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临邑县“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宿安乡专场

日期: 来源:临邑融媒收集编辑:临邑融媒

为全面展示临邑县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取得的工作成绩和显著变化,同时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凝聚社会共识,10月10日,临邑县组织召开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宿安乡专场。介绍宿安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宿安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部署要求,聚焦“八清零一提升”任务目标,对全乡人居环境进行全覆盖、起底式整治,更新调整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完善奖惩机制,开展现场观摩评比活动,以评比促提升,以督导促落实,以奖惩促效果,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明职责,知标准,精准发力

宿安乡今年以全面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打响乡村振兴第一场硬仗,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定向攻坚。

一是明确各方人员责任。按照固定人员、固定时间、固定范围“三固定”原则对人居环境责任区进行划分,科学确定村庄人居环境管护范围、管护标准、管护责任,聚焦整治任务目标,明确各管区、村两委“八清零一提升”工作责任,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引领,保洁员、村民共同清理清扫的主体作用,集中力量整治各村门前屋后乱堆乱建等“脏乱差”问题,村庄“三大堆”、脏乱沟塘、乱涂乱画得到有效整治。

二是明确环卫公司责任。今年3月初与临邑县惠众环卫集团签订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合作协议,全面提升全乡环卫保洁、垃圾清运水平,构架了全乡大环卫格局,加强村庄内外及公共场所的日常清扫保洁,做到一天一次全面清扫,全天保洁清扫,保洁率达100%,确保村内无垃圾、无堆积物,同时实行保洁员“全日制、职业化”,组建了专门的保洁队伍,实现规范化管理,全乡配备垃圾清运车2辆,垃圾清运员4名,县乡路及村内设置垃圾桶1400余个,配置保洁员280余名实现了全乡网格化包区域分配。

二、两结合,促提升,确保实效

一是与“一块田”模式推广相结合。3月中旬,由乡分管班子成员带领各包管区书记、全体村党支部书记到临邑镇学习“一块田”村内闲散边角地承包模式,将闲散土地盘活利用与人居环境整治、村班子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有机结合,对清理后的零星地块,发挥村级党组织优势,改善人居环境,发展“边角经济”,栽种绿化苗木、果木、蔬菜等,村集体与农户按照合同约定比例享受分红收益,实现群众和集体“双增收”、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提升”。“一块田”模式既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又建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

二是与市域社会治理相结合。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党建引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对村内的杂物垃圾进行了集中清理,并对道路两旁的土地进行翻新种植上新的树木,同时维修破损的围栏,打造一户一景,绿化美化村部周围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将干净、整洁、舒适、宜居的人居环境长久地保持下去。

三、建机制,固成果,长效保持

一是建立网格保洁机制。制定了《保洁员管理制度》,将全乡划分6个片区41个卫生网格,280名保洁员全部下沉至村居,实施全天候保洁。全乡41个村都实现了村内卫生保洁网格,每个网格安排1名保洁员,责任到人,谁的网格谁负责,谁的问题谁认领,进一步强化了责任,保洁员每天对村内主次路、活动广场、绿化带等地方进行普扫捡拾,确保村内卫生整洁。

二是建立群众自治机制。继续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各户负责本户门前屋后及家庭卫生,共同开展垃圾治理、绿化提升等工作,促进人居环境由“短期清脏”向“长效清洁”转变。同时发挥村干部宣传、规劝、监督作用和村规民约教化作用,不断提升群众环境管护意识,通过开展美丽庭院、文明户等评比活动,悬挂荣誉牌,激发村民主动参与日常管护的热情,引导村民“参与管、一起护、共同督”,逐步形成乡、村、组、户齐抓共管的管护格局。

三是建立观摩评比机制。今年以来组织两轮现场观摩评比活动,在全乡6个管区现场随机抽取自然村开展观摩评比,班子成员按照“八清零一提升”的标准要求,对主次干道、房前屋后、背街小巷、坑塘沟边等卫生死角的垃圾、杂草杂物、小广告清理、绿化美化等逐街逐巷“过筛子”,同时结合网格化管理、门前三包制度等村庄环境卫生长效清洁机制进行评比打分。对发现的问题现场指出,交流整改措施,确定整改时限,明确整改责任人,确保整改有效果、整治有实效。

人居环境整治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宿安乡将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向纵深开展,以全力奋战的决心,步步深入,久久为功,为群众创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

记者提问环节。

问:宿安乡是如何建立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长效机制的?

