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广东技校生的就业季:​多个饭碗等一个人 企业高薪抢人

日期: 来源:金羊网收集编辑:金羊网

6月13日,广州市技师学院在黄石校区举行2024届毕业生预定暨校园开放日活动,现场招聘火爆

在激烈的竞争中,技能型人才愈发吃香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聪

每逢毕业季,就业都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首超千万。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技校生却成了“香饽饽”。

面对大家口中的“最难就业季”,技校生的就业为何一片火热?技能型人才到底多“受宠”?只要走进技校的招聘会场,就不难得到答案。近日,记者走访多所技工院校的招聘现场,感受到企业转型升级后对技能人才的渴求。一些行业巨头开出丰厚的薪酬待遇,顶岗实习期间的月薪达4000-5000元,转正后可过万元。连明年才毕业的实习生,企业都抢着要,起薪4500元以上,有些企业开出月入万元的高薪。

招聘

企业争相高薪抢人,技校生供不应求

“忙,好忙!”临近毕业季,广东各技工院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几乎每天都要接待前来拜访的企业,“都是来‘抢人’的”。来访企业中,一部分是本地的,一部分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其他地市。“来的企业多,我还愁学生不够分呢。”广州某技工院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笑着说道。

近年来,随着产业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进,技工院校的校园招聘会,一年比一年火爆,企业争相进场“抢人”。据悉,往往2000个技校毕业生,能引来百家企业提供近万个职位。记者在采访时,不少技校生表示:“就业根本不是问题,就看你想怎么就业。”

技工院校学生到底有多抢手?先来看看学校的就业率:广州市技师学院近年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90%的学生“喜提”名企offer;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求人倍率(指劳动力市场在一个统计周期内有效需求人数与有效求职人数之比)超过了5:1……

“同学你是什么专业的?要不要投份简历?”

“同学要不要过来了解一下?”……

在招聘活动现场,各大企业摆开阵势展示实力,也亮出岗位特色。不少企业为抢到心仪的学生,临时调整招徕战略、调高待遇,实习期薪酬普遍在4000元以上,有些企业更是可达7000-8000元。

在广州市技师学院的毕业生预定活动上,122家用人单位参与其中,包括广丰、广本、文冲、百安、白云电器等国内500强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共提供了6027个岗位,求人倍率达3:1以上。

类似的火爆场面发生在各类技工院校。如在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近日举办的校园招聘会上,135家企业6000余个岗位现场“揽人”;在2023年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校园招聘会上,中国核工业建设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福耀玻璃、东方电气、周生生珠宝、广药集团等行业巨头纷纷以优厚待遇吸引毕业生。

招聘人员与学生交流

供需

学生未毕业已被预定,毕业即上岗

“我们每年春季都会来到技师学院招聘,学校毕业生太抢手,需要提前一年预定,来晚了就抢不到人了!”这是不少制造业、装备业企业人事经理发出的感慨。

黄粤弘是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19级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今年即将毕业。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广州仔,黄粤弘高兴地对记者说:“现在我已经手握5份offer!”他向记者展示了已收到的5份录取通知书,其中包括广汽埃安、广汽乘用车等热门企业。

说起机电一体化专业,黄粤弘十分骄傲:“这个专业当初是我自己选的!我觉得学机电一体化很有前景,当年就报了。”他说,自己从小动手能力比较强,中考时选择走技能之路。“技工院校学子不愁找工作,我身边的同学大多都已经定好去处了。”

谈起学生就业之旺,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副院长谢广伟向记者透露,在学校举办综合招聘会之前,华为、广州地铁、广汽埃安、广汽乘用车等校企深度合作单位都特别设立了专场招聘会,近一半的毕业生早早被名企提前预定。

“近年来,我们学校整体就业一路狂飙,企业满意度达到98%以上。”广州市技师学院副院长陈凤贞也表示,该校各专业毕业生应聘岗位求人倍率达到4:1以上,个别专业如宠物医疗与护理、畜牧兽医、机电一体化求人倍率超过10:1。

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院长钟秀平更是表示,如今技能人才成为了“香饽饽”,企业提前一年甚至两年入校挑人,被预定的学生有更加明确的就业方向、更加清晰准确的岗位目标,做到毕业即上岗。

“技工院校的学生接地气,备受师傅们青睐。”广州文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招聘经理黄亮表示,技工院校学生有专业技能,基础较扎实,动手能力强且务实,适配度高,上岗即可上手。

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谈到,很多制造类企业正面临着结构性用工矛盾:一方面,自动化生产水平越来越高,企业生产并不需要大量人工,人员有所缩减;另一方面,企业生产自动化水平越高就越需要技能人才来进行自动化设备的操控与维保,企业对于技能人才大量渴求。由此,企业逐步提升高技能人才薪酬待遇、加强校企合作已成为发展的新趋势。

解码

技工专业因应产业而变,工学一体化

“技工院校打破传统的学科式教学方式,依据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开发技能人才培养标准,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学生学完一门课,就可以掌握一项工作技能,学完一个专业,就能胜任工作岗位需要。”谈及技工院校学生在就业市场受热捧的原因,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邹菁如是“解码”。

