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走走停停》:人生悲喜的轻盈探问

日期: 来源:中国妇女网收集编辑:中国妇女网

 ■ 范语晨

    当你心绪慵懒地走进影院,不愿投入过大的情感能量、不愿触碰太沉重的现实问题、却也不接受“爆米花”片的索然无味时,该去观看怎样一部电影?在这个夏天,《走走停停》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由胡歌、高圆圆等主演的《走走停停》,还未公映时就已走入观众视野。这部影片在今年的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斩获了最佳影片、最佳编剧及最佳女配角三项大奖。在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式红毯上,当《走走停停》剧组出现时,无论是生活轻喜剧的定位、创作团队以往的口碑,还是胡歌、高圆圆、岳红几人的首次合作,都让人心生期待。当然也有小小的担心,害怕期待值越高,失望就越是难免。

    终于,在6月2日北京的首映礼上长舒了一口气——失望没有来袭,抚慰我的是久违的舒适与治愈。电影从一位“脆皮青年”的无奈返乡开始讲起:北漂多年的吴迪在经历了职场失败和感情失意后,选择回到四川老家。他的归来给这个中国式家庭带回了一连串啼笑皆非的变化,而吴迪在人生中途的自我找寻又引发着新的故事与思索。

    初看,是轻盈的叙事,与淡淡的日常。

    电影中,吴迪归家后充满笑点的日常叙事,总让人想起日本电影与电视剧中常常出现的失意“废柴”,诸如《步履不停》中的横山良多、《我的事说来话长》中的岸边满。他们内心有自己固执的梦想,却又在现实中屡屡碰壁,活成了世俗意义上的失败者。当他们有点丧、有点颓、却又有点不甘地退回家乡时,便很自然地成了熟人社会中的“异类”,要面对无数质疑与指摘的目光。

    然而,《走走停停》让观众感到十分舒适的是,丝毫没有渲染中国式家庭面对“废柴”青年时的焦虑与压抑,而是用足够轻盈的方式,喜剧性地呈现这一切。金婧饰演的、看似冷面无情的妹妹吴双虽调侃着吴迪的回归,内心却也不认同世俗的成败之论,是个叛逆的“硬核”青年;岳红饰演的吴迪妈妈松弛自然,“人生有遗憾,很正常”,诸如此类的金句频出;与妈妈逛超市时碰到“混得好”的小学同学,吴迪瞬间钻到购物车下面躲避尴尬,妈妈也只是心领神会地一笑;略显古板的吴迪爸爸好不容易求人给吴迪谋得一份工作,却被吴迪悄悄拒绝,这也并未诱发激烈的父子“大战”,而是在餐桌上一家四口的小小闹剧中,以笑声收场。

    镜头里破旧却充满烟火气的老式居民区,无比日常的锅碗瓢盆和一日三餐,家人互动中不时流露的无奈与诙谐,温和地托住了返乡青年吴迪的失落,也让观众沉浸在这个故事中开启一场灵动的内心探寻之旅。

    细品,是现实的议题与深刻的悲喜。

    故事的轻盈回旋之间,吴迪偶遇昔日的同学冯柳柳。在地方电视台供职的冯柳柳认为吴迪的经历颇具代表性,希望以他为主角拍一个反映北漂返乡青年的纪录片。拍摄过程中,冯柳柳发现了吴迪此前写就的剧本,支持和鼓励他拍出这个小成本电影,完成梦想。

    于是,顺着这个“戏中戏”的设置,电影带着观众从轻松诙谐的日常,进入了现实议题与人生悲喜的深处:吴迪找工作时因超过35岁而被拒之门外和写文案被拖欠稿酬等遭遇,无不反映出当下大龄人士就业的困境;冯柳柳拍摄的纪录片素材被刘仪伟饰演的小领导扭曲立意恶意剪辑,而后“截和”抢功拿去评奖,职场中的人心叵测,引发了观众对现实无奈的共鸣;而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全家总动员将吴迪所写的聚焦女性内心的剧本拍成电影时,吴迪妈妈浮出水面的内心世界——曾经热爱舞蹈和文艺,一度想要考北京舞蹈学院的吴迪妈妈,轻描淡写的一句“因为太难了,就没有去,人有时候总是会选择更容易的路”,道出了她淡淡的遗憾与释然。然而,当她和很欣赏的话剧演员李远共同出演电影时,心底的热爱与憧憬又迸发出来,曾经向往的情感与生活似乎就在眼前。吴迪发现,妈妈眼里的光不一样了。他由此明白,心中跳跃着的梦想与情愫,何曾只是年轻人的专属?