宿安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张建:宿安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始终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硬任务,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提高群众幸福感、满意度的重要抓手,坚持整治与宣传并举,攻坚与长效并行,常态化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治理。

一、明确任务标准,常态化开展整治治理

以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薄弱环节为突破口,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开展整治,大力开展宣传,常态化开展整治治理。

一是全面整治村庄环境。以全乡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以创建清洁村庄全域覆盖为目标,按照“八清零一提升”的标准逐村过筛起底,明确时限节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面开展集中整治攻坚行动。提升薄弱村基础设施,对熊家村、西徐楼村道路进行硬化,改善村庄面貌。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引领,村民共同清理清扫的主体作用,下大力气整治村庄环境卫生中的老大难问题。同时,持续保持“村收集、乡清运”的垃圾收集清运模式,对所有村垃圾及时收集、清运。

二是大力开展宣传教育。通过村广播、村务公开栏、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给群众带来的好处。开展“美丽庭院”创评活动,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督促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让村民在自觉维护房前屋后卫生的同时,提升院内和室内环境。切实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乱丢乱扔、柴草乱堆乱积、墙壁乱贴乱画等影响人居环境的现象和不文明行为,引导村民共同维护好居住环境。

二、建全工作机制,常态化巩固整治效果

以建立长效管护、激励、评比等工作落实机制,坚持长效保洁,明确工作职责,推动责任落实,常态化巩固整治效果。

一是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明确各管区、村委长效管护的工作责任,按照固定人员、固定时间、固定范围“三固定”原则对人居环境责任区进行划分,确定村庄人居环境管护范围、管护标准、管护责任,落实“门前三包”管理制度,明确村民自家房前屋后卫生保洁责任,确定村庄内外整治任务目标,确保环境卫生难点问题得到有效根治,防止问题反弹。

二是健全干部激励机制,建立人居环境考核奖惩机制,强化压力传导,倒逼责任落实,每季度开展1次全乡村庄现场考核评评分,将各村人居环境考核评分结果与绩效工资、评先树优挂钩,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考评奖惩机制,实行奖优罚末,问效追责,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可持续。

三是建立三级评比机制。组织村与村之间、队与队之间、户与户之间对环境卫生工作开展评比,以振兴村为示范村,开展“文明卫生户”评选活动,树立身边典型,激发群众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内在动力,引导群众自觉投入到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来,并辐射带动周边村庄提升环境整治水平。

四是建立责任落实机制。细化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职责,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建立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落实清单,确保工作落实到位。明确县惠众公司城乡环卫工作责任,构建全乡大环卫格局,全面提升环卫保洁、垃圾清运水平。

五是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制定《保洁员管理制度》《宿安乡卫生保洁网格化工作制度》,将全乡按照村庄划分6个片区41个卫生保洁网格,280名保洁员全部下沉至各村庄,实施常态化清扫保洁。建立常态化清扫保洁制度,严格按照主次道一日两扫,全天保洁的要求,垃圾及时清运,确保辖区干净卫生无生活垃圾。同时,村两委每周开展1次巡查工作,对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使得村民幸福感、获得感大大提升。

人居环境整治贵在坚持,重在保持。宿安乡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再深入、再提升,擦亮乡村振兴美丽底色,实现了从“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由“一片美”迈向“全域美”!

问:宿安乡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情况?

