到现在,我都没放下。”

但是,即使知道文学写作会给人带给这么多的痛苦,儿子丁中冶选择走向文学路时,丁捷却没有出声劝阻,一方面是尊重孩子的兴趣,另一方面是他认为:“文学给人造成的痛苦,并不是那种卑微的痛苦。你发现了思想和现实的差距,感到了痛苦,并不是在世俗里面失去了什么。”

绘画:捕捉脑海中“跳出来”的灵感

心理学常说,情绪需要排解,当一个人的记忆里面积累了太多负能量的时候,你就必须想办法把它们释放掉。绘画,对于丁捷来说,就是情绪释放的通道。

聊起绘画,他的表情由阴郁转向轻快,说道:“我在这个年龄段,特别狂热地爱上了美术,爱上了绘画,就像几十年前爱上文学一样。”

绘画,让丁捷找到了思想表达的快乐方式。起源也是他“随手记”的习惯,工作原因,需要经常去外地出差,空闲的时间,他会拿起桌子上纸巾粗略地勾勒线条,记下自己脑海里闪过的想法。

有一天,他突然发现,画完了画,自己能持续好几天都非常愉悦。画挂在那儿,他反复看,越看越喜欢。

“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情绪)释放手段,原来用一种艺术可以弥补另外一种艺术带来的伤痛。”采访中,他向摄制组描绘起自己平时作画的场景,挡不住的愉悦感从他言辞间溢出。绘画时,可以开音乐,也可以不开,在很安静的环境里,任由指间的笔在纸上迅速游动,“大多数时候,我能听到沙沙沙的声音。”

那种感觉,丁捷说像小时候在清澈的小河里看到游动的鱼,跟着自己的情绪在走动,像躺在海浪上,又像坐在一个摇篮里摇晃。

丁捷特别喜欢使用鱼这个意象。童年的记忆里,他家门前有条清澈见底的小河,经常看到鱼在水底遨游,“它们在水中自由游弋,畅行无阻。”

《白话胶囊》新书分享会上展出的绘画作品,大多数都带着“鱼”的身影。走入会展的第一面墙壁所悬挂的《大海的方向》,画中4人的眼睛均是由“鱼”来充当,他们整体组成的硕大人型,画面左侧也都是使用细笔勾出的鱼群。

未来:继续做一个在世俗人海中行走的人

画展结束后,记者在微博看到一位前来观展的读者留言,他写道:“丁捷老师总是不断地给我们惊喜。从《依偎》屡获大奖的青春写手,到《追问》全国销售十强的现象级作家,再到这次的新作《白话胶囊》,开幕的文学画展,又一次惊艳了下午的时光,不禁让人要追问,还有多少种可能?”

但是当记者问他:“文学上,您写过诗歌、散文、长篇、纪实文学,还有儿童文学……文艺上,您喜欢绘画,擅长细笔画、油画、水墨、版画、插画……还有什么想探索、追求的?”

丁捷说,余下的时间,越来越宝贵,肯定不会放弃写作和绘画,还有一点不会改变,那就是:“进一步地去融入社会和体验生活,依然做一个在世俗人海中行走的人。”

出品人:王文坚 毕飞宇

总策划:汪兴国  丁捷

策划:冯秋红

编导:徐超妍

监制: 宋峤

剧本:孙庆云

统筹:周韫  杨恒国

拍摄:陈金刚  丁雨

剪辑/包装:曾宏亮

美编:肖甜

出品 江苏省作家协会 扬子晚报

编辑 : 景洁


相关阅读

  • 兔个吉利!新年朋友圈发什么?来存图!

  • 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先来一句:“新年快乐!”(大声)(拥抱)(原地跳跃)新年第一天的朋友圈
    你会发什么呢?
    热闹的、欢喜的、憧憬的…来来来,一起分享!(文末有惊喜掉落哦,别错过)
  • 济宁籍脱口秀演员徐志胜首登央视春晚

  •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央视兔年春晚上,济宁籍脱口秀演员徐志胜闪亮登场,他和他的搭档们带来的圆桌脱口秀《给我一分钟》让人耳目一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徐志胜坦言,第一次参加央视
  • 2023:跃过千山,奔赴美好

  • 这是我们与你在中国新年的第一次相见,时光荏苒,世事变幻,我们又一起走过了一年。此刻窗前的腊梅,金光烁烁,想与每一位与物道同行的家人们,道一声:新年好!兔年大吉!从2015年至今,每个
  • 滑雪迎新春 我在雪场拜大年

  •   金虎辞旧去,玉兔抱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滑雪发烧友们,在新疆的雪场上用自己的拿手绝活向大家传递新春的祝福——祝愿大家新春快乐,兔年吉祥,大展宏图!  记者 薛慧 张奥 
  • 过年进行时丨出租车上的新年故事

  • 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里,每天都有新的故事发生。人们在日夜更替间,在光影流转间,穿梭于大街小巷,编织着属于自己的故事。无论我们看见与否,这些故事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的丰富内涵。正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万家团圆我在岗位上|巡•年

  • 玉兔呈祥新春到藏蓝守护不停更朝朝暮暮 岁岁年年甘肃公安守护着您的每时每刻祝大家新春快乐发布:甘肃省公安厅政治部宣传处编辑:小福 小屹
  • 守护万家团圆平安 | 甘肃公安点“兔”送福

  • 岁序更新 玉兔迎春春风拂面 暖意融融大年初一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兔年“警”喜快来点击小兔子看看吧↓↓↓ 一元复始开新宇 万象更新谱新篇甘肃公安恭祝大家兔年快乐 平安顺遂
  • 缤纷灯影里,感受漠阳水乡韵味

  • 梁文栋 摄阳江日报讯(记者/吴梦媚)嘉兴有西塘,阳江有西濑。1月20日晚上,江城区南恩街道西濑社区沿河楼体一排景观照明灯亮起,漠阳江边红灯笼点缀,江上花船巡游,给楼体赋予了一层历
  • 全市1000多名一线公安交警春节假期坚守岗位

  • 公安交警在执勤点检查过往车辆 梁文栋■ 阳江日报记者/吴梦媚这是一次经常被中断的采访。先后有6次,一句话还没说完时,在国道228线白沙春运执勤服务点执勤的徐志伟就走开了,或
  • “新家过新年,一切都是新开始”

  • 一家人在新居大门前贴春联 梁文栋 摄■ 阳江日报记者/王静“往左一点。”“往上挪挪,跟右边对齐。”1月20日,除夕前一天的早上,阳春市合水镇军迳村迳北自然村,“全倒户”崔明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