    就在吴迪妈妈醉心电影,吴迪爸爸不以为然的笑闹中,悲伤突如其来——妈妈突发心脏病骤然离世,电影拍摄也在混乱中戛然而止。此时,吴迪爸爸的一个举动,将电影的情绪推向了高潮:一向有点傲娇、对于吴迪妈妈拍电影有点吃醋的吴迪爸爸,在爱人离世后说“你妈妈不喜欢半途而废”,他决定穿着女装,补拍妻子还未完成的镜头——场景再度复原,摄影器材再度架起……镜头结束,回头的是戴着假发的吴迪爸爸。那一刻,影院里安静极了,泪水已在眼里和心间悄然涌动。

    令人叹服的是,在勾勒复杂的现实与内心时,《走走停停》的表达极其克制。所有的愤怒、悲伤、深情或和解,都仅以简单精妙的一笔,点到即止——冯柳柳被恶意对待后,影片没有呈现她当下的愤怒,只交代了她的果断离职,出走北京。无须多言我们便明了,北漂的奋斗不易,家乡的体面工作亦颇多荒诞;吴迪妈妈去世后,没有家人痛哭流涕的哀伤,只有爸爸穿着裙子的一个回眸。亦无须赘言,我们便知——原来,爸爸是懂得妈妈的梦想的。电影的叙事与镜头简单得就像一粒扔进湖泊的小石子,静水流深中,只消一点碰撞,职场辛酸、聚散悲喜,还有家人间的爱意、理解与懂得,已在我们心中泛起圈圈涟漪。

    答案,是在偶尔堵车的路途中,走走停停的人生。

    影片的英文译名是“gold or shit”。这也点出了吴迪心中的自我怀疑与迷茫。在经历偶遇冯柳柳、拍摄电影、母亲与父亲相继离世、妹妹吴双也离开老家到深圳闯荡的一系列事件后,吴迪则接手了妹妹开了十几年的出租车,在家乡当起了出租车司机。

    与自己和解的吴迪最终找到人生的答案了吗?他是会发光的金子吗?影片结尾,吴迪送妹妹去机场,返回路上遇到堵车,一抬眼看到了对面车上的冯柳柳。两辆车一会儿走一会儿停,不断地前后交替,恰似人生之路有停滞,有起伏。这或许就是电影对吴迪内心之问的回答,就像吴迪妈妈生前说的那样,“混得好混得坏都是别人说的,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最重要。”——谁都无法知道自己是否会发光,但,允许一切发生的勇气与态度,或许才是内心最闪光的力量。

    我想,《走走停停》之所以好看,也在于那种“允许一切发生、尊重每一种人生”的淡然。创作者试图告诉主人公,也告诉我们:面对起伏与悲喜,不用苦大仇深,轻盈的叙事能够穿透现实,轻盈的脚步也同样能行走人生。


相关阅读

  • 【法眼观察】向孩子售卖“烟卡”应严查严管

  • 近日,多地学校发出“致全体家长的一封公开信”,内容大同小异:一种“烟卡”游戏,正在侵蚀成长中的孩子们,请家长们一定警惕、重视,防止孩子沉迷其中影响身心健康。与此同时,多地行政
  • 有的售价高达50元!影院的爆米花比电影票还贵?

  • 在影院观影时,不少市民喜欢买桶爆米花解解馋,但近日有市民发现,在我市一些电影院,一桶爆米花的价格甚至比电影票还贵,爆米花成了“刺客”。连日来,记者走访我市6家电影院,发现其中
  • 该省省该花花!更多年轻人爱上买“平替”

  • 极目新闻记者 周丹实习生 符宝之“我可以买贵的,但我不能买贵了”的消费理念,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特别是00后们的共识。该省省该花花,他们一边买品牌平替、追捧品牌代工厂
  • 2024中国(郑州)金童象儿童电影周启动作品征集

  • 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2024中国(郑州)金童象儿童电影周作品征集工作正式启动。据介绍,2024中国(郑州)金童象儿童电影周以“发现儿影新未来”为主题,旨在通过呈现儿童生活,把握儿童
  • 警营开放日|“警”护长江美 “童”心向未来

  • “原来警察叔叔阿姨们是这样在长江上巡逻的呀!”6月1日,重庆市公安局水警总队团委联合环保总队团总支以水上安全和长江生态保护为主题,邀请60余名小朋友走进渝中区储奇门公安码
  • 萌娃探班 ,与你“童”行

  • 为迎接第74个国际六一儿童节的到来,5月末,中铁三局建安公司邀请员工家属和子女们相聚中铁诺德逸宸云著项目施工现场,为“小候鸟”们度过一个难忘而有意义的节日。一进入施工现
  • 孩子叫你妈妈还是妈?一字之差,区别竟然这么大

  • “你家娃叫你‘妈妈’,还是‘妈’?”那天,不知怎么和朋友聊起这个话题,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了起来。“我家妹妹3岁,奶声奶气叫我妈妈,10岁的哥哥叫我妈……”“儿子以前叫妈妈,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走走停停》:人生悲喜的轻盈探问

  • ■ 范语晨 当你心绪慵懒地走进影院,不愿投入过大的情感能量、不愿触碰太沉重的现实问题、却也不接受“爆米花”片的索然无味时,该去观看怎样一部电影?在这个夏天,《走走停停
  • 实现城市美好与儿童友好“双向奔赴”

  • 经过微改造后的彩色人行道和斑马线。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鹏 □ 高荣荣 张林 以儿童的需求为核心,聆听“一米视角”的声音。日前,在湖北省荆州市妇儿工委办开
  • “新”潮澎湃中的“铿锵玫瑰”

  •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程浏可 “全长三角造”机器人、汽车连接器智能工厂、大模型技术应用展现出的“硬核科技”感让人眼前一亮;10万吨级整机运输船、可容纳5246人
  • 王文涛部长主持召开葡萄牙中资企业圆桌会

  • 当地时间6月4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葡萄牙里斯本主持召开葡萄牙中资企业圆桌会。在葡开展能源、金融、建筑、通信等领域合作的部分中资企业负责人参会。与会代表介绍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