广州市技师学院党委书记李明根介绍,学院近年来针对就业结构性问题推出一系列措施,优化就业服务,提升就业质量,通过搭建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同参与的就业系统平台,提供一站式精准的就业服务,形成以广州为核心、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实习就业网络,为更多的国企和500强企业建立人才“蓄水池”,并持续为行业、产业输出高技能人才,从而进一步促进学院在新形势下的高质量发展。

随着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新旧职业正在交替,在离市场最近的技工院校,新老专业变更也同步上演。

如今,在广州各技工院校内,学前、护理、康养、家政等一批人才紧缺的专业正在兴起,钢铁冶金、化工医药、建筑工程、轻纺制造等一批传统专业正在改造升级,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被撤并淘汰……

“贴近产业、服务市场是广东技工院校开展教学的首要法则,也是广东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思路。”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教学领域的“工学一体化”探索就是从广东起步的,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广东走在了全国前列。广东技工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产业升级直接关联,这也促使技工教育实现了迅速、活跃的内部变革。

据统计,目前,广东技工院校与1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及国内800多家大型企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与华为、腾讯、西门子等多家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备忘录,加快培养高端技能人才。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广东已形成了以技师学院为龙头,以高级技校和普通技校为基础,公办与民办互补,学制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的现代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创建了技工教育的“广东模式”。

链接

我国拟建设培育逾万家产教融合型企业

据新华社电 记者13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明确2025年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达到50个左右、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等一系列目标。

为了完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方案鼓励引导职教院校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加快建设护理、康养、托育、家政等一批人才紧缺的专业,改造升级冶金、医药、建材、轻纺等领域的一批传统专业,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鼓励学校开设更多紧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

在政策举措方面,方案在全面梳理现有支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举措的基础上,针对产教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创新激励扶持举措,形成指导性政策文件,进一步健全“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支持地方出台符合本地实际的落地政策。

投资上,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每所支持额度不超过8000万元,中职院校每所支持额度不超过3000万元;财税上,产教融合型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规定的,可按投资额30%的比例抵免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土地上,企业投资或与政府合作建设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的建设用地,按教育用地管理,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通过划拨方式供地,鼓励企业自愿以出让、租赁方式取得土地。

中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超95%和90%

羊城晚报讯 据央视网消息,13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推进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刘明介绍,近年来,中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超过95%和90%。

刘明表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一个“小切口”,对于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人才强国、全面提升人口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赢得大国竞争主动的迫切需要。前不久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既需要问鼎学术巅峰的一流科学家,也需要扎根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比如,在航空发动机这样一个尖端领域,因为结构复杂,零件非常多,大到组装发动机叶片,小到拧螺丝,都需要大量熟练技术工人。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能够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创新变为现实、设计变成产品、技术转变为生产力,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保持强大韧性、行稳致远提供坚强保障。

第二,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建设人才强国、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要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将越来越依赖于人口素质提升。当前,我国有1万多所职业院校、3000多万名在校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上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蕴含着巨大的人才红利。办好职业教育,将对建设人才强国、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在我国这样一个规模巨大的经济体里,要支撑14亿多人口的社会整体迈进现代化,需要规模巨大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建成人才强国,就必须建成既有规模、又有质量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坚定不移推进产教融合。

第三,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保障民生、促进就业的现实要求。职业教育让更多的普通劳动者通过自身努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对保障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职业教育也是一种就业教育。近年来,中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超过95%和90%。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就是要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让劳动者更加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增强劳动者求职择业能力、稳定就业能力、转岗转业能力。


相关阅读

  • 隆回友联:脚印里的优质服务

  • 本报讯(通讯员 王石丁 罗丽仁)6月12日,隆回县友联燃气公司为提高工程建设领域市政公用服务报装接入效率,优化公共服务和营商环境。到高新区产业园上门为邵阳圆宇创新电子科技有
  • 【建区30年】南充顺庆:蓄势腾飞正当时

  • 2023年7月2日,南充市顺庆区将迎来建区30周年。30年的艰苦创业、不懈努力,顺庆区从一座“袖珍小城”,蝶变成产业聚集、人才聚集、财富聚集的区域新城。30载栉风沐雨,30载春华秋实
  • 出口量占全国七成!“荣成房车”领跑全国

  • 6月13日,山东星羽房车制造有限公司总装车间内,一辆辆崭新的房车正接受交付前的最后检测。与一般出口方式不同,这批房车将发往企业在韩国设立的海外仓。“通过海外仓模式,我们的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赵乐际会见洪都拉斯总统卡斯特罗

  •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13日在北京会见洪都拉斯总统卡斯特罗。 赵乐际表示,中洪建交时间虽短,但合作成果丰富,充分证明两国建交顺应历史潮流,符合两国人民根
  • 系列报道:康县的绿色是希望的颜色

  • 来源:《环境经济》杂志 作者:步雪琳第一次到甘肃省陇南市康县,早上拉开窗帘,天是空灵的淡灰色,濛濛细雨轻巧又绵密地飘落。远山苍翠,丝丝云雾缭绕山间。院子的白墙衬得几杆翠竹愈