宿安乡城镇建设服务中心主任郭磊:宿安乡共有41个自然村,按照每20户配备1个垃圾桶的标准,全乡共配置垃圾桶1400个,全乡配备保洁员280名,购置了铁锹等保洁工具。今年3月初宿安乡与县惠众环卫集团签订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合作协议,全乡垃圾清运、卫生保洁等由县惠众环卫集团进行规范化、专业化管理运作。

一、强化保洁管理,实施规范运行

今年委托县惠众环卫集团对全乡城乡环卫一体化进行了统一管理,实现了保洁员的“全日制、职业化”,实现了全乡垃圾清运、环卫保洁的规范化、专业化运行。全乡配备垃圾清运车两辆,垃圾清运员4名,全乡280名保洁员全部实现了网格化包区域分配。

坚持“一路一人”的原则对各村保洁员及所包路段、区域进行分配,制定《保洁员管理制度》,对保洁员职责进行了细化和量化,确保保洁员对村庄主次道、活动广场、绿化带等主要公共场所每天普扫两次并常态化保洁,保证村内无生活垃圾,垃圾桶周围干净无杂物,垃圾清运及时。同时发现村内住户乱堆乱放、乱倒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及时劝阻,并做好宣传工作,对不听劝阻的,及时向村委会汇报,并协助处理。

二、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常态保洁

实行全乡干部包村责任制,各包村干部全部下沉基层、参与村庄保洁工作的一线,全面安排指导各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营造全民整治氛围。自7月份开展全乡所有村庄人居环境整治验收工作以来,乡、村两级干部身体力行,彻底清除村内陈年垃圾堆及粪堆、柴草堆,确保村庄内无“三大堆”,村内及村庄四周无卫生死角、无暴露垃圾,街道路面干净,排水沟渠通畅无淤泥,垃圾桶设置合理、桶体干净整洁、摆放整齐。同时,村两委加强日常巡查监管,有效制止村内垃圾乱倒行为,杜绝垃圾堆体再生。

三、加强督导考核,强化落实责任

乡环卫办、县惠众环卫集团组成考核小组,每季度对各村环境卫生情况进行综合考核打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持续开展跟踪督查,定期开展问题“回头看”,形成全闭环的长效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做出成效。同时,督促各村两委、保洁员各施其责,全力抓好所管区域卫生死角、陈年垃圾的集中清理和村庄内外的环境整治,年底根据各村每季度考核打分情况进行排名,表彰奖励先进,通报惩罚落后,对不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力的,将严格追究责任。

城乡环卫一体化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只有踏踏实实办好这项民生实事,才能让群众看见变化、见到成效。宿安乡将继续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提档升级,进一步提高城乡人居环境服务管理水平,持续探索打造具有宿安特色的环卫管理和作业模式,为人民群众创造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

问:振兴村是如何打造成为宿安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样板村?

宿安乡振兴村党支部书记樊吉春:宿安乡振兴村由前刘寨、后刘寨、张林三个村组成,人口为2376人,村域总面积约546公顷,为省级美丽示范村。自2022年中心村建设以来,振兴村按照“坚持规划引领、坚持基础提升、坚持标本兼治、坚持宣传引导”的“四坚持”原则,全力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宿安样板”。

一、坚持规划引领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中心村建设的工作要求,聘请专业设计院科学编制2022-2035年中心村村庄规划,按照村庄发展有目标、建设项目有安排、生态环境有管控、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有措施的要求,因地制宜编制和完善村庄建设总体规划,切实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同时,结合村庄规划制定了《宿安乡中心村人居环境“八清零一提升”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一个工作目标,七项重点任务,明确了职责分工,完善了奖惩政策及网格化管理清单,在制度方面走在了全乡的前列。

二、坚持基础提升

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近期、后长远”的原则分步实施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在人居环境硬件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

2022年振兴村总共投资456万元推动村庄的建设提升,规划建设村级办公场所和中心卫生室,完善了村内公共设施场所的配置设置;实施绿化工程,合理搭配植物,形成了村内绿色景观带,提升了村庄的绿化率;整体修建了村内雨水管道,实施了西侧主干道和亮化工程,方便了村民的出行,改善了村庄居住环境。今年以来振兴村筹集资金200万元继续对村庄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修建了两个活动广场,对村庄路面进行了硬化,实施了生活污水管道铺设,基本实现了生活污水全面收集处置。同时全村购置150个新垃圾桶,保持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实现人居环境“一眼净”目标。

三、坚持标本兼治

振兴村充分发挥居民主体作用,组织保洁员、村民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持续净化人居环境。对房前屋后、场院内外、街头巷尾、田间地旁以及沿路沿河等重点区域开展全面清理,无死角、无遗漏。对随意堆放在主干街道两侧、胡同过道等处的砖石木料、农机农具等进行清理,引导群众有序安放生活、生产物资,杜绝占用公共空间,消除安全隐患;对各类违规小广告、户外广告牌、废旧条幅等全面清除,保持村容整洁。对街道排水沟渠进行彻底清理,清除杂草、杂物,保持排水通畅、无异味,清除边坡垃圾、畜禽粪污、农业生产废弃物、农药包装物等,清捞水面漂浮杂物。今年自开展人居环境工作以来,组织开展集中行动10次,动用机械120余班次,出动保洁人员800余人次,清理卫生死角100余处,小广告20余处,村庄居住环境得到全面改观。

四、坚持宣传引导

运用村微信群、村广播等方式广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重要性和必要性,动员广大群众积极行动,广泛参与,努力营造共同建设美丽家园的浓厚氛围,引导群众自觉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形成村委引导、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开展“美丽庭院”“文明卫生户”等评选活动,评选出20户“文明卫生户”示范户,利用示范户典型引领作用,通过示范户主动做好自家卫生、建设“美丽庭院”的同时,积极投身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去,带动左邻右舍自觉维护庭院内外、房前屋后卫生。

振兴村将持续发力,紧盯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勇于动真碰硬,切实把人居环境往“实”里抓、往“细”里治、往“精”里走,不断提升“乡村颜值”和群众“幸福指数”。

 临邑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灵美报道


相关阅读

  • 在山野 种星星

  • 文/陈新森朱朱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张夜景图——浓重的夜幕下依山而建的村居灯火炫目,犹如浩瀚星空中一片闪耀的星河。微友纷纷点赞,也有好奇者留言:这么美的村庄,在哪里?图片不
  • 赵墩乡:又是一年苹果红 赛园赛果促发展

  • 看庄浪·庄浪融媒记者 杨璇又是一年苹果红,田野飘香庆丰年。10月9日至10日,赵墩乡组织开展秋季“赛园赛果”观摩活动,进一步提高全乡果园管理水平,激发广大果农建园务果热情,推动
  • 走出一条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路

  •   寺尔沟奋力铺展乡村振兴的新图景。东川镇提供  李延清在清理花园。青海日报记者 丁玉梅 摄  寺尔沟村休闲广场一角。青海日报记者 丁玉梅 摄  沿铁麻公路辗转向东
  • 我和乡村运营师有一个梦~

  • 2021年并不是一个适合从事文旅工作的好时期,当我毕业时,因为所学专业是旅游管理,我感到很迷茫。然而,后来的一次契机让我真正踏上了文旅工作的道路,我加入了甘肃青松旅游管理有
  • 古岘镇开展“迎中秋、庆国庆”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   中秋月圆合家欢,同喜同贺迎国庆。团圆喜庆的气氛无处不在,为进一步改善全镇卫生环境,让返乡游子感受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营造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
  • 常德市安乡一驾校教练饮酒后开车被查

  •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陈匿蓉)驾校教练员是学员成为准驾驶人的启蒙老师,应当以身作则,做好表率,言传身教培养学员安全意识与良好的驾驶习惯,10月5日晚,常德市安乡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三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